高刚度乘用车后桥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84643 阅读:2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高刚度的家用乘用车后桥,是将后桥轴管(2)、纵臂轴管(3)和支架(4)通过紧配合连成一体,将两个滚针轴承(5、8)移放到纵摆臂(7)中,从而构成了高刚度家用乘用车后桥;纵臂轴管(3)的外轴承(8)采用整体式外圈。这种新结构的整体具有很好的强度和刚性,克服了轴承(5、8)的早期磨损,减少了汽车运行中的变形,减少了轮胎磨损,避免了前束与轮胎倾角偏差变化,从而提高了整车行驶性能。同时减轻了后悬挂总成的重量,节能节材;防止泥水进入后轴管(2),防止后轴管锈蚀,减少了维修工作量,提高了后悬挂总成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刚度乘用车后桥,属于乘用车后悬挂总成的范畴。
技术介绍
家用乘用车后桥是乘用车底盘的一个重要总成部件,它在结构上的合理性直接影响着乘用车的运行稳定与安全性能,同时也影响着乘用车底盘的寿命和维修,而且还会对后悬挂总成相联结的部件造成一定的影响。对于单纵摆臂式独立悬架的乘用车后桥(图1)来说,它的主体是由后桥轴管(3)、内外滚针轴承(2、6)、摆臂轴管(4)、支架(5)和纵摆臂(8)这五种主要零件通过稳定杆(1)和扭力杆(7、11)联结在一起的,扭力杆(7、11)一端固定在支架(5)上,另一端固定在纵摆臂(8)上。纵摆臂(8)通过轮毂轴(10)、制动器与两只后轮相联结,左右支架通过随动支架上的弹性缓冲块支撑着乘用车后半部的重量,同时通过双作用式液力减振器与车身相联结。现有的乘用车后桥由于结构上的不合理性,整体刚度差,存在着不少的缺点例如,某型乘用车后桥结构(图1)可以看成是后桥轴管(3)和支架(5)一组零件与纵摆臂(8)和摆臂轴管(4)一组零件通过两个滚针轴承(2、6)形成摆动。由于两个滚针轴承(2、6)相距较大(213mm),整体刚性差,容易变形,在车子运行中纵摆臂(8)和摆臂轴管(4)一组零件的弯矩使轴承(2、6)过早磨损,使摆臂轴管(4)与后桥轴管(3)失去了同轴度,造成车子侧滑和轮胎磨损,降低了乘用的舒适性。另外,在结构上的先天不足,处于后桥轴管(3)内部的摆臂轴管(4)上的两个滚针轴承(2、6)分别与后桥轴管(3)和支架(5)两个零件接触,在加工中轴承(2、6)与后桥轴管(3)、支架(5)的配合间隙难以保证在最佳状态,汽车后悬挂总成在运行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变形,最终导致前束与轮胎倾角偏差,从而影响整车行驶性能。同时,为了安装内轴承(2),后桥轴管(3)必须在远离轴端缩径,不便于加工,也不易保证加工精度。另外,该后桥轴管(3)的两端没有密封,后桥轴管(3)容易进水,使后桥轴管(3)过早地锈蚀,大大降低了使用寿命及增加了维修工作量和维修成本。又如,现有某另一型号乘用车后桥结构(图2)的后桥轴管(2)和摆臂轴管(3)配合长度几乎为0,可以看成是配合极不密切、强度和刚度都很差的后桥轴管(2)、支架(4)、摆臂轴管(3)一组零件和纵摆臂(7),通过位于摆臂轴管(3)外端上的两个轴承(5、8)形成摆动。虽然两个轴承的支点小了,轴承不是处于两组而是处于两个零件之间,加工较容易保证配合间隙,改善了轴承的磨损,但其主要的缺点是,分别加工和安装在支架(4)中的纵臂轴管(3)与后桥轴管(2)在装配时难以保证两者的同轴度,加之纵臂轴管(3)与支架(4)间的配合长度太短,承受纵臂(7)的力矩小,在纵臂力的作用下,纵臂轴管(3)与支架(4)间难免会产生间隙,又会再次失去纵臂轴管(3)与后桥轴管(2)的同轴度,最终导致前束与轮胎倾角偏差,从而影响整车行驶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替代的家用乘用车高刚度后桥,它采用整体式结构,提高了后桥轴管、支架和纵臂轴管的强度和刚度;缩短内外两个滚针轴承的支点,便于保证后桥轴管和纵臂轴管在加工和装配中的同轴度;还能防止后轴进水。本专利技术尤其是想要提供一种后桥,它减小轴承早期磨损,避免车子侧滑和轮胎磨损,减小倾角精度偏差和前束偏差,提高整车行驶性能,增加使用寿命本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图3所示的家用乘用车高刚度后桥,由后桥轴管(2)、内外滚针轴承(5、8)、摆臂轴管(3)、支架(4)和纵摆臂(7)这五种主要零件通过稳定杆(1)和扭力杆(6、11)联结在一起,其中后桥轴管(2)、纵臂轴管(3)和支架(4)通过紧配合连成一体,内外滚针轴承(5、8)移放到纵摆臂(7)中,纵臂轴管(3)的外轴承(8)采用整体式外圈。由于后桥轴管(2)、纵臂轴管(3)和支架(4)通过紧配合连成一体,因此后悬挂总成的刚性和强度得到提高。较之于现有技术,这可以减少汽车运行中的变形,减少轮胎磨损,避免前束与轮胎倾角偏差变化,从而提高了整车行驶性能。由于内外滚针轴承(5、8)被移放到纵摆臂(7)中,因此两个滚针轴承(5、8)的支点距离缩短,从而减少纵摆臂(7)弯矩对轴承(5、8)的影响,克服了轴承(5、8)的早期磨损。纵臂轴管(3)的外轴承(8)采用整体式外圈,是为了防止泥水进入后桥轴管(2)引起锈蚀。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家用乘用车高刚度后桥的加工方法是在装配前,先把纵臂轴管(3)与后桥轴管(2)紧配合在一起,然后对这个分总成两端的纵臂轴管(3)进行一次性磨削加工,以保证这个分总成和整个后桥的同轴度,再将这个分总成与支架(4)紧配合在一起。本专利技术的效果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1、将纵臂轴管(3)的一端插入后桥轴管(2)形成紧配合,使相互配合达到一定的长度;2、把已经压装好的后桥轴管分总成,进行两端头外园一次性磨削,使之保证完全同心;3、再将紧配合后的后桥轴管(2)和纵臂轴管(3)压装进支架(4)中,与支架(4)的紧配合达到一定的长度,使三者成为一体;4、增加支架(4)的宽度,提高三者结合后的刚度;5、将两个滚针轴承(5、8)置于纵摆臂(7)一个零件中。由于轴承(5、8)的支点距离减小,在承受同样力矩的情况下,本专利技术可使轴承(5、8)减少早期磨损,增加使用寿命;6、纵臂轴管(3)外端的轴承(8)外圈做成封闭式的,以防止泥水进入后桥。7、由于缩短了纵臂轴管(3),减少了用材,有利于汽车的轻量化,减少燃料消耗,节能节材。这样大大提高了后悬挂总成的整体刚度,加工和装配中较方便地保证了精度,进一步减小了使用中后桥轴管(2)与纵臂轴管(3)同轴度的变化,保证了汽车前束及轮胎倾角的变化,同时提高了使用寿命,减少了维修工作量。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某型号后桥结构示意图。图2是现有某另一型号后桥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高刚度后桥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的高刚度后桥结构如图3所示,它是由稳定杆(1)、后桥轴管(2)、纵臂轴管(3)、支架(4)、前扭杆(6)、内轴承(5)、隔圈(9)、外轴承(8)、纵臂(7)、轮毂轴(10)和后扭杆(11)组成;其稳定杆可以是内置(在后桥轴管(2)中)的,也可以是外置(在后桥轴管(2)外)的;其中,后桥轴管(2)、纵臂轴管(3)和支架(4)通过紧配合连成一体;内外滚针轴承(5、8)移放到纵摆臂(7)中;纵臂轴管(3)的外轴承(8)采用整体式外圈。其加工和装配的具体方法步骤如下 1、根据不同后桥的要求,将后桥轴管(2)两端按一定长度和直径进行缩径加工并精镗加工轴管内孔、精磨加工后桥轴管与支架(4)的配合段;2、精磨加工纵臂轴管与后桥轴管的配合段;3、将纵臂轴管(3)压入后桥轴管(2),精磨加工两端纵臂轴管与轴承(5、8)的配合段;4、将后桥轴管(2)压入支架(4);5、在纵臂轴管(3)上装配轴承(5、8)和隔圈(9);6、将纵摆臂(7)压入带轴承的纵臂轴管(3)上。权利要求1.一种家用乘用车高刚度后桥,由后桥轴管(2)、内外滚针轴承(5、8)、摆臂轴管(3)、支架(4)和纵摆臂(7)这五种主要零件通过稳定杆(1)和扭力杆(6、11)联结在一起,其特征在于后桥轴管(2)、纵臂轴管(3)和支架(4)通过紧配合连成一体,从而提高后悬挂总成的刚性和强度;内外滚针轴承(5、8)移放到纵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家用乘用车高刚度后桥,由后桥轴管(2)、内外滚针轴承(5、8)、摆臂轴管(3)、支架(4)和纵摆臂(7)这五种主要零件通过稳定杆(1)和扭力杆(6、11)联结在一起,其特征在于:后桥轴管(2)、纵臂轴管(3)和支架(4)通过紧配合连成一体,从而提高后悬挂总成的刚性和强度;内外滚针轴承(5、8)移放到纵摆臂(7)中,从而缩短两个滚针轴承(5、8)的支点,减少纵摆臂(7)弯矩对轴承(5、8)的影响,克服了轴承(5、8)的早期磨损,减少了汽车运行中的变形,减少了轮胎磨损,避免了前束与轮胎倾角偏差变化,从而提高了整车行驶性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祁斌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嘉仕久企业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