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室内照明
,具体涉及一种室内自动照明电路。
技术介绍
长久以来,人们都习惯采用手动开关实现厨房、卫生间等室内照明灯的开关控制,人为因素大,经常会因忘记关灯而造成电能浪费。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国家节能减排政策的推进,室内照明的控制手段也在逐步更新。有的照明电路发展为利用热释电红外传感模块采集人体发出的红外信号以实现自动照明控制,当检测到有红外信号时,自动开灯照明;当人离开后,关灯节能。但热释电红外传感模块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存在以下不足:安装复杂、价格偏高、不易管理,此外,由于不具备配套的光控电路,因而在白天也会因人体进入传感区域而开启照明电路,造成电能浪费。如中国技术专利授权公告号CN203416451U推荐的“定时自动照明开关”,其利用光敏三极管感应室内自然光线,实现自然光照足够时灯不亮、自然光照不足时自动开灯的光控效果,利用磁铁和干簧管实现人开门进入时灯亮、延时一定时间后灯灭的自动照明控制。但在该设计方案中,如果需要继续照明,则需要人工合上开关,稍不注意仍会发生“长明灯”现象;另外,干簧管为机械式的磁敏开关,由于是接触式的无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室内自动照明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稳压电源电路、触发电路、记忆电路以及照明光电分压电路,所述的稳压电源电路分别与触发电路、记忆电路以及照明光电分压电路连接,所述的记忆电路分别与触发电路以及照明光电分压电路连接,所述的记忆电路包括第一触发器IC1、第二触发器IC2、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第六电阻R6、第三电容C3、第四电容C4、第一三极管VT1、第二二极管VD2、按钮开关SA、继电器线圈J、以及与继电器线圈J对应的继电器触点J‑1,所述的第二电阻R2的一端与第一触发器IC1的3脚连接,并作为记忆电路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的触发电路,第一触发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室内自动照明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稳压电源电路、触发电路、记忆电路以及照明光电分压电路,所述的稳压电源电路分别与触发电路、记忆电路以及照明光电分压电路连接,所述的记忆电路分别与触发电路以及照明光电分压电路连接,所述的记忆电路包括第一触发器IC1、第二触发器IC2、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第六电阻R6、第三电容C3、第四电容C4、第一三极管VT1、第二二极管VD2、按钮开关SA、继电器线圈J、以及与继电器线圈J对应的继电器触点J-1,所述的第二电阻R2的一端与第一触发器IC1的3脚连接,并作为记忆电路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的触发电路,第一触发器IC1的4脚分别与第三电容C3的正极以及第三电阻R3的一端连接,第三电阻R3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一触发器IC1的1脚、按钮开关SA的一端、第四电阻R4的一端以及第二触发器IC2的11脚连接,第二触发器IC2的9脚与12脚连接,第二触发器IC2的10脚分别与第四电容C4的一端以及第五电阻R5的一端连接,第二触发器IC2的13脚与第六电阻R6的一端连接,第六电阻R6的另一端连接第一三极管VT1的基极,第一三极管VT1的集电极与继电器线圈J的一端以及第二二极管VD2的正极连接,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第一触发器IC1的5、14脚、按钮开关SA的另一端、第四电容C4的另一端、继电器线圈J的另一端、第二二极管VD2的负极以及继电器触点J-1的一端共同连接所述的稳压电源电路的正极输出端,继电器触点J-1的另一端作为记忆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的照明光电分压电路,第一触发器IC1的6脚、第三电容C3的负极、第四电阻R4的另一端、第五电阻R5的另一端、第二触发器IC2的7、8脚以及第一三极管VT1的发射极共同连接稳压电源电路的负极输出端,所述的照明光电分压电路包括滑动变阻器W、光敏三极管BG、第二三极管VT2、第七电阻R7、双向可控硅VS以及照明灯ZD,所述的滑动变阻器W的一端与滑动端连接,并作为照明光电分压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的记忆电路,滑动变阻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雪忠,
申请(专利权)人:常熟市筑紫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