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支承桥,更具体地说尤其是移动挂车上的支承桥。
技术介绍
参见图l,长期以来,挂车支承桥都是采用在车桥上设置两架板簧,包括位于前桥的前 板簧la和位于后桥上的后板簧lb。利用板簧的弹性变形达到减震的目的,图1中示出了空 载和重载两种状态下的板簧形态。实际应用中主要采在如下问题1、 板簧结构在使用过程中弹性力太小,使挂车在重载与空载状态下的弹性距离太大, 可达95mm,这样的形式显然降低了车体的稳定性。2、 由于弹性距离大,板簧弹性变形时的噪音较大。3、 板簧裸露在外的结构形式使其极易生锈,影响外观,更影响使用寿命,带来工作可 靠性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为避免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弹性力大、空载和重载状态 下弹性距离小、噪音低、能保持车体良好稳定性的异型钮簧车桥。 本专利技术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异型钮簧车桥的结构特点是,设置断面为扁方的直板钮簧,钮簧的端部固定设置 侧方套,钮簧的中部固定设置中方套;钮簧的外部以外桥管护套,外桥管的中部与中方套固 联,外桥管的两端为空套;位于中方套的两侧、在外桥管内套装有可与外 ...
【技术保护点】
异型钮簧车桥,其特征是设置断面为扁方的直板钮簧(14),钮簧(14)的端部固定设置侧方套(10),钮簧(14)的中部固定设置中方套(6);钮簧(14)的外部以外桥管(3)护套,外桥管(3)的中部与中方套(6)固联,外桥管(3)的两端为空套;位于中方套(6)的两侧、在外桥管(3)内套装有可与外桥管(3)相对转动的内管(11),以所述内管(11)的外端与侧方套(10)固联,内管(11)的里端空套; 在轴头(8)上呈“L”形设置钮臂(9),所述钮臂(9)的另一端与侧方套(10)所在位置的内管(11)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志业,王国廷,吴义,
申请(专利权)人:涡阳县康达车桥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