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制无内胎汽车车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83200 阅读:2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钢制无内胎汽车车轮,包括轮辋(7)和轮辐(8),轮辐安装在轮辋的没有座架的左胎圈座一侧,轮辐的直线段(8a)的外圆与轮辋的左胎圈座(7b)的内壁压合并焊接在一起,焊缝(9)在左胎圈座和与之相邻的轮辋槽左侧壁(7c)交界处。在左胎圈座与轮辋槽左侧壁的交界处还可以有一段圆峰(C),在轮辋的左胎圈座(7b)上与轮辐(8)的接合处还可以有一个小三角形截面(B)。这种钢制无内胎汽车车轮的轮辋可用钢板或钢带经圈圆/焊接/旋压/滚形等工序加工而成,材料来源广泛,焊缝清理容易,车轮表面质量好,车轮内部为制动器留有足够的空间,能用其代替较大规格的普通车轮,可以大大减轻车轮的质量。(*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汽车车轮制造行业中,一种钢制无内胎汽车车轮的几何结构。
技术介绍
轻量化是汽车向“节能、减排”方向发展的需要,减轻车轮的质量是实现汽车轻量化的重要措施之一,而用较小规格的车轮代替较大规格的车轮可以有效地减轻车轮的质量。普通的钢制无内胎车轮轮辐的直线段的外圆与轮辋的座架的内壁压合装配并焊接在一起。这种结构的车轮由于内部空间不足,如果用较小规格的车轮代替较大规格的车轮,其内部没有足够的制动器安装空间,而影响到使用。日本专利“特开平11-278001”提出一种车轮结构,为了增加车轮内部安装制动器的空间,将轮辐设置在没有座架的胎圈座一侧,为了减少焊缝对胎圈座表面质量的影响,增加该部的强度以及便于压合装配,将胎圈座的截面加厚,形成一个三角区。这种结构的车轮有效地解决了在用较小规格的车轮代替较大规格的车轮时制动器所需空间不足的问题。但该种结构的车轮的轮辋需用专用的轧制型钢,经圈圆/焊接等工序加工而成,材料来源受到限制,且焊缝为曲线,清理较困难,影响车轮表面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一种钢制无内胎汽车车轮的几何结构,其轮辋能用钢板或钢带轧制,又能用较小规格的车轮代替较大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钢制无内胎汽车车轮,包括轮辋(7)和轮辐(8),其中轮辋包括左轮缘(7a)、左胎圈座(7b)、轮辋槽左侧壁(7c)、轮辋槽(7d)、轮辋槽右侧壁(7e)、座架(7f)、右胎圈座(7g)和右轮缘(7h),轮辐安装在轮辋的没有座架的左胎圈座一侧,其特征在于:轮辐的直线段(8a)的外圆与轮辋的左胎圈座(7b)的内壁压合并焊接在一起,轮辐与轮辋之间接合的焊缝(9)在左胎圈座(7b)和与之相邻的轮辋槽左侧壁(7c)交界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小光张建荣吴欣生计春飞
申请(专利权)人:嘉兴市四通车轮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