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袁其秀专利>正文

自锁式连接装置及太阳伞底座连接结构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830482 阅读: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2-26 19: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锁式连接装置,其内套管上端设有弹性固定环,外套管内壁上的设有内径收紧部,使用时,通过挤压,使弹性固定环通过内径收紧部的长度大于实际的内径收紧部到内套筒底部的距离,这样弹性固定环在外套管内膨胀与管壁紧密贴合,从而配合内径收紧部将伞柄稳固定位,同时弹性固定环也可以满足对不同直径的伞柄的容纳。同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也公开了一种太阳伞底座连接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结构简单,拆装容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用于太阳伞底座与伞柄的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锁式连接装置及太阳伞底座连接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自锁式连接装置及太阳伞底座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连接装置在很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如支撑杆和底座之间的连接,具体地,如太阳伞伞柄和底座之间的连接,通常是在底座上设一套筒,使用时将伞柄插入到套管内,为了固定伞柄使其不产生晃动,惯常作法是在套管上穿设径向的固定螺钉,螺钉头压在伞柄上面,以此起到固定伞柄的作用,但是由于螺钉与伞柄的连接的接触面小,几乎为点与面的连接,因此起的稳定作用不大,而且如果螺钉拧的过紧,还容易损伤伞柄。 为了增强连接的稳定,使其不易晃动,需要对现有的太阳伞伞柄和底座的连接装置进行改进。例如,文件CN201925692U公开了一种遮阳伞伞座,通过在伞柄上设置垫衬物来增大接触面积,减少伞柄的晃动,而且进一步避免对伞柄的压紧划伤,但其结构相当复杂,零部件多,拆装耗时。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自锁式连接装置及太阳伞底座连接结构,结构简单,拆装方便,适用于太阳伞伞柄与底座的稳固连接。 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是:提供一种自锁式连接装置,所述的连接装置包括外套管和位于外套管内与外套管同轴的、且可从外套管内取出的内套管,所述内套管的上端管壁开有多条沿轴向方向的通槽形成弹性固定环,所述外套管的上端内壁设有内径收紧部,所述内径收紧部位于与所述弹性固定环对应的区域内。使用时,外套管与底座连接,伞柄插入内套管,然后挤压插有伞柄的内套管进入外套管,通过内径收紧部时,弹性固定环部分会优先于伞柄向下滑移通过,弹性固定环部分穿过内径收紧部的长度大于实际的内径收紧部到内套管底部的距离,这样多余通过的弹性固定环会在外套管内膨胀与外套管管壁贴合,从而配合收紧部将伞柄稳固定位。同时弹性固定环也可以满足对不同直径的伞柄的容纳。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内径收紧部为外套管内壁上的至少一圈凸肩。 由于所述的内套管上端的弹性固定环具有管壁轴向具有通槽,所以所述弹性固定环略略膨胀,呈上大下小的锥形,为了使外套管更好的配合内套管固定,并方便拆卸,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内径收紧部上方的外套管内表面呈上大下小的倒锥形斜面,这样内外套管之间形成莫氏锥度配合,使用时,利用摩擦力的原理,既可以传递一定的扭矩,又因为是锥度配合,方便拆卸。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外套管上端外周面具有凸台,可以起到保护作用。 本技术的另一个方面,提供太阳伞底座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伞柄和底座,还包括所述的自锁式连接装置,所述伞柄插入到内套管中,所述外套管与底座连接。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提供的自锁式连接装置,内套管上端设有弹性固定环,外套管内壁上的设有内径收紧部,使用时,通过挤压,使弹性固定环通过内径收紧部的长度大于实际的内径收紧部到内套管底部的距离,这样通过的弹性固定环在外套管内膨胀与外套管管壁紧密贴合,从而配合内径收紧部将伞柄稳固定位,同时弹性固定环也可以满足对不同直径的伞柄的容纳。本技术的自锁式连接装置及太阳伞底座连接结构,结构简单,拆装容易。本技术可用于太阳伞底座与伞柄的连接。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说明。显然,所描述的附图只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设计方案和附图。 图1是本技术自锁式连接装置的内套管的剖面图; 图2是本技术自锁式连接装置的内套管的俯视图; 图3是本技术自锁式连接装置的外套管的示意图; 图4是本技术自锁式连接装置的另一外套管的示意图; 图5是本技术的太阳伞底座连接结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技术的目的、特征和效果。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专利技术创造中的各个技术特征,在不互相矛盾冲突的前提下可以交互组合。 参照附图f4,本技术的自锁式连接装置,包括外套管I和位于外套管I内与外套管I同轴的、且可从外套管I内取出的内套管2,内套管2的上端管壁开有多条沿轴向方向的通槽21形成弹性固定环22,弹性固定环22略略膨胀,呈上大下小的倒锥形;外套管I的上端内壁设有内径收紧部11,内径收紧部11位于与弹性固定环22对应的区域内。 内径收紧部11,可以是位于外套管I的内壁的凸棱等,优选地所述内径收紧部11为外套管I内壁上的至少一圈凸肩,如图4所示。 为了方便拆卸,优选地,所述内径收紧部11上方的外套管I内表面呈上大下小的倒锥形斜面,这样外套管I和内套管2的弹性固定环22可以实现莫氏锥度配合定位。使用时,利用摩擦力的原理,既可以传递一定的扭矩,又因是锥度配合,方便拆卸。 [0021 ] 由于太阳伞的底座多为混凝土等材料,材质较硬,伞柄插入拔出过程中,难免于碰撞到周围的底座,引起磨损,为了避免磨损,所述的外套管I上端外周面具有凸台13。 本技术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太阳伞底座连接结构,如图5所示,包括伞柄4和底座3和本技术的自锁式连接装置,伞柄4插入到内套管2中,外套管I与底座3连接,外套管I通过螺钉5与底座3连接。图中的太阳伞底座可以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任意形状和结构,内部注水或者混凝土等。 外套管I可以通过多种方式与底座3连接,可以在如图1中所示通过螺钉5与底座3固定,也可以在外套管I底端外表面设有螺纹,与底座3螺纹连接。 下面结合图5,说明本技术的自锁式连接装置的使用过程。使用时,外套管I与太阳伞底座3连接,伞柄4插入内套管2,然后挤压插有伞柄的内套管2进入外套管1,由于内套管2的弹性固定环22具有通槽21,所以在伞的重力和挤压力的作用下,可以将弹性固定环22通过外套管I的内径收紧部11的长度大于实际的内径收紧部11到内套管2底部的距离,这样,穿过内径收紧部11后,弹性固定环22膨胀与外套管I管壁贴合,从而配合内径收紧部11将伞柄稳固定位。同时弹性固定环22也可以满足对不同直径的伞柄的容纳。 以上对本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专利技术创造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技术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种种的等同变型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锁式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装置包括外套管和位于外套管内与外套管同轴的、且可从外套管内取出的内套管,所述内套管的上端管壁开有多条沿轴向方向的通槽形成弹性固定环,所述外套管的上端内壁设有内径收紧部,所述内径收紧部位于与所述弹性固定环对应的区域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锁式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装置包括外套管和位于外套管内与外套管同轴的、且可从外套管内取出的内套管,所述内套管的上端管壁开有多条沿轴向方向的通槽形成弹性固定环,所述外套管的上端内壁设有内径收紧部,所述内径收紧部位于与所述弹性固定环对应的区域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锁式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径收紧部为外套管内壁上的至少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孟泉
申请(专利权)人:袁其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