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电梯井道的安全防护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828266 阅读:1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2-26 17: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电梯井道的安全防护门,包括防护门,所述防护门的背面设有至少1条水平的连接杆,连接杆的两端套设有滑动连接的一对套管,各套管上均固设有L形卡固件,L形卡固件的卡固端向外延伸并与电梯井道墙体配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安全防护门结构不仅可以实现开启、关闭两种状态,有效保障作业人员的安全,而且结构简单、制备容易,不需要额外对对电梯井道的墙面进行施工,因而具有极佳的现实意义。(*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电梯井道的安全防护门,包括防护门,所述防护门的背面设有至少1条水平的连接杆,连接杆的两端套设有滑动连接的一对套管,各套管上均固设有L形卡固件,L形卡固件的卡固端向外延伸并与电梯井道墙体配合。本技术的安全防护门结构不仅可以实现开启、关闭两种状态,有效保障作业人员的安全,而且结构简单、制备容易,不需要额外对对电梯井道的墙面进行施工,因而具有极佳的现实意义。【专利说明】一种用于电梯井道的安全防护门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电梯井道的安全防护门,属于建筑施工领域。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住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小高层、高层的建筑越来越多,其中就必须用到垂直电梯。在房屋建造过程中,通常都预留有排水管道井、强弱电管井道和电梯井道,其中敞开的电梯井道安全隐患最大,安全防护工作量也最大。 针对上述问题,现有技术都是采用安全防护门挡住电梯井道,从而杜绝安全隐患。如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CN101503910A公开了一种房屋建造过程中电梯井道的安全防护方法及装置,其所用的防护装置为与电梯井道尺寸吻合的钢筋网片和其上加盖的防护盖板;所述钢筋网片由纵、横若干钢筋相隔一定间距焊接构成,所述纵、横若干钢筋在构成的矩形网片外缘延伸一定尺寸,所述防护盖板在其四角与钢筋网片绑扎连接。其具体安装方法为:在主体结构楼板绑扎钢筋时,将所述钢筋网片四周外缘延伸一定尺寸的钢筋锚入主体结构楼板的四周或楼板的钢筋内;待电梯轨道安装完成后,安装电梯时派专人从电梯井道自上而下逐层割除拆卸,供电梯安装人员安装电梯。由此可见,该防护门是固定在电梯井道门口的。但这种方式导致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无法对电梯井道进行调整或进行其他作业,限制了其应用。 针对上述问题,出现了可开启结构的防护门,如中国技术专利CN203112313U公开了一种电梯井道安全防护门,包括防护门,还包括门轴耳座、固定挂钩耳座、门轴栓钉和门轴挂钩;所述门轴耳座固定在电梯井道门洞中部,固定挂钩耳座固定在电梯井道门洞上部,门轴耳座与固定挂钩耳座之间的距离为防护门的高度;所述防护门的角钢门框的顶边固定门轴栓钉,其底边固定门轴挂钩;门轴栓钉与门轴耳座连接,门轴挂钩与固定挂钩耳座连接。从而实现了防护门的上下开启,实现了防护门在开启、关闭两种状态下,均能有效保障作业人员的安全。 然而,上述安全防护门的结构比较复杂,制备难度和成本均比较高;此外,该安全防护门在安装时需要对电梯井道的墙面进行施工(即安装门轴耳座、固定挂钩耳座),因而施工步骤较多,操作比较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电梯井道的安全防护门。 为达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电梯井道的安全防护门,包括防护门,所述防护门的背面设有至少I条水平的连接杆,连接杆的两端套设有滑动连接的一对套管,各套管上均固设有L形卡固件,L形卡固件的卡固端向外延伸并与电梯井道墙体配合。 上文中,所述防护门为现有结构,一般由纵、横若干钢筋相隔一定间距焊接构成,四周设有门框。 所述防护门的背面的连接杆可以固定设置在门框上,从而与网片之间形成一定距离。 所述防护门的背面的连接杆可以采用圆钢,套管可以采用短钢管。这些都是施工现场常备材料或施工多出来的废料。 优选的,所述防护门的背面设有2条水平的连接杆,分别位于防护门的上部和下部。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L形卡固件为L形钢筋。钢筋在施工现场随处可见,因而实现了废料利用。 本技术的使用过程如下: (I)需要安装防护门时,先将防护门背面的一对套管向内移动一点距离,使其上的L形卡固件之间的距离小于电梯井道的宽度,然后将防护门贴设于电梯井道墙体上,最后举起L形卡固件(一般是使L形卡固件处于水平位)并向外移动上述套管,最终使其上的L形卡固件的一边与电梯井道墙体相抵,此时,放开套管,其上的L形卡固件会在自身重力作用下下垂,以L形卡固件的自重扣住电梯井道墙体,使防护门卡固于电梯井道墙体之上; (2)需要开启防护门时,只要先举起L形卡固件(一般是使L形卡固件处于水平位),然后向内移动套管,使L形卡固件之间的距离小于电梯井道的宽度,即可取出防护门。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1.本技术设计得到了一种新的专门用于电梯井道的安全防护门结构,不仅可以实现开启、关闭两种状态,有效保障作业人员的安全,而且结构简单、制备容易,不需要额外对对电梯井道的墙面进行施工,因而具有极佳的现实意义; 2.本技术采用了套管和L形卡固件的配合结构,通过L形卡固件的自重扣住电梯井道墙体,使防护门卡固于电梯井道墙体之上,实现了防护门的关闭,操作非常简单,易于实现; 3.本技术的结构简单,制备方便,成本较低,适于推广应用。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后视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4是图3中A部放大之后的后视图。 其中:1、防护门;2、连接杆;3、套管;4、L形卡固件;5、电梯井道墙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一 参见图f 4所示,一种用于电梯井道的安全防护门,包括防护门I,所述防护门的背面设有I条水平的连接杆2,连接杆的两端套设有滑动连接的一对套管3,各套管上均固设有L形卡固件4,L形卡固件的卡固端向外延伸并与电梯井道墙体5配合。 所述L形卡固件为L形钢筋。 上文中,所述防护门为现有结构,一般由纵、横若干钢筋相隔一定间距焊接构成,四周设有门框。 所述防护门的背面的连接杆可以固定设置在门框上,从而与网片之间形成一定距离,以便套管滑动。参见图2所示。 所述防护门的背面的连接杆可以采用圆钢,套管可以采用短钢管。这些都是施工现场常备材料或施工多出来的废料。 本技术的使用过程如下: (I)需要安装防护门时,先将防护门背面的一对套管向内移动一点距离,使其上的L形卡固件之间的距离小于电梯井道的宽度,然后将防护门贴设于电梯井道墙体上,最后举起L形卡固件(一般是使L形卡固件处于水平位)并向外移动上述套管,最终使其上的L形卡固件的一边与电梯井道墙体相抵,此时,放开套管,其上的L形卡固件会在自身重力作用下下垂,以L形卡固件的自重扣住电梯井道墙体,使防护门卡固于电梯井道墙体之上; (2)需要开启防护门时,只要先举起L形卡固件(一般是使L形卡固件处于水平位),然后向内移动套管,使L形卡固件之间的距离小于电梯井道的宽度,即可取出防护门。 实施例二 一种用于电梯井道的安全防护门,包括防护门,所述防护门的背面设有2条水平的连接杆,连接杆的两端套设有滑动连接的一对套管,各套管上均固设有L形卡固件,L形卡固件的卡固端向外延伸并与电梯井道墙体配合。 所述防护门的背面设有2条水平的连接杆,分别位于防护门的上部和下部。 所述L形卡固件为L形钢筋。【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电梯井道的安全防护门,包括防护门(1),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门的背面设有至少I条水平的连接杆(2),连接杆的两端套设有滑动连接的一对套管(3),各套管上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电梯井道的安全防护门,包括防护门(1),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门的背面设有至少1条水平的连接杆(2),连接杆的两端套设有滑动连接的一对套管(3),各套管上均固设有L形卡固件(4),L形卡固件的卡固端向外延伸并与电梯井道墙体(5)配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来源曹阳王茜匡加松顾剑青吴建军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第五建筑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