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治疗骨膜炎的中药酒,以玄参,连钱草,楤木根,透骨草,防风,赶山鞭,五龙根,桑寄生,豆豉姜,光明盐,红花,艾叶,紫堇,黑面叶,威灵仙,小叶石楠,手参,竹叶,无漏子,药老,夜交藤,桃仁和白酒为原料制成中药酒。本发明专利技术所得中药酒渗透力强,主治由骨膜炎引起的局部症状,可以直接作用在患处,内服、外用相结合,能够舒筋健骨,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祛风散寒,促进患处血液循环,改善骨膜营养状态并保护骨膜,迅速、有效地减轻病人的痛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治疗骨膜炎的中药酒,以玄参,连钱草,楤木根,透骨草,防风,赶山鞭,五龙根,桑寄生,豆豉姜,光明盐,红花,艾叶,紫堇,黑面叶,威灵仙,小叶石楠,手参,竹叶,无漏子,药老,夜交藤,桃仁和白酒为原料制成中药酒。本专利技术所得中药酒渗透力强,主治由骨膜炎引起的局部症状,可以直接作用在患处,内服、外用相结合,能够舒筋健骨,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祛风散寒,促进患处血液循环,改善骨膜营养状态并保护骨膜,迅速、有效地减轻病人的痛苦。【专利说明】一种治疗骨膜炎的中药酒
本专利技术涉及中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治疗骨膜炎的中药酒。
技术介绍
骨膜炎是由于骨膜及骨膜血管扩张、充血、水肿或骨膜下出血,血肿机化,骨膜增生及炎症性改变造成的应力性骨膜损伤或化脓性细菌侵袭造成的感染性骨膜损伤。 引起骨膜炎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种。一是运动不当;平时体育活动较少,肌体协调能力差,如果突然加大运动,训练跑跳,活动时间过长在跑跳过程中足部反复用力后蹬,小腿肌肉长期交替处于紧张状态,肌肉不断牵扯,就会使小腿胫腓骨膜撕裂损伤,骨膜及骨膜血管扩张充血水肿或骨膜下出血血肿机化,引起骨膜增生及炎症性改变。二是细菌感染,即创伤后造成化脓性细菌感染。 骨膜炎等主要症状分为全身症状和局部症状两种情况。一般,非感染性骨膜炎全身症状轻微;局部症状通常表现在局部疼痛,局部充血水肿和活动障碍。本专利技术主要针对非感染性骨膜炎局部症状。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了一种内服、外用相结合的治疗骨膜炎的中药酒。 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治疗骨膜炎的中药酒,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草药原料制成: 玄参5?15份,连钱草2?10份,惚木根6、份,透骨草扩20份,防风1.5^3份,赶山鞭f 3份,五龙根3?9份,桑寄生Γ3份,豆豉姜9?15份,光明盐10?30份,红花3?9份,艾叶6?10份,紫堇2飞份,黑面叶6?10份,威灵仙5?10份,小叶石楠9?15份,手参6?12份,竹叶6?12份,无漏子9?30份,药老2飞份,夜交藤1?3份,桃仁2?4份,55度以上白酒4000?5000份;制备方法:(1)先将配方中各味中药按配方取药,将除55度以上白酒以外的各位中药分别去杂、干燥后粉碎,过80目筛得到中药粉;(2)将中药粉混合均匀后,加入55度以上白酒,密封浸泡40天以上;(3 )滤去药渣,取中药酒,灌瓶得成品。 本专利技术治疗骨膜炎的中药酒,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 玄参9?15份,连钱草4、份,惚木根6、份,透骨草12?16份,防风1.5^2.5份,赶山鞭 1.5^2.5份,五龙根5?8份,桑寄生2?3份,豆豉姜1(Γ?2份,光明盐15?25份,红花4?7份,艾叶6?9份,紫堇2?6份,黑面叶6?8份,威灵仙6?9份,小叶石楠10?14份,手参9?12份,竹叶6?10份,无漏子15?20份,药老3?5份,夜交藤1.5?2.5份,桃仁2.5?4份,55度以上白酒4300?4700份。 本专利技术治疗骨膜炎的中药酒,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 玄参12份,连钱草8份,惚木根7份,透骨草15份,防风2份,赶山鞭2份,五龙根7份,桑寄生2.5份,豆豉姜11份,光明盐20份,红花6份,艾叶9份,紫堇3份,黑面叶7份,威灵仙7份,小叶石楠12份,手参12份,竹叶8份,无漏子16份,药老4份,夜交藤2.5份,桃仁3份,55度以上白酒4500份。 本专利技术涉及的中药的药性及药理分别为:玄参:味甘、苦、咸,性微寒;归肺、胃、肾经。具有凉血滋阴,泻火解毒的作用。用于热病伤阴,舌绛烦渴,温毒发斑,津伤便秘,骨蒸劳嗽,目赤,咽痛,瘰病,白喉,痈肿疮毒。 连钱草:味辛、苦,性温;归膀胱、肾经。能够散寒,祛风,除湿,止痛。常用于风寒感冒头痛,风湿痹痛,肩背酸痛。 惚木根:味辛,性平;归肺、胃、肾经。具有祛风湿,利小便,散瘀血,消肿毒的功效。用于风湿性关节炎,肾炎水肿,肝硬化腹水,急慢性肝炎,胃痛,淋浊,血崩,跌打损伤,瘰疬,痈肿。 透骨草:味辛、苦,性温,有小毒;归肝、肾经。具有祛风除湿,解毒止痛的作用。用于风湿关节痛;外用治疮瘍肿毒。 防风:味辛、甘,性温;归膀胱、肝、脾经。能够解表祛风,胜湿,止痉。主治感冒头痛,风湿痹痛,风疹瘙痒,破伤风。 赶山鞭:味苦,性平;归心经。具有凉血止血,活血止痛,解毒消肿的疗效。用于吐血,咯血,崩漏,外伤出血,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痈肿疔疮,乳痈肿痛,乳汁不下,烫伤及蛇虫咬伤。 五龙根:味微苦,性平。能够祛风湿,壮筋骨,去瘀,消肿。主治风湿痿痹,劳伤,浮肿,跌打损伤,妇人经闭,白带,乳少。 桑寄生:味苦、甘,性平;归肝、肾经。能够补肝肾,强筋骨,祛风湿,安胎元。主治风湿痹痛,腰膝酸软,筋骨无力,崩漏经多,妊娠漏血,胎动不安;高血压。 豆豉姜:味辛、苦,性温;归肝、脾、胃经。具有祛风除湿,理气止痛的作用。用于治疗感冒,心胃冷痛,腹痛吐泻,脚气,孕妇水肿,风湿痹痛,跌打损伤,预防脑血栓形成。 光明盐:味咸,性平;归肝、肾经。能够祛风明目;消食化积;解毒。主治目赤肿痛;泪眵多;食积脘胀;食物中毒。 红花:味辛,性温;归心、肝经。具有活血通经,散瘀止痛的作用。用于经闭,痛经,恶露不行,症瘕痞块,跌扑损伤,疮疡肿痛。 艾叶:味辛、苦,性温;归肝、脾、肾经。具有温经止血,散寒止痛,祛湿止痒的作用。主治吐血,衄血,吃力血,便血,便血,崩漏,妊娠下血,月经不调,痛经,胎动不安,心腹冷痛,泄泻久痢,霍乱转筋,带下,湿疹,疥癣,痔疮,痈疡。 紫堇:味苦、涩,性凉,有毒;归肺;肾;脾经。具有清热解毒;杀虫止痒的功效。主治疮疡肿毒;聍耳流脓;咽喉疼痛;顽癣;秃疮;毒蛇咬伤。 黑面叶:味微苦,性凉,有毒;归大肠;肝经。具有清热祛湿;活血解毒的作用。主治清热解毒,散瘀,止痛,止痒,外用治烧烫伤,湿疹,过敏性皮炎,皮肤搔痒,阴道炎。 威灵仙:味辛、咸,性温;归膀胱经。具有祛风除湿,通络止痛的作用。主要用于风湿痹痛,肢体麻木,筋脉拘挛,屈伸不利,骨哽咽喉。 小叶石楠:味苦、涩,性微寒;归肝经。能够清热解毒,活血止痛。常用于牙痛,黄疸,乳痈。 手参:味甘、微苦,性凉。具有补肾益精,理气止痛的作用。用于病后体弱,神经衰弱,咳嗽,阳痿,久泻,白带,跌打损伤,淤血肿痛。 竹叶:味甘、淡,性寒;归心、肺、胃经。能够清热除烦,生津利尿。主治热病烦渴,小儿^(癎,咳逆吐衄,小便短赤,口糜舌疮。 无漏子:味甘,性温;归脾、肺经。具有益气补虚;消食除痰的作用。主治气虚赢弱,食积不化,咳嗽有痰。 药老:能够解毒消肿,用于治疗化脓肿毒,腮腺炎,关节疼痛。 夜交藤:味甘,微苦,性平;归心、肝经。具有养心安神,祛风,通络的功效。用于失目民,多梦,血虚身痛,肌肤麻木,风湿痹痛,风疹瘙痒。 桃仁:味苦、甘,性平;归心、肝、大肠经。能够活血祛瘀,润肠通便。主治经闭,痛经,癥瘕痞块,跌扑损伤,肠燥便秘。 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所得中药酒渗透力强,主治由骨膜炎引起的局部症状,可以直接作用在患处,内服、外用相结合,能够舒筋健骨,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祛风散寒,促进患处血液循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治疗骨膜炎的中药酒,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草药原料制成:玄参5~15份,连钱草2~10份,楤木根6~9份,透骨草9~20份,防风1.5~3份,赶山鞭1~3份,五龙根3~9份,桑寄生1~3份,豆豉姜9~15份,光明盐10~30份,红花3~9份,艾叶6~10份,紫堇2~6份,黑面叶6~10份,威灵仙5~10份,小叶石楠9~15份,手参6~12份,竹叶6~12份,无漏子9~30份,药老2~6份,夜交藤1~3份,桃仁2~4份,55度以上白酒4000~5000份;制备方法:先将配方中各味中药按配方取药,将除55度以上白酒以外的各位中药分别去杂、干燥后粉碎,过80目筛得到中药粉;将中药粉混合均匀后,加入55度以上白酒,密封浸泡40天以上;滤去药渣,取中药酒,灌瓶得成品。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郗艳荣,
申请(专利权)人:济南高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