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收集热塑性树脂的方法和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0814132 阅读: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2-24 18:42
用于收集热塑性树脂的系统,其包括加热机构,该加热机构构造成对所述热塑性树脂加热,以控制其粘弹性;加压机构,该加压机构构造成向所述热塑性树脂的表面施加压差;以及捕获结构,该捕获结构构造成用来捕获所述热塑性树脂的一部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专利摘要】用于收集热塑性树脂的系统,其包括加热机构,该加热机构构造成对所述热塑性树脂加热,以控制其粘弹性;加压机构,该加压机构构造成向所述热塑性树脂的表面施加压差;以及捕获结构,该捕获结构构造成用来捕获所述热塑性树脂的一部分。【专利说明】用于收集热塑性树脂的方法和系统
本公开涉及用于收集热塑性树脂的方法和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耐用消费品的使用越来越普遍,将来会更多地使用高性能热塑性树脂,其种 类也将会更多,因此需要根据树脂的韧性和模塑性精细地收集这些高性能热塑性树脂,以 供回收利用,形成更高质量的热塑性树脂。特别是在家用品和汽车用品中越来越多地使用 着高性能的热塑性树脂。特别地,当在光学元件和高强度部件中使用高性能热塑性树脂时, 加工工艺非常复杂,且原材料也比较昂贵;因此,理想的是这些高性能的热塑性树脂可以以 更加接近原产品的质量水平的质量水平进行回收利用。 目前通常采用的收集热塑性树脂的方法借助于比重和/或充电特性,尽管这样的 方法很简单,但是却不适于精细地收集高性能的热塑性树脂。例如,因为在不同的应用中 (电视机、汽车等等)期望高性能的热塑性树脂具有不同的耐热性和模塑性,因此需要根据 不同的应用场合进行不同的调整,包括改变分子量、掺杂具有不同分子量的聚合物、共聚不 同的单体,以及添加功能团,而且在一些情形中,还会混合不同的聚合物,从而形成聚合物 合金。通过这样的调整,可根据需要由有限数量的有机复合物(单体)制成各种特性的热塑 性树脂。然而,这样的调整却不会使高性能热塑性树脂具有互异的比重和充电特性;因此, 通过比重和/或充电特性来收集这些高性能热塑性树脂比较困难。 此外,在根据分子量来进行调整的情况下,即使进行例如红外分析的光谱分析,也 不可能加以收集。对于共聚物、聚合体混合物以及聚合体合金而言,在一定程度上可通过光 谱分析来加以辨识,但是几乎不可能精确地辨识和收集在热塑性树脂混合物中以不同百分 比含有的种类繁多的热塑性树脂。 为了以质量水平更加接近原产品的质量水平的方式进行回收,需要更加精细地收 集热塑性树脂。具体而言,不仅仅要根据材料名称(例如ABS、环烯、聚酰亚胺等),而且还 要根据它们的分子量以及诸如耐热性或模塑性的特性来收集热塑性树脂。耐热性由所使用 的材料决定,而模塑性由产品的要求来决定。较差的模塑性会使产品具有瑕疵,从而会极大 地影响到产品的质量。 对于热塑性树脂而言,耐热性受到Tg(玻璃化点)表示的软化点的直接影响,而模 塑性受到从玻璃化点到熔化点的温度范围(橡胶弹性范围)内的储能模量的影响。整体 上,这样的特性通常称之为流变特性(动力学粘弹性)。一些热塑性树脂具有相似的主链 (backbone),从而Tg基本相等,但是在橡胶弹性范围内具有不同的特性(例如,储能模量等 不同)。因为对这样的热塑性树脂进行调节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提高其可模塑性,从而优选的 是分离这些热塑性树脂,并对由与原始使用该热塑性树脂的产品类似的产品中的这些热塑 性树脂制成的热塑性树脂加以回收利用。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用于收集热塑性树脂的系统的局部剖视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用于收集热塑性树脂的系统的局部剖视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用于收集热塑性树脂的系统的局部剖视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用于收集热塑性树脂的系统的局部剖视图。 图5示出了不同热塑性树脂的流变特性。 图6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用于收集热塑性树脂的系统的示意图。 图7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用于收集热塑性树脂的系统的示意图。 图8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用于收集热塑性树脂的系统的示意图。 图9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用于收集热塑性树脂的系统的示意图。 图10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用于收集热塑性树脂的系统的示意图。 图11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中空模具的示意性立体图。 图12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用于收集热塑性树脂的系统的示意图。 图13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用于收集热塑性树脂的系统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公开的优势在于,热塑性树脂具有独特的流变特性,从而可基于它们在从软化 点到熔化点之间的范围(橡胶弹性范围)内流变特性的不同而收集热塑性树脂。由于在 橡胶弹性范围内的储能模量与变形所需的力成比例,从而可通过确定热塑性树脂在一定温 度、一定压力下的变形程度而测量储能模量。在确定热塑性树脂的变形程度时,可在一定温 度下向热塑性树脂的表面施加一定压力差。 例如,可通过向热塑性树脂的表面的特定区域施加比大气压力高的正压,而同时 向该热塑性树脂的表面的除该特定区域之外的区域施加大气压力;或者向该热塑性树脂的 表面的特定区域施加比大气压力低的负压,而同时向该热塑性树脂的表面的除该特定区域 之外的区域施加大气压力;或者,例如通过向该热塑性树脂的表面的特定区域施加比大气 压力高的正压,而向该热塑性树脂的表面的除该特定区域之外的区域施比加大气压力低的 负压,从而向热塑性树脂的表面施加特定的压力差。 这样,在特定压差和特定温度下,流变特性处于特定范围内的热塑性树脂就发生 变形,而在该特定压差和特定温度下,流变特性处于该特定范围之外的热塑性树脂就不发 生变形。可基于流变特性来进行热塑性树脂的收集。 根据本公开,即使是对于由于主链类似而具有类似比重、类似充电特性的热塑性 树脂,也可基于它们的流变特性而进行精细收集,而且,可基于流变特性对具有类似耐热性 的热塑性树脂团进行更加精细的收集。因此,可精细地收集传统上难于通过比重和/或充 电特性加以收集的热塑性树脂,例如具有不同分子量或含量占比不同的聚合物、共聚混合 物、以及具有不同混合比率的聚合物合金,从而可提供质量均匀、并因而可容易地在与原始 产品类似的产品中再利用的回收树脂。 以下的详细描述中将参照构成本公开一部分的附图。附图中,除非另有说明,相同 的附图标记通常指的是相同的部件。而且,附图的作用在于说明,而不一定是按照比例绘制 的。详细说明中的示意性实施方式、附图以及权利要求不是限定性的。可采用其他实施方 式,也可作出其他改变,这些都不偏离本文主题的精神或范围。可容易理解的是,本文大体 上描述的、且在附图中示出的本公开各方面,可加以调整、替换、组合、分离、设计,从而形成 多种不同结构,所有这些结构都确切地涵盖在本文内。 图1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用于收集热塑性树脂50的系统10的局部剖 视图。系统10可设有中空模具20、传动带30,以及压辊40。中空模具20和压辊40可以彼 此对置地设置在传动带30的两侧。可通过传动带30在中空模具20和压辊40之间运送热 塑性树脂50。中空模具20可在其表面21上设置至少一个孔22,以捕获热塑性树脂50的 一部分。所述至少一个孔22可穿过中空模具20的内侧和外侧。所述至少一个孔22的尺 寸可大约为热塑性树脂50尺寸的十分之几。中空模具20在除了所述至少一个孔22之外 的表面21上涂布低表面能量的涂层。 压辊40可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收集热塑性树脂的系统,该系统包括:加热机构,该加热机构构造成对所述热塑性树脂施加热量,以控制该热塑性树脂的粘弹性;加压机构,该加压机构构造成向所述热塑性树脂的表面施加压差;以及捕获结构,该捕获结构构造成用来捕获所述热塑性树脂的一部分。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楠浦崇央
申请(专利权)人:英派尔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美国;US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