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西南大学专利>正文

基于物元可拓模型的新型农村社区管护绩效评价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0813737 阅读: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2-24 18: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基于物元可拓模型的新型农村社区管护绩效评价方法,采用有效调查问卷为基础,运用因子分析法消除强相关性因子,提取主要评价指标,建立管护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同时采取因子分析中主成分分析法确定主成分的权重,以因子分析所得特征根值、累计贡献率及决策载荷矩阵为基础,求出各项指标公因子方差进而得各指标权重,最终确定8个主成分权重;建立社区管理评价物元;确定待评价物元经典域、节域;确定待评价物元;确定指标与各评价等级的关联度;确定待评对象质量等级。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能够定量测评某新型农村社区后期管护绩效水平,为制定合理的新型农村社区后期管护举措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采用有效调查问卷为基础,运用因子分析法消除强相关性因子,提取主要评价指标,建立管护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同时采取因子分析中主成分分析法确定主成分的权重,以因子分析所得特征根值、累计贡献率及决策载荷矩阵为基础,求出各项指标公因子方差进而得各指标权重,最终确定8个主成分权重;建立社区管理评价物元;确定待评价物元经典域、节域;确定待评价物元;确定指标与各评价等级的关联度;确定待评对象质量等级。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能够定量测评某新型农村社区后期管护绩效水平,为制定合理的新型农村社区后期管护举措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专利说明】
本专利技术属于绩效管理
,涉及基于物元可拓模型的新型农村社区管护绩效 评价方法。
技术介绍
伴随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推行,一种既别于传统农村社区,又别于城市社区的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已在我国广阔农村广泛开展并初具规模。新型农村社区的建设,确保 了农民享有等同于城市居民的基本条件与公共服务,解决了农民生产、生活、住居等民生问 题,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乡村发展环境。但随着工作深入,"重建设,轻管护"的弊端突显, 诸如社区住宅与畜禽圈舍混杂,农民生活生产垃圾随意、长期堆积,社区绿地废弃或他用等 不合理现象随处可见。因此,加强新型农村社区后期管护已成为美丽、宜居新型农村社区 建设的关键。现阶段对于管护的研究,一是集中于分析农田水利土地整理项目后期管护现 状、存在问题及原因、农户参与后期管护意愿、管护模式及建议对策 ,二是集中于对农村 社区管理模式的分析与评价、管理制度的探索等方面,相对而言,涉及新型农村社区后 期管护绩效评价研究尚少。而新型农村社区作为我国未来乡村建设的重要方向与内容,对 其管护绩效水平评价既关系新型农村社区的可持续发展,又可为未来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提 供参考。由于受多方利益主体影响,新型农村社区管护存在管护目标与条件的不相容、多 目标不一致的矛盾,如何识别管护中不相容问题将是客观评价、后期提升新型农村社区绩 效的关键。可拓学是用形式化模型研究事物拓展的可能性和开拓创新的规律与方法,并用 于解决矛盾问题的科学 。在可拓学中,利用基元(包括物元、事元、关系元)可以形式 化地描述矛盾问题,把问题分为目标和条件两部分,并用基元加以表示。继之,建立物元可 拓集合等集合,用基元在可拓集合中的负域或正域来描述矛盾和相容,用关联函数值的大 小来衡量矛盾的程度或相容的程度,以关联函数值的变化来表示事物的量变或质变 。为 此,本研究初探引入物元可拓理论,创新结合因子分析法建立后期管护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构建大柱新型农村社区后期管护绩效评价的综合评判物元模型,揭示现阶段新型农村社区 管护绩效水平、矛盾问题、作用因子及管护未来发展方向,以期为评价新型农村社区后期管 护绩效提供一量化方法,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与管护提供理论支撑。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解 决了目前没有能够定量测评某新型农村社区后期管护绩效水平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1.基于物元可拓模型的新型农村社区管护绩效评价 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步骤1 :采用因子分析中主成分分析法确定主成分的权重,以因子分析所得特征 根值、累计贡献率及决策载荷矩阵为基础,求出各项指标公因子方差进而得各指标权重, 最终确定8个主成分权重; 步骤2 :建立社区管理评价物元;确定待评价物元经典域、节域;确定待评价物元; 确定指标与各评价等级的关联度; 步骤3 :确定待评对象质量等级。 进一步,所述步骤1中8个主成分权重分别为:社区管护农户参与度C1、村委会管 护参与度C 2、政府部门管理绩效C3、社区专业化组织管护绩效C4、社区基础设施管护绩效C 5、 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管护绩效C6、社区保障水平绩效C7、社区生态环境绩效C 8。 进一步,所述步骤2中管理评价物元由社区管护绩效N、管护特征C和特征量值V 构成,假设新型农村社区管护绩效N有多个特征,由η个特征 Cl,C2,…,Cn和相应的量值 Vl,V 2,…,Vn来描述,则社区管理评价物元表示为: 【权利要求】1. ,其特征在于按照以下步骤进 行: 步骤1 :采用因子分析中主成分分析法确定主成分的权重,以因子分析所得特征根值、 累计贡献率及决策载荷矩阵为基础,求出各项指标公因子方差进而得各指标权重,最终确 定8个主成分权重; 步骤2 :建立社区管理评价物元;确定待评价物元经典域、节域;确定待评价物元;确定 指标与各评价等级的关联度; 步骤3 :确定待评对象质量等级。2. 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其特征 在于:所述步骤1中8个主成分权重分别为:社区管护农户参与度C1、村委会管护参与度C2、 政府部门管理绩效C3、社区专业化组织管护绩效C4、社区基础设施管护绩效C5、社区公共服 务设施管护绩效C6、社区保障水平绩效C7、社区生态环境绩效C8。3. 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其特征 在于:所述步骤2中管理评价物元由社区管护绩效N、管护特征C和特征量值V构成,假设 新型农村社区管护绩效N有多个特征,由η个特征C1, C2,…,cn和相应的量值V1, V2,…, Vn来描述,则社区管理评价物元表示为:4. 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其特征 在于:所述步骤2中待评价物元经典域、节域构建过程为:设有m个社区管护绩效等级Ncil, NQ2,。。。,Ntta,建立相应的物元经典域:其中,Ntlj表示所划分的第j个管护绩效评价等级(j= 1,2,…m) ;ci表示管护绩效等 级Nw的特征;^1分别为^关于(^所规定的取值范围,即经典域1^,并且1的取值范围 是区间-aQji,bQji_,可记为Xtlji = _aQji,bQji_,i= 1,2,…,η,进而构建节域Rp,且R〇j[Rp,其中,P表示管护绩效评价等级的全体,Xpi为P关于Ci的取值范围,即P的节域,记Xpi =_api,bpi-,i= 1,2,…,η,显然X〇/dJ?··?5. 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其特征 在于:所述步骤2中指标与各评价等级的关联度为: 设第iQ= 1,2, . . .,η)个指标数值域属于第j(j= 1,2, . . .,m)个安全等级的关联 函数为:XojiI=a0Ji-b0Ji|,(i= 1, 2,*··,η;j=I, 2, ---,m); p(Vi,Xciji),p(Vi,Xpi)分别表示点Vi与经典域区间Xciji和节域区间Xpi的距,关联度Kj(Vi)为各管护绩效特征关于各评价等级j的关联度,待评对象Ptl关于管护绩效标准等级 j的综合关联度I(Ptl)为%是对应指标Ci的权重,且Σ>?= 1I(Ptl)是待评事物Ptl关于等级j的综合关联度, ? ·、 , Kj(Vi)为待评价对象P0的第i个指标关于标准等级j的单指标关联度,je(1,2,。6.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其特征 在于:所述步骤3中待评对象质量等级:若Kji=max,je(1,2,…,m),则待评 对象第i指标属于等级j ;若KjP =max,j e(1,2,…,m),则评定待评对象Ptl属 于管护绩效等级j。【文档编号】G06Q10/06GK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基于物元可拓模型的新型农村社区管护绩效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步骤1:采用因子分析中主成分分析法确定主成分的权重,以因子分析所得特征根值、累计贡献率及决策载荷矩阵为基础,求出各项指标公因子方差进而得各指标权重,最终确定8个主成分权重;步骤2:建立社区管理评价物元;确定待评价物元经典域、节域;确定待评价物元;确定指标与各评价等级的关联度;步骤3:确定待评对象质量等级。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成蒋文虹刘怡
申请(专利权)人:西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8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