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安全展开的充气织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811817 阅读:2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2-24 17:0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纺织技术或交通安全保障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安全展开的充气织物。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一种安全打开的充气织物,在气囊腔所在部位中,表层组织的经纱或纬纱和里层组织的纬纱或经纱形成接结组织,构成单一的接结织点;多个单一的接结织点组成接结织点簇并分布在气囊腔中;所述接结织点在气囊腔膨胀时断裂。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一种安全展开的充气织物,在气囊腔充气展开时表层组织和里层组织将受到接结织点的约束,接结织点能有效吸收气囊腔收展开时的冲击能量,有效减低气囊腔击伤乘坐人员的力度和概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纺织技术或交通安全保障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安全展开的充气织物。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安全打开的充气织物,在气囊腔所在部位中,表层组织的经纱或纬纱和里层组织的纬纱或经纱形成接结组织,构成单一的接结织点;多个单一的接结织点组成接结织点簇并分布在气囊腔中;所述接结织点在气囊腔膨胀时断裂。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安全展开的充气织物,在气囊腔充气展开时表层组织和里层组织将受到接结织点的约束,接结织点能有效吸收气囊腔收展开时的冲击能量,有效减低气囊腔击伤乘坐人员的力度和概率。【专利说明】一种安全展开的充气织物
本专利技术涉及纺织技术或交通安全保障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安全展开的充气织物。 本专利技术的充气织物用作交通安全气囊,用于吸收事故发生时产生的冲击能量,保障乘坐人 员的安全。本专利技术的充气织物具有安全展开的特点,能够减弱充气织物展开时的瞬时冲击 能量,防止乘坐人员被充气织物本身击伤。
技术介绍
利用充气织物作为安全气囊,以降低交通事故对乘坐人员造成的伤害,是一项被 广泛采纳的安全防护措施。实践证明,安全气囊能够在事故中,将死亡率降低11%,能吸收 30%的正面撞击能量,已经成为汽车必要配件。然而,安全气囊并不是完全安全,为何如此? 这还要从气囊的工作原理说起。 安全气囊的工作原理大致如下:当事故发生时,相应的传感器件检测到事故,并 通知后端的气囊发生器,气囊发生器随后启动点火器,点火器引爆点火剂使后端的充气剂 分解,随后大量的气体以230km/h?320km/h的速度输入气囊,气囊在一个瞬间(20ms至 30ms)以近乎爆炸的方式鼓起。 正是由于安全气囊以近乎爆炸的速度展开,在其鼓起时很容易伤害到乘坐人员甚 至是导致乘坐人员至死的直接原因。每年,关于安全气囊击伤乘客的报道都屡见不鲜;例 如,1996年11月27日,美国有一名女婴,因其母亲在停车场开车时撞击到一辆汽车,导致这 名女婴被安全气囊击中,发生断头的丧命惨剧;再比如,2014年4月30日,合肥的胡先生驾 驶的轿车与一辆小面包车迎面相撞,他说"从车外观看伤得不重,右车灯碎了,引擎盖有点 变形。"但他没有想到的是,撞击后车上两个前安全气囊弹了出来,其中一个将他两岁的儿 子击昏。 用作安全气囊的充气织物,从结构上可以分为裁剪缝纫型充气织物和一次成型充 气织物。为了解决安全气囊在展开时击伤乘客的问题,裁剪缝纫型充气织物在其外侧缝合 缓冲拉带,缓冲拉带能限制其展开的尺寸,并吸收一部分能量,使其以相对缓和的方式展 开,降低击伤乘坐人员的力度和概率。 -次成型充气织物和裁剪缝纫型充气织物大为不同,一次成型充气织物是由经纱 和纬纱直接纺织而成,没有缝纫边,其气密性和强度都优于裁剪缝纫型充气织物,并具有自 动化程度高的优势。由于一次成型充气织物的气密性能是由纺织工艺决定的,若在其上缝 纫缓冲拉带,一方面,容易破坏其气密性;更关键的一方面是,一次成型充气织物加工成后, 其自然形成气封部位和气囊腔部分是不可拆分和不可翻转的,这就使得将缓冲拉带直接缝 纫到一次成型充气织物的气囊腔部位时,会使气囊腔的上下两层缝合,导致气囊腔不能鼓 起,失去安全气囊应有的功能,在一次成型充气织物上安装缓冲拉带几乎是不可行的。由于 这些因素的限制,采用裁剪缝纫型充气织物使用的缓冲拉带结构,在一次成型充气织物中 是不可行也是不现实的。 如上所述,如何降低一次成型充气织物在展开时击伤乘坐人员的力度和概率,已 成为业界亟待解决的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全展开的充气织物,降低一次成型充气织物在展 开时击伤乘坐人员的力度和概率。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安全展开的充气织物,所述充气织物是由表层组织和里层组织构成的双层织 物;在所述充气织物中,表层组织和里层组织相互分离的部位是气囊腔;在所述气囊腔的 外围,表层组织和里层组织相互重叠构成一个接结的整体,形成环绕气囊腔的气封;所述气 囊腔部位还具有排气孔和安装孔;其特征在于,在气囊腔所在部位中,表层组织的经纱或纬 纱和里层组织的纬纱或经纱形成接结组织,构成单一的接结织点;多个单一的接结织点组 成接结织点簇并分布在气囊腔中;所述接结织点在气囊腔膨胀时断裂。 toon] 在某些实施例中,交织成接结织点的经纱数目等于纬纱数目。 在某些实施例中,接结织点是单根经纱和单根纬纱交织而成。 在某些实施例中,交织成接结织点的经纱数目不等于纬纱数目。 在某些实施例中,接结织点是两根经纱和一根纬纱交织而成或由两根纬纱和一根 经纱交织而成。 在某些实施例中,交织成接结织点的纬纱和经纱具有不同的旦尼数。 在某些实施例中,交织成接结织点的纬纱的旦尼数是经纱的一半,或交织成接结 织点的经纱的旦尼数是纬纱的一半。 在某些实施例中,接结织点簇分布在直线路径或圆弧路径或曲线路径上。 在某些实施例中,分布在不同路径上的接结点簇组合成图案。 在某些实施例中,分布在不同路径上的接结织点簇组合成"u"字形图案。 在某些实施例中,分布在不同路径上的接结织点簇组合成圆形图案或同心圆图 案。 在某些实施例中,分布在不同路径上的接结织点簇组合成放射线图案。 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接结织点可以采用"里经接结法"或"表经接结法"或"联合 接结法"或"接结经接结法"或"接结纬接结法"实现。 在某些实施例中,相邻接结织点的间距为30mm?40mm。 在某些实施例中,其特征在于,接结织点的断裂力值< 20N。 采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后,气囊腔中的接结织点通过表层组织的经纱(或纬纱)将 里层组织的纬纱(或经纱)交织在一起,使得表层组织和里层组织在该点成为一个不可分离 的整体,而单一的接结织点并不会影响气囊腔的储气功能;气体的扩散性能保证气体一定 会绕过该点并填充气囊腔的剩余部位;可以说,接结织点的存在对安全气囊的整体展开速 度的影响不大。本专利技术的安全气囊在展开时,由于接结织点处的表层组织和里层组织是交 织在一起的整体,只有当外力足以破坏该接结织点时,该接结织点处的表层组织和里层组 织才可以分离;在接结织点被气体的膨胀力破坏断裂前以及破坏断裂时均能够吸收一部分 能量,并在被破坏断裂前阻碍气囊腔的鼓起,降低气囊腔的鼓起速度。多个接结织点组成接 结织点簇,能够更大限度地降低气囊腔各部位的鼓起速度,吸收冲击能量,并能更加准确地 控制气囊腔的展开形状,降低本专利技术充气织物在展开时击伤乘坐人员的力度和概率,达成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 若采用数目相等的经纱和纬纱交织接结织点,一般而言,当纬纱和经纱的旦尼数 不同时,破坏断裂的是旦尼数较小的纱线。利用这一特点,通过预先设定不同旦尼数的纱 线,可以控制接结织点的断裂结果,即控制气囊腔的展开过程。 若采用数目不相等的经纱和纬纱交织接结织点,一般而言,当纬纱和经纱的旦尼 数相等或近似相等时,破坏断裂的是数目较小的一组纱线。利用这一特点,通过交织工艺的 设定,就可以控制接结织点的断裂结果,即控制气囊腔的展开过程。相比于前述采用相同数 目的经纱和纬纱交织接结织点的情况,相同的旦尼数意味着可以节省布线工序,有利生产 效率的提1?。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安全展开的充气织物,所述充气织物是由表层组织和里层组织构成的双层织物;在所述充气织物的中,表层组织和里层组织相互分离的部位是气囊腔;在所述气囊腔的外围,表层组织和里层组织相互重叠构成一个接结的整体,形成环绕气囊腔的气封;所述气囊腔部位还具有排气孔和安装孔;其特征在于,在气囊腔所在部位中,表层组织的经纱或纬纱和里层组织的纬纱或经纱形成接结组织,构成单一的接结织点;多个单一的接结织点组成接结织点簇并分布在气囊腔中;所述接结织点在气囊腔膨胀时断裂。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初全张彬彬王向中蓝润宾李新军
申请(专利权)人:华懋厦门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