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梁海霖专利>正文

汽车防滑自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81178 阅读:1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汽车防滑自救装置,其特征是由多块垫板(1、2、3)、支承稳定板(4)和活页(5、6、7)构成;支承稳定板(4)顶部两边通过活页(5)和活页(6)分别与垫板(1)和垫板(2)连接并使垫板(1)和垫板(2)之间形成一定的间隙,而垫板(2)和垫板(3)则直接通过活页(7)进行连接,在垫板(1、2、3)上有多排规则或不规则排列的防滑凸块(8)。(*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汽车防滑自救装置
技术介绍
当汽车在泥泞、沼泽和沙质的路面上行使,往往容易造成车轮打滑,而目前还没有理想的解决办法,通常采用的办法只是用石头、砖块、木头等硬质物体或沙包垫在车轮底下,有时甚至还要人来推车才能使汽车脱离打滑状态。其不足之处在于1、费时费力,成效差;2、一时找不到硬物时便感到束手无策,十分不便;3、容易弄脏衣服和造成司机或其他人员的不必要损伤,严重影响人们的工作或旅途的情绪。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是解决汽车发生打滑时能简单方便地排除打滑现象的问题。本技术是由多块垫板、支承稳定板4和活页构成;支承稳定板4顶部两边通过活页5和活页6分别与垫板1和垫板2连接并使垫板1和垫板2之间形成一定的间隙,而垫板2和垫板3则直接通过活页7进行连接,在垫板1、垫板2和垫板3上都有多排规则或不规则排列的防滑凸块8。支承稳定板4的底部呈燕尾状。垫板1和支承稳定板4之间带有一对固定链条9。垫板1、垫板2、垫板3和支承稳定板4可由金属材料或非金属材料制成。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简单实用、效果显著、可折叠、携带和使用方便,成本低等。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支承稳定板示意图。图中1、2、3是垫板,4是支承稳定板,5、6、7是活页,8是防滑凸块,9是固定链条。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参见图1~图3,本技术的垫板1、垫板2与支承稳定板4之间以及垫板2与垫板3之间都是通过活页5、6、7进行连接的,因而,本技术可以折叠起来,方便携带。当汽车陷入泥坑时,打开本技术,将垫板1的一端插在汽车车轮的底下,打开支承稳定板4并将垫板1和垫板2承托起来,使垫板1、垫板2和垫板3连成一体,在防滑凸块8作用下增大汽车车轮的摩擦力,使汽车轻松地驶上垫板1,从而使汽车脱离泥坑并避免打滑的现象。当汽车驶上垫板1时在重力和摩擦力的作用下,支承稳定板4就会向前摆动,此时,固定链条9起到固定作用,使支承稳定板4稳定在原来的位置上,同时限制了支承稳定板4向前摆动。垫板1和垫板2之间的间隙其作用是当汽车车轮将垫板1和垫板2都压在泥坑之中时,能使垫板1和垫板2形成一个“V”形夹角,确保汽车车轮不会处于悬空状态,从而避免出现打滑的现象。本技术可广泛应用在各种不同类型的汽车。权利要求1.一种汽车防滑自救装置,其特征是由多块垫板(1、2、3)、支承稳定板(4)和活页(5、6、7)构成;支承稳定板(4)顶部两边通过活页(5)和活页(6)分别与垫板(1)和垫板(2)连接并使垫板(1)和垫板(2)之间形成一定的间隙,而垫板(2)和垫板(3)则直接通过活页(7)进行连接,在垫板(1、2、3)上有多排规则或不规则排列的防滑凸块(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防滑自救装置,其特征在于支承稳定板(4)的底部呈燕尾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防滑自救装置,其特征在于垫板(1)和支承稳定板(4)之间带有一对固定链条(9)。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防滑自救装置,其特征在于垫板(1、2、3)和支承稳定板(4)可由金属材料或非金属材料制成。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汽车防滑自救装置,它是由多块垫板、支承稳定板和活页构成。支承稳定板顶部两边通过活页分别与两块垫板连接并形成一定的间隙,其它垫板之间直接通过活页进行连接,在第一块垫板上都有多排规则或不规则排列的防滑凸块。将垫板的一端插在汽车车轮的底下,在防滑凸块作用下增大汽车的摩擦力,从而使汽车脱离泥坑并避免打滑的现象。其有益效果是简单实用、效果显著、可折叠、携带和使用方便,成本低等。文档编号B60B39/00GK2614956SQ03257338公开日2004年5月12日 申请日期2003年4月25日 优先权日2003年4月25日专利技术者梁海霖 申请人:梁海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海霖
申请(专利权)人:梁海霖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