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路铅酸电池内化成快速在线检测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809828 阅读: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2-24 15: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路铅酸电池内化成快速在线检测电路,包括:电压获取电路、检测主控单元、可控放电电路、与电池数量相等的电池可控双联开关、与电池组数量相等的组别可控双联开关以及组别开关驱动单元和电池开关驱动单元,可控放电电路、电压获取电路、组别开关驱动单元和电池开关驱动单元各自的控制端与检测主控单元相连;每个电池组的正、负极通过一个组别可控双联开关的一对常开触点组分别与电压获取电路的正、负输入端相连;每个电池的正、负极通过一个电池可控双联开关的一对常开触点组分别串接一个二极管后与所述电压获取电路的正、负输入端相连。该检测电路提高了检测的准确率,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路铅酸电池内化成快速在线检测电路,包括:电压获取电路、检测主控单元、可控放电电路、与电池数量相等的电池可控双联开关、与电池组数量相等的组别可控双联开关以及组别开关驱动单元和电池开关驱动单元,可控放电电路、电压获取电路、组别开关驱动单元和电池开关驱动单元各自的控制端与检测主控单元相连;每个电池组的正、负极通过一个组别可控双联开关的一对常开触点组分别与电压获取电路的正、负输入端相连;每个电池的正、负极通过一个电池可控双联开关的一对常开触点组分别串接一个二极管后与所述电压获取电路的正、负输入端相连。该检测电路提高了检测的准确率,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专利说明】多路铅酸电池内化成快速在线检测电路
本专利技术涉及到一种铅酸蓄电池内化成充电过程中与充电机组合使用的电池检测电路。
技术介绍
从环保的角度考虑,国家工信部出台的规定逐步取消铅酸蓄电池生产的外化成工艺,采用内化成工艺。内化成工艺流程为:将20只12V电池串接起来为I路(通常一台充电机充6?12路)进行内化成充电,对于电池好坏的检测有两种传统方式:1、在线深放电检测:在化成充电后期将电池深放电至电池终止电压值时采用人工检测其电压值来判断其电池的好坏,此方法要在短时间内来完成120?240个电池比较麻烦,再加人工在线检测电池对人身安全无保障;为检测电池好坏而深放电白白浪费了电能;2、后静态检测:在内化成充电结束后对每个电池进行I?2C瞬间大电流检测其电池好坏,此方法耗费人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提高检测的准确率、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的多路铅酸电池内化成快速在线检测电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多路铅酸电池内化成快速在线检测电路,包括电压获取电路、检测主控单元、可控瞬间放电电路、与电池数量相同的电池可控双联开关、与电池组数相同的组别可控双联开关、以及驱动所有组别可控双联开关的组别开关驱动单元和驱动所有电池可控双联开关的电池开关驱动单元,所述的可控放电电路、电压获取电路、组别开关驱动单元以及电池开关驱动单元各自的控制端与检测主控单元相连;每个电池组的正、负极通过一个组别可控双联开关的一对常开触点组分别与所述电压获取电路的正、负输入端相连,每个电池的正、负极通过一个电池可控双联开关的一对常开触点组分别与一个正向二极管的正向端和一个反向二极管的反向端串联,该正向二极管的反向端和反向二极管的正向端分别与电压获取电路的正、负输入端相连。 所述的可控放电电路通过放电驱动单元与检测主控单元相连。 所述的可控放电电路包括:串接在一起的放电电阻和放电控制三极管。 所述的电压获取电路为一个由两个分压电阻构成的分压电路,两个分压电阻的连接点为电压获取电路的输出端。 所述的检测主控单元连接有存储单元和显示单元。 所述的检测主控单元为微处理器。 所述的组别可控双联开关和电池可控双联开关分别对应于至少设置有一对常开触点组或一对常闭触点组的继电器的一对常开触点组或一对常闭触点组。 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与充电机组合使用,通过电压获取电路、检测主控单元、与电池的数量相同的电池可控双联开关、驱动电池可控双联开关的电池开关驱动单元之间的相互配合,实现了检测的自动化,可对电池组中的所有电池逐个在线快速检测,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由于还设置了与并联组数的数量相同的组别可控双联开关、驱动组别可控双联开关的组别开关驱动单元和可控放电电路,通过大电流的放电,测得电池两端的电压波形,从而可以准确地判定相应电池是否合格(是否达到检测标准)。除此之外,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电压获取电、放电电路以及组别可控双联开关和电池可控双联开关的结构都比较简单,从而可以大大降低整个检测电路的制造成本。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原理结构示意图。 图2是铅酸蓄电池放电时的电压波形。 图1至图2中:1、显示单元,2、存储单元,3、微处理器,4、组别开关驱动单元,5、电池开关驱动单元,6、放电驱动单元,7、电压获取电路,8、可控放电电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两个电池组每组6个相串联共12个铅酸蓄电池为例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案: 如图1所示,一种多路铅酸电池内化成快速在线检测电路,包括:电压获取电路7、作为检测主控单元的微处理器3、可控放电电路8、与构成第一电池组的六个串联在一起的电池Bll?B16和构成第二电池组的六个串联在一起的电池B21?B26共十二个电池相对应的十二个电池可控双联开关、两个组别可控双联开关以及驱动所有组别可控双联开关的组别开关驱动单元4和驱动所有电池可控双联开关的电池开关驱动单元5,十二个继电器Jll?J16、J21?J26的十二对常开触点组分别作为十二个电池可控双联开关,两个继电器JFl和JF2的两对常开触点组分别作为两个组别可控双联开关,所述的电压获取电路7为由两个分压电阻R2和R3构成的分压电路,分压电阻R2和R3的连接点为电压获取电路7的输出端;所述的可控放电电路8包括:串接在一起的放电电阻Rl和放电控制三极管Ql ;可控放电电路8、电压获取电路7、组别开关驱动单元4和电池开关驱动单元5各自的控制端与微处理器3的I/O端口的相应引脚相连;第一电池组的正极通过继电器JFl的一个常开触点组、第二电池组的正极通过继电器JF2的一个常开触点组与所述可控放电电路8的正输入端即放电电阻Rl的电源端相连,第一电池组的负极通过继电器JFl的另一个常开触点组、第二电池组的负极通过继电器JF2的另一个常开触点组与所述可控放电电路8的负输入端即放电控制三极管Ql的发射极相连;以电池Bll为例,电池Bll的正极通过继电器Jll的一个常开触点组与一个正向二极管的正向端串联,该正向二极管的反向端与电压获取电路7的正输入端即分压电阻R2的电源端相连,电池Bll的负极通过继电器Jll的另一个常开触点组与一个反向二极管的反向端串联,该反向二极管的正向端与电压获取电路7的负输入端即分压电阻R3的接地端相连;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可控放电电路8与微处理器3之间还设置有放电驱动单元6 ;所述的微处理器3还连接有存储单元2和显示单元I。 本专利技术通过在多路内化成电池化成充电中后期或化成充电结束时,暂停或停止充电,对多路串联电池组逐路进行瞬间(通常为5?1ms)大电流(通常为I?2C)放电,由微处理器逐个检测、换算电池电压、电池内阻、电池容量和故障电池,并保存显示数据。其具体工作过程为:微处理器3通过组别开关驱动单元4和电池开关驱动单元5来控制相应继电器的通断,接通相应的电池组与可控放电电路8之间的回路、接通该电池组中相应电池与电压获取电路7之间的回路,然后,微处理器3启动放电驱动单元6,开通可控放电电路8,使得相应电池组对可控放电电路8进行I?2倍于该电池的标称电流值进行大电流放电,将电压获取电路7输出端的电压波形根据分压电阻R2和R3的阻值进行换算,得到该电池两端的电压波形一参见图2所示,从而得到该电池的位于电压检测区(过了电压的下降沿,达到稳定后的一段区域,下降沿的时间通常控制在4毫秒以内,总的放电时间控制在5?10毫秒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多路铅酸电池内化成快速在线检测电路,包括:电压获取电路,其特征在于,该检测电路还包括:检测主控单元、可控放电电路、与电池数量相同的电池可控双联开关、与电池组数相同的组别可控双联开关、以及驱动所有组别可控双联开关的组别开关驱动单元和驱动所有电池可控双联开关的电池开关驱动单元,可控放电电路、电压获取电路、组别开关驱动单元和电池开关驱动单元各自的控制端与检测主控单元相连;每个电池组的正、负极通过一个组别可控双联开关的一对常开触点组分别与所述电压获取电路的正、负输入端相连,每个电池的正、负极通过一个电池可控双联开关的一对常开触点组分别与一个正向二极管的正向端和一个反向二极管的反向端串联,该正向二极管的反向端和反向二极管的正向端分别与电压获取电路的正、负输入端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建良
申请(专利权)人:张家港市奥神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