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频装置(22)的冷却结构为对车轮驱动用的电动机(6)进行控制的变频装置(22)的冷却结构。变频装置(22)包括:电源电路部(28),该电源电路部(28)具有将电池(19)的直流电转换为电动机(6)的驱动用的交流电的变频器(31);变频器外壳(39),该变频器外壳(39)覆盖该电源电路部(28)。在变频器外壳(39)的外面部上设置有散热片,在变频器外壳(39)的内部或外面部设置有冷却媒体流过的冷却流路,在上述变频器外壳(39)中设置有泵(43),该泵(39)使冷却流路中的冷却媒体循环。通过像这样构成,可减小冷却变频器(31)的流路阻力,谋求泵(43)的小型化等效果,另外可对变频器(31)的发热量进行适当的冷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专利摘要】变频装置(22)的冷却结构为对车轮驱动用的电动机(6)进行控制的变频装置(22)的冷却结构。变频装置(22)包括:电源电路部(28),该电源电路部(28)具有将电池(19)的直流电转换为电动机(6)的驱动用的交流电的变频器(31);变频器外壳(39),该变频器外壳(39)覆盖该电源电路部(28)。在变频器外壳(39)的外面部上设置有散热片,在变频器外壳(39)的内部或外面部设置有冷却媒体流过的冷却流路,在上述变频器外壳(39)中设置有泵(43),该泵(39)使冷却流路中的冷却媒体循环。通过像这样构成,可减小冷却变频器(31)的流路阻力,谋求泵(43)的小型化等效果,另外可对变频器(31)的发热量进行适当的冷却。【专利说明】变频装置的冷却结构相关申请本专利技术要求申请日为2012年4月10日、申请号为JP特愿2012— 088900号申请的优先权,通过参照其整体,将其作为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内容而进行引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装载于比如电动汽车等上的变频装置的冷却结构。
技术介绍
在普通的内燃机的汽车中,在设置于车身的前部的引擎室内部设置有散热器,该散热器对内燃机进行冷却。在电动汽车的场合,虽不存在内燃机,但是由于驱动车身的电动机用的变频器发热,故必须要求对变频器进行冷却。在过去,人们提出有:比如下述的技术(专利文献I),在该技术中,通过与流过内部冷却器的增压空气的热交换进行变频器的放热;像图16的示意图所示的那样,将通过变频器70而加热的媒体经由管通路71送给散热器72,将通过该散热器72而进行热交换的冷却媒体通过泵73送给变频器70,对其进行冷却。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I JP特开2010—184633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 在已有技术中,在从机罩内的散热器72到底盘上的变频器70的距离长的场合,管通路71长,流路阻力变大,由此循环用的泵73的负荷大。由此,难以使泵73小型化。另外,变频器70的发热量少于内燃机,故如果米用装载于相同规格车辆上的散热器72,则相对变频器70的发热量,其容量大,超出规格。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变频装置的冷却结构,其减小冷却变频器的流路阻力,谋求泵的小型化,另外可对变频器的发热量进行适合的冷却。 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 本专利技术的变频装置的冷却结构为对车轮驱动用的电动机进行控制的变频装置的冷却结构,上述变频装置包括:电源电路部,该电源电路部具有将电池的直流电转换为上述电动机的驱动用的交流电的变频器;变频器外壳,该变频器外壳覆盖该电源电路部,在上述变频器外壳的外面部设置有散热片,在上述变频器外壳的内部或上述外面部设置有冷却媒体流过的冷却流路,并且在上述变频器外壳中设置有泵,该泵使该冷却流路中的冷却媒体循环。 按照该方案,电源电路部的变频器将电池的直流电转换为电动机的驱动用的交流电。此时,变频器会发热,但是通过使冷却媒体在设置于变频器外壳内部或上述外面部的冷却流路中流动,可对应于该变频器的发热量适当地对变频器进行冷却。另外,可从增加变频器外壳的外面部的传热面积的散热片而进行放热。由于将使冷却流路中的冷却媒体循环的泵设置于变频器外壳中,故与已有技术相比较,可谋求管线路的缩短,可减小流路阻力。于是,由于可谋求泵的小型化,并且还可废弃已有的散热器,故可谋求车辆整体的重量的减轻。可通过谋求车辆的整体的重量的减轻,提高单位耗电量所行使的公里数。 也可设置有检测上述变频器的温度的变频器温度检测机构,并且设置有泵控制机构,在通过该变频器温度检测机构而检测出的温度超过设定值时,该泵控制机构按照驱动上述泵以使冷却媒体循环的方式进行控制。上述“设定值”通过变频器外壳中的冷却流路所保有的冷却媒体的容量的平衡而设定。按照该方案,不在平时驱动泵,可通过在变频器的温度超过设定值时驱动泵,使冷却媒体循环,比如将变频器的各驱动元件维持在动作保证温度以下。另外,可减轻电池的负荷。 也可设置泵控制机构,在车辆的速度为设定的速度以下时,该泵控制机构按照驱动上述泵以使冷却媒体循环的方式进行控制。比如,在车辆大于已确定的速度的场合,通过借助行驶风力对变频器外壳的散热片进行空气冷却,以冷却变频器。在车辆的速度在已确定的速度以下,比如车辆在慢行道路等上行驶时,由于通过行驶风力而对上述散热片进行空气冷却的效果低,故泵控制机构驱动泵,强制地使冷却媒体循环。由此,可不依赖于车速,更加确实地对变频器进行冷却。上述泵也可在车辆停止后,不依赖于此时的变频器温度,按照一定时间而驱动。由于在车辆停止后,不通过行驶风力而对散热片进行空气冷却,故不依赖于变频器温度,而按照一定时间驱动,强制地使冷却媒体循环。由此,可确实地对变频器进行冷却。 还可在上述变频器外壳内的设置有上述散热片的附近部,设置有贮存冷却水的冷却水容器。在该场合,如果对散热片进行冷却,则还以良好的效率对冷却水容器进行冷却。由于冷却水容器设置于变频器外壳的内部,故与将冷却水容器设置于变频器外壳的外部、通过管而连接的场合相比较,可缩短管线路,可减小流路阻力。于是,可谋求泵的小型化,由此,谋求车辆整体的重量的减轻。还可在上述变频器外壳中设置搅拌机,该搅拌机对上述冷却水容器内的冷却水进行搅拌。通过驱动搅拌机,对冷却水容器内的冷却水进行搅拌,可没有遗漏地进行冷却。由此,可没有遗漏地对变频器整体进行冷却。 还可在设置有车底防护罩的车身中,在该车身和上述车底防护罩之间,以露出的方式设置上述散热片。在该场合,在车辆的运转时,从车身和上述车底防护罩之间侵入行驶风力,有效地对所露出的散热片进行冷却。上述散热片还可相对车辆行进方向,平行地设置。在该场合,从车身和上述车底防护罩之间而侵入的行驶风力不会沿散热片而在车辆行进方向中途而滞留等的情况下,顺利地流动,另外也不形成空间阻力。上述变频器包括驱动元件,该驱动元件也可固定于上述露出的散热片的内侧。从车身和上述车底防护罩之间,行驶风力侵入、对所露出的散热片进行冷却,并且有效地对该散热片的内侧的驱动元件进行冷却。 也可在设置有车底防护罩的车身中,设置于上述变频器外壳的外面部上的冷却流路按照在该车身和上述车底防护罩之间露出的方式设置。在该场合,在车辆的运转时,从车身和上述车底防护罩之间,行驶风力侵入,可有效地对所露出的冷却流路进行冷却。也可在上述车底防护罩中设置有将空气通入到上述车身和上述车底防护罩之间的孔。可在车辆的运转时,从上述孔,将空气通入到车身和上述车底防护罩之间,对变频器进行空气冷却。也可在上述车底防护罩的孔中设置有去除异物的过滤器。在该场合,可防止从上述孔与空气一起地,飞进物等的异物以所不希望的方式侵入车身和上述车底防护罩之间的情况。 权利要求书和/或说明书和/或附图中公开的至少两个结构中的任意组合均包含在本专利技术中。特别是,权利要求书中的各项权利要求的两个以上的任意组合也包含在本专利技术中。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根据参照附图的下面的优选的实施形式的说明,会更清楚地理解本专利技术。但是,实施形式和附图只是用于单纯的图示和说明,不应用于确定本专利技术的范围。本专利技术的范围由权利要求书而确定。在附图中,多个附图中的同一部件标号表不同一或相应部分。 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变频装置的冷却结构,该变频装置对车轮驱动用的电动机进行控制,上述变频装置包括:电源电路部,该电源电路部具有将电池的直流电转换为上述电动机的驱动用的交流电的变频器;变频器外壳,该变频器外壳覆盖该电源电路部,在上述变频器外壳的外面部设置有散热片,在上述变频器外壳的内部或上述外面部设置有冷却媒体流过的冷却流路,并且在上述变频器外壳中设置有泵,该泵使该冷却流路中的冷却媒体循环。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铃木稔,山本哲也,冈田浩一,
申请(专利权)人:NTN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