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丝素-聚氨酯复合整理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0805818 阅读: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2-24 12: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丝素-聚氨酯复合整理剂,以重量份计,包括以下组分:丝素整理液5~10份,水性聚氨酯7~15份,催化剂1~3份,柔软剂2~5份,渗透剂2~5份,交联剂1~5份。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该整理剂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制备的整理剂可以提高蚕丝织物的折皱回复角,使蚕丝织物保持平整,还能赋予蚕丝织物柔软的手感和良好的光泽,具有天然真丝的吸水、吸湿、放湿性以及优良的手感。而且,该整理剂无毒,对人体无害,有利于环境保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丝素-聚氨酯复合整理剂,以重量份计,包括以下组分:丝素整理液5~10份,水性聚氨酯7~15份,催化剂1~3份,柔软剂2~5份,渗透剂2~5份,交联剂1~5份。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该整理剂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制备的整理剂可以提高蚕丝织物的折皱回复角,使蚕丝织物保持平整,还能赋予蚕丝织物柔软的手感和良好的光泽,具有天然真丝的吸水、吸湿、放湿性以及优良的手感。而且,该整理剂无毒,对人体无害,有利于环境保护。【专利说明】
: 本专利技术涉及蚕丝改性
,具体地说涉及。
技术介绍
: 蚕丝是天然的蛋白质纤维,由它制成的丝绸产品,长期以来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蚕丝织物具有很多优良的性能,穿着舒适,但其弹性较差,在穿着和洗涤过程中容易起皱,需要经常熨烫或进行免烫整理。 目前,工业上应用较多的免烫整理剂是一些含有N-羟甲基酰胺类化合物及其改性产物,如二羟甲基二羟基乙烯脲(2D)树脂及醚化2D树脂。这类整理剂整理过的蚕丝织物,在穿着和服用的过程中很容易释放致癌性物质甲醛,造成环境污染及人体危害,同时也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我国纺织品在国际市场竞争力,必须开发纺织品无甲醛耐久免烫整理齐U,如环氧树脂、双羟乙基砜、多元羧酸以及水溶性聚氨酯等,经它们整理过的织物免烫性能都有明显的改善,但是还存在着一定的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丝素-聚氨酯复合整理剂。该整理剂可以提高蚕丝织物的折皱回复角,使蚕丝织物保持平整,还能赋予蚕丝织物柔软的手感和良好的光泽,具有天然真丝的吸水、吸湿、放湿性以及优良的手感。而且,该整理剂无毒,对人体无害,有利于环境保护。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丝素-聚氨酯复合整理剂,以重量份计包括以下组分: 丝素整理液5?10份; 水性聚氨酯7?15份; 催化剂I?3份; 柔软剂2?5份; 渗透剂2?5份, 交联剂I?5份。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一种丝素-聚氨酯复合整理剂,以重量份计包括以下组分: 丝素整理液5份; 水性聚氨酯7份; 催化剂2份; 柔软剂3份; 渗透剂2份; 交联剂I份。 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丝素-聚氨酯复合整理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I)配制浓度为I?3g/L的碳酸钠溶液; (2)将清洗后的蚕丝织物浸扎在配好的碳酸钠溶液中,二浸二轧,浴比为1:30?60,轧余率为70%?80% ; (3)将蚕丝织物取出,用冷水洗涤2?3次,60?80°C烘干,待用; (4)配制浓度为2?5g/L的氯化钙溶液,并加入无水乙醇,将脱胶后的蚕丝织物浸泡在氯化钙和乙醇的混合水溶液中,70?80°C下堆置2?5h ; (5)将步骤4中的物质转移至纤维渗透膜中,用去离子水透析2?3天,除去Ca2+、Cl—以及一些不溶杂质,得到丝素整理液; (6)将丝素整理液与水性聚氨酯、催化剂、交联剂、柔软剂以及渗透剂混合,超声搅拌60?90min,得到丝素-聚氨酯复合整理剂。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步骤(I)中的碳酸钠溶液的浓度为3g/L。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步骤(2)中的的浴比为1:40。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步骤(6)中所述的催化剂为聚酯催化剂PC-9800。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步骤(6)中所述的交联剂为N-羟甲基丙烯酰胺。 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丝素与蚕丝织物的结构完全相同,都是由天然蛋白质分子所组成,丝素水溶液的分子结构中含有一定量的游离的-NH2、-OH、-COOH等活性基团,对蚕丝织物有强烈的吸附作用,并能与蚕丝织物大分子上的活性基团形成氢键、盐键、酯键、范德华力等结合。当丝素溶液和水性聚氨酯整理剂混合整理时,它能在蚕丝和整理剂之间形成一定的交联,或者在蚕丝表面形成一层薄膜,或沉淀在蚕丝的无定形区,能有效的提高折皱回复性能,同时保持蚕丝良好的吸湿透气性能。而且,该整理剂稳定性好,高温下不易分解,也无甲醛的释放,无毒,对人体无害,有利于环境保护。 【具体实施方式】 : 为了加深对本专利技术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定。 实施例1 一种丝素-聚氨酯复合整理剂,以重量份计,包括以下组分: 丝素整理液5份; 水性聚氨酯7份; 催化剂I份; 柔软剂2份; 渗透剂2份; 交联剂I份。 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I)配制浓度为lg/L的碳酸钠溶液; (2)将清洗后的蚕丝织物浸扎在配好的碳酸钠溶液中,二浸二扎,浴比为1: 30,轧余率为70% ; (3)将蚕丝织物取出,用冷水洗涤2次,60 V烘干,待用; (4)配制浓度为2g/L的氯化钙溶液,并加入无水乙醇,将脱胶后的蚕丝织物浸泡在氯化钙和乙醇的混合水溶液中,70°C下堆置2h ; (5)将步骤4中的物质转移至纤维渗透膜中,用去离子水透析2天,除去Ca2+、Cl—以及一些不溶杂质,得到丝素整理液; (6)将丝素整理液与水性聚氨酯、催化剂、交联剂、柔软剂以及渗透剂混合,超声搅拌60min,得到丝素-聚氨酯复合整理剂。 实施例2 一种丝素-聚氨酯复合整理剂,以重量份计,包括以下组分: 丝素整理液10份; 水性聚氨酯15份; 催化剂3份; 柔软剂5份; 渗透剂5份; 交联剂5份。 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I)配制浓度为3g/L的碳酸钠溶液; (2)将清洗后的蚕丝织物浸扎在配好的碳酸钠溶液中,二浸二扎,浴比为1:60,轧余率为80% ; (3)将蚕丝织物取出,用冷水洗涤3次,80 V烘干,待用; (4)配制浓度为5g/L的氯化钙溶液,并加入无水乙醇,将脱胶后的蚕丝织物浸泡在氯化钙和乙醇的混合水溶液中,80°C下堆置5h ; (5)将步骤4中的物质转移至纤维渗透膜中,用去离子水透析3天,除去Ca2+、Cr以及一些不溶杂质,得到丝素整理液; (6)将丝素整理液与水性聚氨酯、催化剂、交联剂、柔软剂以及渗透剂混合,超声搅拌90min,得到丝素-聚氨酯复合整理剂。 实施例3 一种丝素-聚氨酯复合整理剂,以重量份计,包括以下组分: 丝素整理液7份; 水性聚氨酯10份; 催化剂2份; 柔软剂3份; 渗透剂3份; 交联剂2份。 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I)配制浓度为2g/L的碳酸钠溶液; (2)将清洗后的蚕丝织物浸扎在配好的碳酸钠溶液中,二浸二扎,浴比为1:40,轧余率为75% ; (3)将蚕丝织物取出,用冷水洗涤2次,70 V烘干,待用; (4)配制浓度为3g/L的氯化钙溶液,并加入无水乙醇,将脱胶后的蚕丝织物浸泡在氯化钙和乙醇的混合水溶液中,75°C下堆置3h ; (5)将步骤4中的物质转移至纤维渗透膜中,用去离子水透析2天,除去Ca2+、Cr以及一些不溶杂质,得到丝素整理液; (6)将丝素整理液与水性聚氨酯、催化剂、交联剂、柔软剂以及渗透剂混合,超声搅拌70min,得到丝素-聚氨酯复合整理剂。 实施例4 —种丝素-聚氨酯复合整理剂,以重量份计,包括以下组分: 丝素整理液8份; 水性聚氨酯13份; 催化剂2份; 柔软剂4份; 渗透剂4份;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丝素‑聚氨酯复合整理剂,其特征在于,以重量份计包括以下组分:丝素整理液5~10份;水性聚氨酯7~15份;催化剂1~3份;柔软剂2~5份;渗透剂2~5份,交联剂1~5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继东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印丝特纺织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