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太阳能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801162 阅读:1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2-20 13: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太阳能电池,所述新型太阳能电池成三明治结构,包括光阳极,所述光阳极上制备有多孔纳米二氧化钛膜,所述多孔纳米二氧化钛膜上吸附光敏化染料,所述多孔纳米二氧化钛膜被中空密封膜包围,所述中空密封膜中注入有电解液,所述中空密封膜上方为对电极,所述对电极通过中空密封膜与光阳极密封连接,所述对电极上设置有电解液注入孔,所示电解液注入孔上设置有密封膜、密封玻璃。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廉,有利于太阳能电池的推广、利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新型太阳能电池,所述新型太阳能电池成三明治结构,包括光阳极,所述光阳极上制备有多孔纳米二氧化钛膜,所述多孔纳米二氧化钛膜上吸附光敏化染料,所述多孔纳米二氧化钛膜被中空密封膜包围,所述中空密封膜中注入有电解液,所述中空密封膜上方为对电极,所述对电极通过中空密封膜与光阳极密封连接,所述对电极上设置有电解液注入孔,所示电解液注入孔上设置有密封膜、密封玻璃。本技术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廉,有利于太阳能电池的推广、利用。【专利说明】—种新型太阳能电池
本技术涉及太阳能电池,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太阳能电池。
技术介绍
20世纪以来,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与人口的急剧增长,能源、人口、环境等日益成为未来50年人类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目前,能源消耗主要来自于化石燃料,由于化石燃料储量有限以及所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人们开始把目光投向可再生能源。在诸如风能、生物能、潮汐能、水力电气和地热等环境友好、可再生的能源中,太阳能是未来最有希望的能源之一。将太阳能直接转换为电能和热能造福于人类一直是科学家的追求目标。 因而自从1954年第一块单晶硅太阳能电池问世以来,人们就对利用半导体太阳能电池解决将来由于矿物燃料枯竭而引起的能源危机寄予了很大希望。半导体太阳能电池原料成本高,生产工艺复杂,而且材料本身不利于降低成本,这限制了它的民用化。要使其被普遍应用,就必须提高电池的转换效率,减少制造费用,降低单位发电成本。为此,人们一直在从材料、结构、工艺、电池薄膜化等方面对太阳能电池进行探所。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有利于大面积工业化生产的新型太阳能电池。 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新型太阳能电池,所述新型太阳能电池成三明治结构,包括光阳极,所述光阳极上制备有多孔纳米二氧化钛膜,所述多孔纳米二氧化钛膜上吸附光敏化染料,所述多孔纳米二氧化钛膜被中空密封膜包围,所述中空密封膜中注入有电解液,所述中空密封膜上方为对电极,所述对电极通过中空密封膜与光阳极密封连接,所述对电极上设置有电解液注入孔,所述电解液注入孔用于电解液的注入,所示电解液注入孔上设置有密封膜、密封玻璃,所述密封膜、密封玻璃用于电池的完全封装。 太阳光通过所述光阳极多孔纳米二氧化钛膜被染料吸收,所述染料被激发发生电子与空穴分离,所述电子通过多孔纳米二氧化钛膜进入外电路,产生电流,最后到达对电极被还原,所述被激发染料被电解液还原,完成一次循环,并产生电能。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多孔纳米二氧化钛膜厚度为8_20nm,所述多孔纳米二氧化钛膜厚度太薄不利于染料的吸附,太厚会增加电子的复合率,根据实际实验结果显示所述厚度8-20nm为本技术较佳数值,但不局限于此。 进一步,所述中空密封膜厚度为40-60 μ m,所述中空密封膜太厚不利于电池的封装,太薄不利于电解液的注入和光阳极与对电极的隔离,因此,根据实验结果本技术所选厚度为40-60 μ m,但不局限于此。 进一步,所述对电极上设置有硫化亚铜还原层,用于电子与空穴的还原。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有利于大面积工业化生产。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一种新型太阳能电池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光阳极,2、多孔纳米二氧化钛膜,3、染料,4、电解液,5、对电极,6、密封膜,7、密封玻璃,8,电解液注入孔,9、中空密封膜,10、硫化亚铜还原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 如图1所示,一种新型太阳能电池,所述新型太阳能电池成三明治结构,包括光阳极1,所述光阳极I上制备有多孔纳米二氧化钛膜2,所述多孔纳米二氧化钛膜2上吸附光敏化染料3,所述多孔纳米二氧化钛膜2被中空密封膜9包围,所述中空密封膜9中注入有电解液4,所述中空密封膜9上方为对电极,所述对电极5通过中空密封膜9与光阳极I密封连接,所述对电极上5设置有电解液注入孔8,所述电解液注入孔8用于电解液4的注入,所不电解液注入孔8上设置有密封膜6、密封玻璃7,所述密封膜6、密封玻璃7用于电池的完全封装。 太阳光通过所述光阳极I多孔纳米二氧化钛膜2被染料3吸收,所述染料3被激发发生电子与空穴分离,所述电子通过多孔纳米二氧化钛膜2进入外电路,产生电流,最后到达对电极5被还原,所述被激发染料3被电解液4还原,完成一次循环,并产生电能。 所述多孔纳米二氧化钛膜2厚度为8_20nm,所述多孔纳米二氧化钛膜2厚度太薄不利于染料3的吸附,太厚会增加电子的复合率,根据实际实验结果显示所述厚度8-20nm为本技术较佳数值,但不局限于此;所述中空密封膜9厚度为40-60 μ m,所述中空密封膜9太厚不利于电池的封装,太薄不利于电解液4的注入和光阳极I与对电极5的隔离,因此,根据实验结果本技术所选厚度为40-60 μ m,但不局限于此;所述对电极5上设置有硫化亚铜还原层10,用于电子与空穴的还原。 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新型太阳能电池成三明治结构,包括光阳极,所述光阳极上制备有多孔纳米二氧化钛膜,所述多孔纳米二氧化钛膜上吸附光敏化染料,所述多孔纳米二氧化钛膜被中空密封膜包围,所述中空密封膜中注入有电解液,所述中空密封膜上方为对电极,所述对电极通过中空密封膜与光阳极密封连接,所述对电极上设置有电解液注入孔,所示电解液注入孔上设置有密封膜、密封玻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新型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纳米二氧化钛膜厚度为8-20n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新型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密封膜厚度为40-60 μ mD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新型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对电极上设置有硫化亚铜还原层。【文档编号】H01G9/20GK204029612SQ201420478055【公开日】2014年12月17日 申请日期:2014年8月22日 优先权日:2014年8月22日 【专利技术者】夏洪贵, 赵国选 申请人:重庆市佳新美科技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新型太阳能电池成三明治结构,包括光阳极,所述光阳极上制备有多孔纳米二氧化钛膜,所述多孔纳米二氧化钛膜上吸附光敏化染料,所述多孔纳米二氧化钛膜被中空密封膜包围,所述中空密封膜中注入有电解液,所述中空密封膜上方为对电极,所述对电极通过中空密封膜与光阳极密封连接,所述对电极上设置有电解液注入孔,所示电解液注入孔上设置有密封膜、密封玻璃。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洪贵赵国选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市佳新美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8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