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士昱专利>正文

兼具干或湿两用的气体吸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798999 阅读: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2-20 01: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关于一种兼具干或湿两用的气体吸附装置,主要包括一管件体及组设于管件体两端供气体进出的上、下连结件,其中该管件体内排列有隔板,且于隔板上可对应涂布化学物质,以进行干式程序的气体吸附处理;或在管件体上端管壁对应两相邻隔板间设有入水孔,以对应喷洒导出液体于隔板的上,使其隔板表面流布有一层液体膜,而能对应进行吸附水溶性气体的湿式程序;由此,让该装置可依欲处理气体的性质而选择干或湿的处理方式,达到兼具两用的优点与功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有关于一种兼具干或湿两用的气体吸附装置,主要包括一管件体及组设于管件体两端供气体进出的上、下连结件,其中该管件体内排列有隔板,且于隔板上可对应涂布化学物质,以进行干式程序的气体吸附处理;或在管件体上端管壁对应两相邻隔板间设有入水孔,以对应喷洒导出液体于隔板的上,使其隔板表面流布有一层液体膜,而能对应进行吸附水溶性气体的湿式程序;由此,让该装置可依欲处理气体的性质而选择干或湿的处理方式,达到兼具两用的优点与功效。【专利说明】兼具干或湿两用的气体吸附装置
本技术有关于一种兼具干或湿两用的气体吸附装置,尤指一种可依所欲监测的气体的性质,而选择处理方式的气体吸附装置,其主要可在该吸附装置内部设置隔板,且在该隔板上,依不同需求涂布化学物质或形成液体膜来进行气体中和、吸附处理,以达到兼具干或湿式两用功效。
技术介绍
一般室外与室内监测悬浮微粒质量与化学物种浓度采样皆会受到水溶性气体(如:N02、SO2, NH3> HNO2, HNO3与H2SO4等)与挥发性有机气体的干扰,若要区分气体与悬浮微粒的浓度,则需要通过气、固体分离装置先吸附水溶性气体与挥发性有机气体,再进行后端悬浮微粒的采样分析。 于现有技术的干式气体吸附装置,可为同心圆或是蜂巢状玻璃套管的型式,该玻璃套管内界定有一容置空间可供气流通过,在该容置空间内与气体接触的玻璃套管表面涂层气体的吸附剂。使用时将气流通入玻璃套管内的容置空间,气体分子因扩散作用被涂层于玻璃表面的吸附剂所吸附,残留于气流中的悬浮微粒因惯性作用而顺着直线气流离开玻璃套管的容置空间,其后可连接悬浮微粒的收集分析设备。 上述干式气体吸附装置于使用时须确保吸附剂的吸附效能未达饱和,若吸附效能达到饱和,则须重新将吸附剂涂层于玻璃表面。但实际在使用时,吸附剂的饱和时间往往无法预测,若吸附剂已达到饱和状态却没有更换,将会干扰后端连接的悬浮微粒样本,使分析产生误差。 然而,目前已有业者直接针对干式气体去除装置进行结构改良,请参考中国台湾专利公报证书号第1327641号,此件专利所述结构为一平板式湿式分离器,其是由两片平行配置的平板所组成,每一平板在上方和下方分别具有一小水槽作为吸收液的溢流槽和吸收液的集水槽,两片平板之间则形成一气体通道,该两片平板为具有亲水表面的玻璃平板,其中该两片平板经过T12涂覆及UV照射处理,使T12涂覆层产生光触媒作用而增加亲水性;且该案主要目的为藉由两平板玻璃覆膜的亲水平面结合溢流槽的湿式亲水吸附设计,进行酸性或水溶性气体的吸收液采样,虽亦可使用于水溶性气体去除,然而进行空气微粒采样检验时,其设计结构的限制使可导入采样气体流量偏低,无法符合国际间与国内对于连续性空气微粒采样的气体流量规范(如:Federal Reference Method、FederalEquivalent Method与NIEA A205.1lC等)。当气体自圆形管线进入两片玻璃平板间的方形通道亦未符合层流的气流场设计,易使采样气流于通道内产生紊流,不仅会影响气体的吸附效率,亦不利于微粒收集采样。此外,气流导入设计为自下进入而由上方排出,该导流结构没有顺应重力(由上而下)的配置设计,当吸湿性微粒在高湿环境而潮解成长,微粒重量与体积将大幅增加,自下而上的采样气流将使得微粒采样效率的损失。而上述的结构虽能藉由两片亲水表面玻璃平板来吸附水溶性气体,但玻璃表面需要经过T12涂覆及UV照射处理,使T12涂覆层产生光触媒作用而增加亲水性,不只增加制作成本且结构也较为复杂。 因此,本技术的专利技术人也针对上述缺失而于较早时研发出中国台湾公告第M426027号的一种气体去除装置,包括:一柱体,其内界定一容置空间,该柱体两端分别界定一与该容置空间相通的进气孔及排气孔,且该柱体内壁且邻近该排气孔处设有数个集水槽,而该柱体至少一侧壁形成至少一与各该集水槽相对应的孔洞;复数隔板,各该隔板收容该容置空间内、并与各该集水槽相结合,且各该隔板上形成有多个凹孔;及一管件,该管件设置于各该隔板及该排气孔之间,且该管件于邻近各该隔板一端朝另一端延伸渐缩。 而上述本技术的专利技术人所研发的技术,其诸等结构的使用范围局限在:(I)仅可用于湿式气体吸附程序;(2)该柱体内的容置空间缺乏气流导引设计,临近侧壁的隔板表面无气流通过,而流经此一区块的吸附液体无法达到吸附气体的目的,导致吸附液中样本浓度的稀释,后续检测分析需配置侦测极限更低的高阶仪器;(3)吸附隔板为金属材质,液体冲洗下有微量物质溶出,长时间使用导致管线中过滤装置需提早更换。 缘是,本技术的专利技术人有鉴于此,秉持多年该相关行业的丰富设计开发及实际制作经验,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再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兼具干或湿两用的气体吸附装置,以期达到更佳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兼具干或湿两用的气体吸附装置的主要目的系在改善目前设备无法两用的缺失,是通过在隔板上涂布化学物质或形成液体膜来进行气体吸附或去除处理,可依气体性质而选择处理方式的气体去除装置,达到兼具干或湿两用功效为目的者。 本技术兼具干或湿两用的气体吸附装置的目的与功效是由以下的技术所实现: 本技术提供一种兼具干或湿两用的气体吸附装置,其包含有: 一管件体,其内部具有流通空间,流通空间两端形成上端口及下端口,且在流通空间的管壁设有至少一道导槽,导槽间设有贯穿管壁内外的入水孔; 至少一片隔板,嵌入相对应的导槽内,而位于管件体流通空间内,该隔板表面涂布有化学物质; 一上连结件,对应组设于管件体的上端口处,以对应供导入欲处理气体; 一下连结件,对应组设于管件体的下端口处,以对应供导出欲处理气体。 本技术还提供一种兼具干或湿两用的气体吸附装置,其包含有: 一管件体,其内部具有流通空间,流通空间两端形成上端口及下端口,且在流通空间的管壁设有至少一道导槽,导槽间设有贯穿管壁内外的入水孔; 至少一片隔板,嵌入相对应的导槽内,而位于管件体流通空间内,该隔板表面经入水孔导入液体形成液体膜; 一上连结件,对应组设于管件体的上端口处,以对应供导入欲处理气体; 一下连结件,对应组设于管件体的下端口处,以对应供导出欲处理气体, 而于下连结件内环设有一能够收集隔板流下的液体的集水槽。 所述的兼具干或湿两用的气体吸附装置,其中,所述液体为水。 所述的兼具干或湿两用的气体吸附装置,其中,所述化学物质为碱性物质。 所述的兼具干或湿两用的气体吸附装置,其中,所述化学物质为酸性物质。 所述的兼具干或湿两用的气体吸附装置,其中,所述隔板为玻璃隔板。 于该隔板上可对应涂布化学物质,以进行干式程序的气体吸附处理;更可在管件体上端管壁对应两相邻隔板间设具入水孔,以对应喷洒导出液体于该隔板上,使该多片隔板表面流布有一层液体膜,而能对应进行吸附水溶性气体的湿式程序;由此,让该装置可依欲处理气体的性质而选择干或湿式吸附程序,达到兼具两用的优点与功效。 如上所述的兼具干或湿两用的气体吸附装置,其中该下连结件设有集水槽,以对应在湿式处理时,能收集隔板所流下的液体。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兼具干或湿两用的气体吸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有:一管件体,其内部具有流通空间,流通空间两端形成上端口及下端口,且在流通空间的管壁设有至少一道导槽,导槽间设有贯穿管壁内外的入水孔;至少一片隔板,嵌入相对应的导槽内,而位于管件体流通空间内,该隔板表面涂布有化学物质;一上连结件,对应组设于管件体的上端口处,以对应供导入欲处理气体;一下连结件,对应组设于管件体的下端口处,以对应供导出欲处理气体。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士昱陈瑀婕郑忠豪
申请(专利权)人:张士昱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