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放电间隙装置的组合电极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795855 阅读:1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2-19 16: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放电间隙装置的组合电极,包括设置在正六棱柱支架内的上电极组件、下电极组件和侧电极组件;上电极组件与正六棱柱支架的顶盖中心支柱连接,下电极组件设置在正六棱柱支架的底部网孔板中心处,侧电极组件设置在所述底部网孔板上;上电极组件包括上电极、固定螺杆、固定螺母和碟形弹簧;下电极组件包括下电极、下侧电极、固定座、环形屏蔽罩和穿墙套管;侧电极组件包括侧电极、固定板、固定块、固定座、调节螺钉和支撑杆。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放电间隙装置的组合电极,满足放电电弧可移动的要求,避免电极局部高温烧蚀,延长了电极的使用寿命;且能够根据工程情况对闪络间隙的间距进行粗调和微调,提高了保护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放电间隙装置的组合电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极,具体涉及一种放电间隙装置的组合电极。
技术介绍
放电间隙作为一种过电压保护设备,能在电压超过保护设定值瞬间导通,起着保护高压设备的作用。当电路导通后,由电路设计受电动力的作用,电弧将从起弧间隙转移到一个大的续流间隙间燃烧,直到被断路器旁路。放电间隙的工作核心是电极,电极一般包括电极、固定支架和调节机构。放电间隙因过电压而在电极间放电时产生电弧,电弧的高温会使电极烧蚀;另外在进行试验或者不同的大气海拔状况下需要对起弧闪络间隙电极距离做出调整,并且在调整过程中需要各部件保持绝对导电,对焊接工艺要求较高。本专利技术长期观察、研究发现目前市场上运行的大部分放电间隙电极结构存在以下方面不足:1、放电间隙产生电弧放电时,电弧集中在固定部位燃烧,容易引起局部过热而造成电极烧蚀损坏;2、大多数放电间隙其闪络间隙的距离只能进行粗调节,少数能进行精确调节的,其结构也比较复杂;3、加工工艺复杂,成本较高。因此,需要提供一种能够根据工程需要准确调节闪络间隙的距离,以及快速便捷更换电极的放电间隙装置的组合电极结构的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满足现有技术的需要,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放电间隙装置的组合电极,所述组合电极包括设置在正六棱柱支架内的电极组件;所述正六棱柱支架包括顶盖、底部网孔板和侧壁;所述电极组件包括分别设置在顶盖中心柱的上电极组件、设置在底部网孔板中心的与所述上电极组件对应的下电极组件和设置在所述底部网孔板上的侧电极组件;与所述上电极组件对应的侧壁设置有导流窗,与所述下电极组件对应的侧壁设置有外围挡板。优选的,所述上电极组件包括上电极、固定螺杆、固定螺母和碟形弹簧;所述上电极安装在所述固定螺杆上,所述固定螺杆通过固定螺母和碟形弹簧固定在所述顶盖中心柱上;所述上电极与竖直方向的倾斜角α为15°~23°;优选的,所述下电极组件包括下电极、下侧电极、固定座、环形屏蔽罩和穿墙套管;所述穿墙套管竖直安装在所述底部网孔板中心处,所述固定座安装在穿墙套管的顶端,所述环形屏蔽罩安装在穿墙套管和固定座的连接处;所述下电极和下侧电极分别设置在所述固定座的顶端和侧面;所述下电极与竖直方向的倾斜角β为5°~17°;优选的,所述侧电极组件包括侧电极、固定板、固定块、固定座、调节螺钉和支撑杆;所述支撑杆设置在所述底部网孔板上;所述固定板通过固定块与固定座连接,所述固定座设置在所述支撑杆的顶端,所述侧电极和所述调节螺钉分别设置在所述固定板的两端;所述固定座上设置有中心距为50mm的长圆孔,用于上下调节所述固定板的位置;优选的,所述支撑杆与所述底部网孔板的倾斜角为γ,用于保证所述支撑杆与所述下电极组件的穿墙套管之间的距离大于侧电极与所述下电极组件的下侧电极之间的距离,使得所述组合电极不会对所述穿墙套管形成闪络放电;优选的,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有中心距为23mm的长圆孔;所述调节螺钉为螺距为2mm的螺钉;所述调节螺钉向所述固定板方向转动一周则所述固定板移动2mm,移动范围为0~23mm;优选的,上电极、下电极、下侧电极和侧电极均为石墨电极;优选的,所述顶盖由焊接为一个整体的上顶盖和下顶盖组成;所述上顶盖用盖面为上凸型的顶盖,所述盖面的侧面为斜直线,用于导流雨水;所述下顶盖用盖面为下凹型的顶盖,所述盖面的侧面为圆弧,用于导流气流;优选的,上电极组件与下电极组件产生电弧后,续流间隙内部上端的高温高压气体由所述导流窗排出,续流间隙内部下端的高温高压气体由所述底部网孔板排出;所述导流窗为百叶形导流窗,所述导流窗的叶片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60度;所述底部网孔板由六个等边三角形孔板拼接组成;所述底部网孔板的孔为菱形孔。与最接近的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异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放电间隙装置的组合电极的结构形式满足放电电弧可移动的要求,避免电极局部高温烧蚀,延长了电极的使用寿命;2、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中的侧电极组件能够根据工程情况对闪络间隙的间距进行粗调和微调,提高了保护的可靠性;3、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中的上电极、下电极、下侧电极和侧电极结构简单,方便与其支撑部件安装与拆卸,便于维护;4、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中的正六棱柱支架,结构强度可靠,采用拼接式结构,便于拆卸安装,能够快速排放放电间隙工作时产生的高温高压气体。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放电间隙装置的组合电极结构图;图2:图1中上电极组件结构图;图3:图1中下电极组件结构图;图4:图1中侧电机组件结构图;图5:图1中上电极组件和下电极组件相对位置图1;图6:图1中上电极组件和下电极组件相对位置图2;图7:图1中正六棱柱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8:续流间隙工作时的气流方向示意图;图9:图1中底部网孔板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上电极组件;2:下电极组件;3:侧电极组件;4:正六棱柱支架;5:上电极;6:固定螺杆;7:固定螺母;8:碟形弹簧;9:下电极;10:下电极固定座;11:下侧电极;12:环形屏蔽罩;13:穿墙套管;14:侧电极;15:固定板;16:固定块;17:调节螺钉;18:侧电极固定座;19:支撑杆倾斜角;20:上电极倾斜角;21:下电极倾斜角。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放电间隙装置的组合电极包括设置在正六棱柱支架4内的上电极组件1、下电极组件2和侧电极组件3;上电极组件1与正六棱柱支架4的顶盖中心支柱连接,下电极组件2设置在正六棱柱支架4的底部网孔板中心处,侧电机组件3设置在正六棱柱支架4的底部网孔板上。一、上电极组件;如图2所示上电极组件1包括上电极5、固定螺杆6、固定螺母7和碟形弹簧8;上电极5安装在固定螺杆6上,固定螺杆6通过固定螺母7和碟形弹簧8固定在正六棱柱支架4的顶盖的中心支柱上。如图5和6所示,上电极5的倾斜角α的角度范围为15°~23°,使得当放电间隙产生放电时,放电电弧在电极表面运动。二、下电极组件;如图3所示下电极组件2包括下电极9、下侧电极11、固定座10、环形屏蔽罩12和穿墙套管13;穿墙套管13竖直安装在正六棱柱支架4的底部网孔板中心处,固定座10安装在穿墙套管13的顶端,环形屏蔽罩12安装在穿墙套管13和固定座10的连接处;下电极9和下侧电极11分别设置在固定座10的顶端和侧面。如图5和6所示,下电极9的倾斜角β的角度范围为5°~17°,使得当放电间隙产生放电时,放电电弧在电极表面运动。三、侧电极组件;如图4所示侧电极组件包括侧电极14、固定板15、固定块16、固定座18、调节螺钉17和支撑杆;支撑杆设置在正六棱柱支架4的底部网孔板上;下电极组件2的下侧电极11与侧电极14之间的间隙为闪络间隙;固定板15通过固定块16与固定座18连接,固定座18设置在支撑杆的顶端,侧电极14和调节螺钉17分别设置在固定板15的两端。1、固定座18上设置有中心距为50mm的长圆孔,用于上下调节固定板的位置。在调节时可以通过移动固定座18的位置来调节闪络间隙的距离,调节范围为0~50mm,实现了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放电间隙装置的组合电极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放电间隙装置的组合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电极包括设置在正六棱柱支架内的电极组件;所述正六棱柱支架包括顶盖、底部网孔板和侧壁;所述电极组件包括分别设置在顶盖中心柱的上电极组件、设置在底部网孔板中心的与所述上电极组件对应的下电极组件和设置在所述底部网孔板上的侧电极组件;与所述上电极组件对应的侧壁设置有导流窗,与所述下电极组件对应的侧壁设置有外围挡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放电间隙装置的组合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电极包括设置在正六棱柱支架内的电极组件;所述正六棱柱支架包括顶盖、底部网孔板和侧壁;所述电极组件包括分别设置在顶盖中心柱的上电极组件、设置在底部网孔板中心的与所述上电极组件对应的下电极组件和设置在所述底部网孔板上的侧电极组件;与所述上电极组件对应的侧壁设置有导流窗,与所述下电极组件对应的侧壁设置有外围挡板;所述侧电极组件包括侧电极、固定板、固定块、固定座、调节螺钉和支撑杆;所述支撑杆设置在所述底部网孔板上;所述固定板通过固定块与固定座连接,所述固定座设置在所述支撑杆的顶端,所述侧电极和所述调节螺钉分别设置在所述固定板的两端;所述固定座上设置有中心距为50mm的长圆孔,用于上下调节所述固定板的位置;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有中心距为23mm的长圆孔;所述调节螺钉为螺距为2mm的螺钉;所述调节螺钉向所述固定板方向转动一周则所述固定板移动2mm,移动范围为0~23mm;上电极组件与下电极组件产生电弧后,续流间隙内部上端的高温高压气体由所述导流窗排出,续流间隙内部下端的高温高压气体由所述底部网孔板排出;所述导流窗为百叶形导流窗,所述导流窗的叶片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60度;所述底部网孔板由六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常忠李庆光刘慧文赵刚袁洪亮张雷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电网公司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中电普瑞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