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机安装组件,机轮及轮胎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79462 阅读:3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飞机安装组件以及组成所述组件的机轮与轮胎。该飞机安装组件的特征在于轮胎压力大于9巴,轮胎胎冠相对变形大于30%。机轮包括一个容纳轮胎的轮辋,更具体地说,包括一个容纳所述轮胎胎圈的座圈。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轮辋提供了凹槽功能,并且有利地为单件式轮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机轮及轮胎的制作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以及组成这些组件的机轮与轮胎。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尤其是以结合了充气压力大于9巴以及轮胎的相对变形大于30%为特点。轮胎变形由轮胎在额定负载和压力条件下,从非承载状态变至静止承载状态时,轮胎的径向变形或径向高度的变化定义。轮胎变形以相对变形的形式表示,由轮胎径向高度的变化比上轮胎外径与在挡圈上量得的轮辋最大直径之差的一半所定义。其中,轮胎的外径在额定压力非承载状态下静止测量。轮胎特别是飞机轮胎的加强料或加强件通常,并且大多数通过一层或者叠置的多层帘布层而组成,该帘布层通常指“胎体帘布层”、“胎冠帘布层”等。这种设计加强件的方式由生产工艺得出,这种生产工艺包括生产一些帘布层形式的半成品,帘布层中带有通常是经向的加强帘线,帘布层一层层地组装或叠置起来制成胎坯。帘布层被制成平的,并具有很大的尺寸,然后根据既定产品的尺寸切割。帘布层在第一阶段也组装成平的。然后将这样形成的胎坯成型成典型轮胎的环状外形。然后将被称为“精加工”产品的半成品附着到胎坯上,以获得准备硫化的产品。这种类型的“传统”工艺包括,特别是在制造轮胎坯体的阶段,使用定位元件(通常是胎圈钢丝),用于将加强帘布层固定或者保持在轮胎的胎圈区域。从而,在这种工艺中,所有帘布层中构成帘布层加强件的部分(或者是其一部分)向上卷绕着设于胎圈中的胎圈钢丝。以这种方式,帘布层加强件固定在胎圈中。尽管生产帘布层和组装的方式有多种变化,这种传统型的工艺在轮胎产业中应用得越来越广泛的事实,使得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使用源自这种工艺的词汇;因此普遍接受的术语,特别包括表示从平面形状变到环形的术语“帘布层”、“胎体”、“胎圈钢丝”、“成型”等。恰当地说,现在有些轮胎不包括前面说明的“帘布层”或“胎圈钢丝”。例如,欧洲专利文献EP 0 582 196中描述了生产过程中没有帘布层形式的半成品的轮胎。例如,不同加强结构的加强件直接添加到附近的橡胶填充层中,然后整体以连续的层添加到环状胎芯上,这种形式可以直接获得与所制造的轮胎最终外形相似的形状。从而,在这种情况中,我们再也找不到“半成品”、“帘布层”,和“胎圈钢丝”。基体,如橡胶混合物和帘线或丝形状的加强件,直接添加到胎芯上。由于这种胎芯是环形,因此胎坯再也不需要为了从平面形状变到环形而成型。而且,该文献中描述的轮胎没有“传统的”胎体帘布层向上卷绕胎圈钢丝。这种类型的固定被下列布置所代替,其中圆周帘线被布置在所述侧壁加强结构附近,整体被嵌入到固定或粘结橡胶混合物中。也有在环状胎芯上使用例如条带等的半成品组装的工艺,特别是使用适于在中间胎芯上快速、高效及简单地敷设的半成品。最后,也可能使用一种混合工艺,其既包括用一些半成品制造某些特定形状(如帘布层、胎圈钢丝等),而其它的通过直接敷设填充物和/或加强元件来制造。在本申请中,为了考虑到近来生产领域和产品设计中的技术进步,传统的术语如“帘布层”、“胎圈钢丝”等,被独立于所使用的工艺的中性术语有利地代替。从而,术语“帘布型加强线”或“侧壁加强线”指代传统工艺中帘布层的加强元件,及通常设置在根据无半成品工艺生产的轮胎侧壁水平面上的相应加强元件。术语“固定区域”,对于它的一部分,同样可以很好地指代传统工艺中帘布层“传统”的向上卷绕胎圈钢丝,以及用一种应用环状胎芯的工艺来生产的、由圆周加强元件、橡胶混合物和一个底部区域邻近的侧壁加强部分形成的组件。在下面,“轴向”理解为表示平行于该轮胎旋转轴线的方向;当指向轮胎内侧时,该方向是“轴向内侧”,而当指向轮胎外侧时,该方向是“轴向外侧”。“径向”理解为表示垂直于该轮胎旋转轴线并经过该旋转轴线的方向,根据指向旋转轴线还是轮胎外侧,该方向可以是“径向内侧”或“径向外侧”。“径向加强元件”理解为表示基本上包含在一个以及相同轴向平面的加强元件。“周向加强元件”理解为表示基本上平行于轮胎圆周方向的加强元件,也就是偏离圆周方向不超过5度的方向。无论这些加强元件采用何种材料和处理,例如为了改善与橡胶的附着性进行的表面处理、涂敷或预上胶,“加强元件”理解为表示充分均匀的单纤维丝及多纤维丝,或者如线束、帘线的组件或其他任何类型相同替代物的组件。加强元件和固定橡胶混合物之间的“接触”理解为表示加强元件的至少一部分外表面与固定橡胶混合物密切接触;如果加强元件包括覆层或涂层,则术语“接触”表示该覆层或涂层的外表面与固定橡胶混合物密切接触。橡胶混合物的“弹性模量”理解为表示在10%拉伸变形和室温下的正割模量;测量在第一次直到10%变形的适应性循环后有效-E10=F10S×ϵ10,]]>也就是E10=F10(1+ϵ10)S0×ϵ10]]>及E10=F10×1.1S0×0.1,]]>其中ε10等于0.1;E1010%拉伸变形的正割模量;F1010%拉伸变形的拉力;S0试件初始区域;S拉伸变形ε时的试件区域;在用橡胶材料的情况下,已知S=S01+ϵ;]]>且ε1010%的拉伸变形。橡胶混合物弹性模量的测量根据1988年9月的AFNOR-NFT-46002标准在拉力下进行10%拉伸变形的名义正割模量(或视应力,单位MPa)在第二次拉伸变形中(即一个适应性循环后)测量(在正常温度和相对湿度条件下根据1979年12月的AFNOR-NFT-40101标准)。弹性体的“Tg”理解为表示其通过差热分析测量的玻璃态转变温度。“静态蠕变试验”理解为表示一种试验中,试件准备成其使用部分的长度为70mm,宽度为5mm,厚度为2.5mm(这些试件从厚度从2.5mm的硫化片上切下);试件置于150℃的炉子中且3kg的重量立即挂在试件上;试验在如下初始应力下执行σ0=MgS0=2.35MPa]]>其中M施加重量,g重力加速度,S0测量试件的初始部分;试件使用部分的拉伸作为时间的函数而测量;“静态蠕变量”反映经过一定时间后变形的变化,例如3到5小时的试验τ=ΔϵΔt]]>其中Δε=ε(t2)-ε(t1)在Δt=t2-t1分钟(min)内测量的变形变化。“流变试验”理解为表示在变形为±0.2度,频率为100周期/分,温度为197℃和持续时间为10分钟的条件下进行的交变剪切试验;从Monsanto弹性计上测出的流变;该试验以一片未硫化的混合物为对象进行,记录10分钟后,施加在混合物片两面上的剪切力矩变化;特别地,测量到最大力矩变化后应当记录如下如果测量的力矩保持稳定,无逆转,也就是说,试件的刚度下降;如果测量的力矩下降,表明有逆转;逆转现象在试验条件下导致试件的刚度下降;该试验是在高温下混合物的热稳定性试验;γ=Cmax-C10Cmax×100]]>是试验结束时的逆转量;Cmax是测量的最大力矩,而C10是10分钟试验后测量的力矩。就金属帘线或金属线束而言,断裂负载(最大负载,单位N)、抗拉强度(单位MPa)和断裂临界拉伸(总拉伸,单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由机轮和特别是包括胎圈的轮胎组成的飞机安装组件,其充气压力大于9巴而相对变形大于30%,所述机轮包括一个容纳轮胎的轮辋,更具体地说包括容纳所述轮胎胎圈的座圈,且所述轮辋具有凹槽功能。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C莫内里
申请(专利权)人:米其林技术公司米其林研究和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FR[法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