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吡蚜酮和啶氧菌酯的农药组合物、制剂及其用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790354 阅读:1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2-17 19: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含吡蚜酮和啶氧菌酯的农药组合物,制剂及其用途。所述农药组合物的活性成分为吡蚜酮和啶氧菌酯的二元复配,其中活性成分吡蚜酮和啶氧菌酯的重量比为1:80~80:1。本发明专利技术用已知的方法制备成水乳剂、悬浮剂、可湿性粉剂、水分散粒剂及种子处理剂中的一种,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农药组合物主要用于防治蔬菜、棉花、果树、多种大田作物及种子的病虫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含吡蚜酮和啶氧菌酯的农药组合物、制剂及其用途本专利技术属于农药
具有增效作用的一种含吡蚜酮和啶氧菌酯的农药组合物、制剂及其用途,其活性成分为吡蚜酮和啶氧菌酯。
技术介绍
啶氧菌酯,英文通用名(Picoxystrobin),分子式:C18H16F3NO4,化学名称:(E)-3-甲氧-2-[2-[6-(三氟甲基)-2-吡啶氧甲基]苯基]丙烯酸甲酯。啶氧菌酯属于线粒体呼吸抑制剂,其作用机理是通过在细胞色素b和C1间电子转移抑制线粒体的呼吸。对14-脱甲基化酶抑制剂、苯甲酰胺类、二羧酰胺类和苯并咪唑类产生抗性的菌株有效。啶氧菌酯一旦被叶片吸收,就会在木质部中移动,随水流在运输系统中流动;它也在叶片表面的气相中流动并随着从气相中吸收进入叶片后又在木质部中流动。主要用于防治叶面病害如叶枯病、叶锈病、颖枯病、褐斑病、白粉病等,与现有strobilurin类杀菌剂相比,对叶枯病、网斑病和云纹病有更强的治疗效果。吡蚜酮,英文名称(Pymetrozine),分子式:C10H11N5O,化学名称:4,5-二氢-6-甲基-4-(3-吡啶亚甲基氨基)-1,2,4-3(2H)-酮属于吡啶类或三嗪酮类杀虫剂,是全新的非杀生性杀虫剂,由瑞士汽巴嘉基公司于1988年开发,吡蚜酮对害虫具有触杀作用,同时还有内吸活性。在植物体内既能在木质部输导也能在韧皮部输导,因此既可用作叶面喷雾,也可用于土壤处理。由于其良好的输导特性,在茎叶喷雾后新长出的枝叶也可以得到有效保护。吡蚜酮能够有效的防治蚜虫科、粉虱科、飞虱科、叶蝉科等多种害虫,如桃蚜、棉蚜、飞虱等,对害虫的防治不易产生抗性,属于环境友好杀虫剂。由于单一活性组分在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的长期使用易产生抗药性,导致药效降低,不利于该药的长期使用,同时用药成本增加,而不同农药品种的混配,是防治农业抗性病虫草害的常见方法。通过农药配方筛选,筛选出合理的配方,可有效提高实际防治效果,减少用药量,降低成本,延缓病虫草害抗药性的产生,延长药剂的使用寿命,是农业综合治理的重要手段。专利技术人通过试验发现,将作用机理不同的吡蚜酮和啶氧菌酯复配,意外的发现该组合物具有显著地增效作用,能显著地提高治疗、保护的防治效果,同时减少了农药的使用量和施药次数,有效的减缓了抗性的产生,达到兼效兼治的效果。目前,吡蚜酮和啶氧菌酯的复配及应用在国内外未见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混配合理,防治效果好的一种含吡蚜酮和啶氧菌酯的农药组合物、制剂及其用途,能够达到同时杀菌杀虫,减少环境污染,降低劳动成本的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含吡蚜酮和啶氧菌酯的农药组合物,包括活性成分,所述农药组合物的活性成分为吡蚜酮和啶氧菌酯的二元复配,其中活性成分吡蚜酮和啶氧菌酯的重量比为1:80~80:1。所述的吡蚜酮和啶氧菌酯的重量比优选为1:70~70:1。一种含吡蚜酮和啶氧菌酯的农药组合物制剂,所述的组合物加入农药上接受的助剂配成水乳剂、悬浮剂、可湿性粉剂、水分散粒剂及种子处理剂中的一种。所述活性成分的重量百分含量为所述组合物制剂总重量的0.1%~90%。所述活性成分的重量百分含量优选为所述组合物制剂总重量的1%~70%。一种含吡蚜酮和啶氧菌酯的农药组合物用途,本专利技术的农药组合物兼有杀菌杀虫特性,尤其对卵菌纲、子囊菌纲、半知菌纲类病菌及对蚜虫科、粉虱科、飞虱科、叶蝉科等多种害虫防效显著,所述组合物用于防治多种棉花、小麦、蔬菜、大豆、香蕉、果树及大田作物上的病虫害。一种含吡蚜酮和啶氧菌酯的农药组合物用途,所述组合物用于种子处理,通过浸种、拌种或种子包衣的方法处理植物繁殖材料。本专利技术的农药组合制剂中的助剂包括但不限于溶剂、乳化剂、湿润剂、分散剂、增稠剂、成膜剂、消泡剂、共乳化剂、崩解剂、抗冻剂、着色剂、填料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所述的分散剂选自烷基萘磺酸盐、双(烷基)萘磺酸盐甲醛缩合物、萘磺酸甲醛缩合物、芳基酚聚氧乙烯丁二酸酯磺酸盐、辛基酚聚氧乙烯基醚硫酸盐、聚羧酸盐、木质素磺酸钠、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甲醛缩合物硫酸盐、烷基苯磺酸钙盐、萘磺酸甲醛胺缩合物钠盐、烷基酚聚氧乙烯醚、脂肪胺聚氧乙烯醚、脂肪酸聚氧乙烯酯、酯聚氧乙烯醚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的湿润剂采用十二烷基硫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拉开粉BX、润湿渗透剂F、皂角粉、蚕沙、无患子粉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的崩解剂采用膨润土、尿素、硫酸铵、葡萄糖、氯化铝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的抗冻剂采用乙二醇、丙二醇、丙三醇、聚乙二醇、甘油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的消泡剂采用C8~10脂肪醇类、C10~20饱和脂肪酸类及酰胺、硅油、硅酮类化合物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的乳化剂采用烷基苯磺酸钙盐、苯乙烯聚氧乙烯醚硫酸铵盐、烷基联苯醚二磺酸镁盐、三乙醇胺盐、苯乙基酚聚氧丙烯醚、506#、600#、700#、NP-10磷酸酯、OP-10磷酸酯、蓖麻油聚氧乙烯醚、司盘80、吐温80、602#中的一种或多种,乳化剂购于江苏省海安石油化工厂。所述的共乳化剂采用丁醇、异丁醇、十二烷醇、十四烷醇、十八烷醇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的溶剂采用甲苯、二甲苯、甲醇、乙醇、丙酮、乙醚、环己酮、植物油、二甲基甲酰胺、乙腈、聚乙二醇、吡咯烷酮、溶剂N-长链烷基吡咯烷酮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的成膜剂采用聚乙烯醇、聚醋酸乙烯酯、羧甲基纤维素、阿拉伯树胶、明胶、黄原胶、淀粉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的粘结剂/或增稠剂采用黄原胶、硅酸镁铝、海藻酸钠、膨润土、聚乙烯吡咯烷酮、聚乙烯醇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的着色剂采用玫瑰精油、玫瑰红、水性玫瑰红、大红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的填料采用高岭土、硅藻土、膨润土、凹凸棒土、白炭黑、淀粉、轻质碳酸钙中的一种或多种。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专利技术的农药组合物兼有杀菌杀虫特性,扩大了应用靶标和效果,且具有特别的内吸性,对作物有很好的治疗和保护作用。(2)利用本专利技术活性化合物具有的内吸性,处理种子时不仅保护种子本身而且能保护萌芽后得到的植物免于病虫害的侵袭,可以省去播种时或较短时间内对作物立即施药。(3)组合物与单独活性化合物相比,有协同增效作用,减少了农药的使用,降低了农民的使用成本,同时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4)该组合物中各活性组分不存在交互抗性问题,该组合物的可以达到延缓病原物抗药性的发生和发展,有助于延长该药剂的施用效果,降低抗药性产生几率。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本专利技术并不受以下实施例所限定。以下实施例中吡蚜酮指定为活性成分A、啶氧菌酯指定为活性成分B。实施例125%吡蚜酮·啶氧菌酯悬浮剂本实施例的一种含吡蚜酮和啶氧菌酯的农药组合物悬浮剂,其组分的重量百分比配方为:12%吡蚜酮、13%啶氧菌酯、6%木质素磺酸钠、5%十二烷基硫酸钠、0.5%正辛醇、0.8%黄原胶、0.5%乙二醇、62.2%水,以水为介质,将上述配方料中分散剂、湿润剂、消泡剂、增稠剂、抗冻剂经过高速剪切混合均匀,加入活性组分A、活性组分B,在球磨机中球磨2~3.5小时,使微粒粒径全部在5μm以下,制得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悬浮剂产品。本实施例制得的悬浮剂主要技术指标见表1所示。由表1可见,实施例1制得的悬浮剂各项指标均符合农药产品规格要求,产品性能稳定,悬浮性好、细度高、热贮稳定性和低温稳定性强。本实施例的农药组合物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含吡蚜酮和啶氧菌酯的农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活性成分,所述农药组合物的活性成分为吡蚜酮和啶氧菌酯的二元复配,其中活性成分吡蚜酮和啶氧菌酯的重量比为1:80~80: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含吡蚜酮和啶氧菌酯的农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活性成分,所述农药组合物的活性成分为吡蚜酮和啶氧菌酯的二元复配,其中活性成分吡蚜酮和啶氧菌酯的重量比为1:70~70:1;所述的组合物加入农药上接受的助剂配成水乳剂、悬浮剂、可湿性粉剂、水分散粒剂及种子处理剂中的一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吡蚜酮和啶氧菌酯的农药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成分的重量百分含量为所述组合物制剂总重量的0.1%~9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含吡蚜酮和啶氧菌酯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郝树林李敏张志峰李晓东徐英杨征宇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泰达作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