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终端及其显示界面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0789504 阅读: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2-17 17: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移动终端及其显示界面控制方法,所述显示界面控制方法包括步骤:检测所述移动终端被握持时的握持状态;根据所述握持状态缩放所述显示界面。从而,使得移动终端可以根据用户的握持状态自适应调整显示界面至用户需要的大小,使得用户在操作大屏幕的移动终端时,可以通过调整握持状态来动态调整显示界面的大小,因此能够更加方便的触及显示界面上的内容进行触控操作,提高了操作的便捷性,提升了用户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移动终端及其显示界面控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通信
,尤其是涉及一种移动终端及其的显示界面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手机的智能化发展,手机已不仅仅局限于打电话,用户还可以利用手机进行玩游戏、看电影等娱乐活动。由于游戏、电影等追求视觉效果,屏幕越大视觉效果越佳,因此手机的屏幕越做越大,有的甚至达到了5.5寸大小。虽然大屏幕手机可以给用户带来极佳的视觉体验,但当单手操作手机时,手指却难以触及屏幕远端,操作十分不便,甚至会导致误操作,从而降低了用户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及其显示界面控制方法,旨在提高移动终端操作的便捷性,提升用户体验。为达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移动终端的显示界面控制方法,包括步骤:检测移动终端被握持时的握持状态;根据所述握持状态缩放所述移动终端的显示界面。优选地,所述握持状态包括移动终端受到的握持力强度、移动终端被握持的位置或/和移动终端被握持的面积。优选地,所述握持状态为移动终端受到的握持力强度,所述根据所述握持状态缩放所述移动终端的显示界面包括:当所述握持力强度超过临界阈值时,随着所述握持力强度的增大逐渐缩小所述显示界面。优选地,所述随着所述握持力强度的增逐渐缩小所述显示界面的步骤之后还包括:随着所述握持力强度的减小逐渐放大所述显示界面,直至所述显示界面恢复至原始大小。优选地,所述随着所述握持力强度的增大逐渐缩小所述显示界面的步骤之后还包括:当所述握持力强度小于所述临界阈值时,立即恢复所述显示界面至原始大小或在预设时间后恢复所述显示界面至原始大小。优选地,所述握持状态为移动终端受到的握持力强度,所述根据所述握持状态缩放所述移动终端的显示界面包括:根据所述握持力强度,以及预设的握持力强度与显示界面大小的对应关系,逐级缩放所述显示界面。优选地,所述根据所述握持状态缩放所述移动终端的显示界面包括:根据所述握持力强度,以所述移动终端的预设位置为缩放中心,缩放所述显示界面。本专利技术同时提出一种移动终端,包括检测模块和缩放模块,其中:检测模块,用于检测移动终端被握持时的握持状态;缩放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握持力状态缩放所述显示界面。优选地,所述握持状态为移动终端受到的握持力强度,所述缩放模块用于:当所述握持力强度超过临界阈值时,随着所述握持力强度的增大逐渐缩小所述显示界面。优选地,所述缩放模块还用于:随着所述握持力强度的减小逐渐放大所述显示界面,直至所述显示界面恢复至原始大小。优选地,所述缩放模块还用于:当所述握持力强度小于所述临界阈值时,立即恢复所述显示界面至原始大小或在预设时间后恢复所述显示界面至原始大小。优选地,所述握持状态为移动终端受到的握持力强度,所述缩放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握持力强度,以及预设的握持力强度与显示界面大小的对应关系,逐级缩放所述显示界面。优选地,所述缩放模块用于:以所述移动终端的预设位置为缩放中心缩放所述显示界面。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的显示界面控制方法,通过检测移动终端被握持时的握持状态,根据检测到的握持状态缩放移动终端的显示界面,使得移动终端可以根据用户的握持状态自适应调整显示界面至用户需要的大小,从而用户在操作大屏幕的移动终端时,可以通过调整握持状态来动态调整显示界面的大小,因此能够更加方便的触及显示界面上的内容进行触控操作,提高了操作的便捷性,提升了用户体验。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移动终端的显示界面控制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移动终端的显示界面控制方法第二实施例的流程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移动终端的显示界面控制方法第三实施例的流程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移动终端一实施例的模块示意图。本专利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通过检测移动终端被握持时的握持状态,根据检测到的握持状态度来缩放显示界面,使得用户可以通过调整握持状态来动态的调整显示界面的大小,能够方便的操作大屏幕手机。所述握持状态包括移动终端受到的握持力强度、移动终端被握持的位置或/和移动终端被握持的面积等。以下以移动终端受到的握持力强度为例,进行详细说明。参见图1,提出本专利技术移动终端的显示界面控制方法第一实施例,所述显示界面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01:检测移动终端受到的握持力强度具体的,移动终端至少一侧面设有至少一压力传感器,移动终端根据该压力传感器检测人手握持移动终端时,移动终端所受到的握持力强度。优选地,当移动终端处于亮屏状态或解锁状态时才进行握持力检测,以减少能耗。步骤S102:判断检测到的握持力强度是否超过临界阈值若检测到握持力强度不超过临界阈值,则不予响应,返回步骤S101继续检测握持力强度;若检测到握持力强度超过临界阈值,则进入步骤S103。步骤S103:随着握持力强度的增大逐渐缩小显示界面步骤S104:随着握持力强度的减小逐渐放大显示界面,直至显示界面恢复至原始大小本实施例中,显示界面的缩放为无级缩放,一旦握持力强度超过临界阈值,则随着握持力强度的增大逐渐的缩小显示界面,随着握持力强度的减小逐渐放大显示界面,直至其恢复至原始大小,全屏覆盖屏幕。显示界面的缩小或放大随着握持力强度的增大或缩小实时进行。在进行缩放时,以移动终端的预设位置为缩放中心缩放显示界面,该预设位置如屏幕中心位置、屏幕左侧或右侧中点位置、屏幕左下角或右下角位置等。例如,当以屏幕中心位置为缩放中心时,显示界面往屏幕中心缩小,四周边缘呈空白状态;当以屏幕右下角位置为缩放中心时,显示界面往屏幕右下角缩小,屏幕左边缘、上边缘和部分下边缘呈空白状态。从而,缩小了显示界面的大小,使得用户在操作大屏幕移动终端时,可以方便的触及显示界面显示的内容进行触控操作。参见图2,提出本专利技术移动终端的显示界面控制方法第二实施例,所述显示界面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201:检测移动终端受到的握持力强度步骤S202:判断检测到的握持力强度是否超过临界阈值若检测到握持力强度不超过临界阈值,则不予响应,返回步骤S201继续检测握持力强度;若检测到握持力强度超过临界阈值,则进入步骤S203。步骤S203:随着握持力强度的增大逐渐缩小显示界面本实施例中,显示界面的缩小为无级缩小,一旦握持力强度超过临界阈值,则随着握持力强度的增大逐渐的缩小显示界面。步骤S204:握持力强度停止继续增大时,保持显示界面当前大小当握持力强度不再增大时(包括保持当前大小或逐渐减小),移动终端则不再缩小显示界面,但也不立即增大显示界面,而是保持显示界面在握持力停止增大时所对应的大小。步骤S204:判断握持力强度是否小于临界阈值当握持力强度开始减小后,移动终端判断当前的握持力强度是否小于临界阈值,若是则进入步骤S205,否则继续保持显示界面当前大小。步骤S205:恢复显示界面至原始大小当检测到握持力强度减小至小于临界阈值时,则立即恢复显示界面至原始大小。可选地,也可以继续保持显示界面当前大小,待预设时间后再恢复显示界面至原始大小。参见图3,提出本专利技术移动终端的显示界面控制方法第三实施例,所述显示界面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301:设置握持力强度与显示界面大小的对应关系具体的,设置握持力强度与显示界面大小的一一对应关系,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移动终端及其显示界面控制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移动终端的显示界面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检测移动终端被握持时的握持状态;根据所述握持状态缩放所述移动终端的显示界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移动终端的显示界面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当移动终端处于亮屏状态或解锁状态时,检测所述移动终端被握持时的握持状态;根据所述握持状态缩放所述移动终端的显示界面,所述握持状态包括以下三种情况中的至少一种:移动终端受到的握持力强度、移动终端被握持的位置,和移动终端被握持的面积;所述根据所述握持状态缩放所述移动终端的显示界面包括:随着所述握持力强度的增加、随着被握持的面积的增大,或随着所述被握持位置的改变逐渐缩小显示界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界面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握持状态为移动终端受到的握持力强度,所述根据所述握持状态缩放所述移动终端的显示界面包括:当所述握持力强度超过临界阈值时,随着所述握持力强度的增大逐渐缩小所述显示界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界面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随着所述握持力强度的增大逐渐缩小所述显示界面的步骤之后还包括:随着所述握持力强度的减小逐渐放大所述显示界面,直至所述显示界面恢复至原始大小。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界面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随着所述握持力强度的增大逐渐缩小所述显示界面的步骤之后还包括:当所述握持力强度小于所述临界阈值时,立即恢复所述显示界面至原始大小或在预设时间后恢复所述显示界面至原始大小。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界面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握持状态为移动终端受到的握持力强度,所述根据所述握持状态缩放所述移动终端的显示界面包括:根据所述握持力强度,以及预设的握持力强度与显示界面大小的对应关系,逐级缩放所述显示界面。6.根据权利要求2-5任一项所述的显示界面控制方法,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琴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中兴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