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洋辉专利>正文

艺术石材装饰品之构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78480 阅读:2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艺术石材装饰品之构造,包含一设有透明面板及饰板之框架、一具特殊纹路且经过研磨处理之石材片体及一盖板;该饰板及盖板板片上分别挖设面积较石材片体小之穿孔及透孔;石材片体之正、背面于超出穿孔及透孔之范围处均涂上黏胶,令石材片体黏固于饰板与盖板间,三者系固设于框架内不致落出;盖板背侧设一投射灯组;投射灯组之光线将集中投射于盖板透孔内之石材片体背面并略为穿透,而在石材片体之正面形成一些特殊艺术效果。(*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系关于一种艺术石材装饰品之构造,特别是指一种可激发并提升石材装饰品之美感,使之更具特殊风格与特色之构造。属石材装饰品。石材(如玫瑰石)在地层中由于经过长期地层推挤,再加上地层中丰富矿物之渗透,往往会产生各种不同层次颜色及形状的纹路,并因大自然之妙手而造就出许多具有近似山水景观及知名人物形象等纹路之石材(如玫瑰石中之纹样石),而这些石材在浮出地层并经溪水之冲刷后,通常会被具有丰富经验的爱好者发掘并加以切割、研磨,制成石材装饰品;而习知石材装饰品之构造概如图1所示,包含一嵌设透明面板101及饰板102之框架10、一片具有特殊纹路且经过研磨处理之石材片体20及一底层盖板30,其中,该饰板102板片适当位置处挖设一面积略小于石材片体20之穿孔103,饰板102上并可酌加诗词或励志小语,石材片体20以较美观(本说明书举山水风景为例)之一面朝向饰板102穿孔103,并在石材片体20超出穿孔103之外围部分及背面涂上黏剂,盖上盖板30使石材片体20黏附于饰板102与盖板30间,最后扳动框架10背面之压合片104将饰板102、石材片体20及盖板30固定,即成一如图2所示深具艺术气息之石材装饰品。上述习知石材装饰品虽可达到艺术、装饰美化之效果,但在具有山水风景(如高山云海或田园风光)纹路之石材装饰品上,总体上看因缺少某些要件而存在着给人经单调及美感不足的缺陷,需要改进。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艺术石材装饰品之构造,其结构简单,制作容易,可以激发并提升石材装饰品之美感,使其更具特殊风格与特色。本技术一种艺术石材装饰品之构造,包含一设有透明面板及饰板之框架、一片具有特殊纹路且经过研磨处理之石材片体及一底层盖板;其中框架背面四周设若干可旋式压合片,饰板板片适当位置处挖设一面积略小于石材片体之穿孔;其特征在于盖板板片对应饰板之穿孔处亦挖设一面积略小于石材片体之透孔,盖板背侧并固设一投射灯组;藉以上设置,石材片体黏固于饰板及盖板间,且三者受框架压合片之压合而固定于框架上,投射灯组之光线将集中投射于盖板透孔内之石材片体背面并略为穿透,以在石材片体之正面形成特殊艺术效果。其中,该石材片体之厚度以不超过10mm为佳。其中,该投射灯组包含一呈L形之支撑架,支撑架前端开设固定孔,固设于盖板背侧,而支撑架末端则架设一可将光线投射于盖板透孔范围之投射灯。其中,该投射灯系可旋动角度,可以投射于石材片体上之不同位置,营造不同效果。其中,该框架背侧底部系可固设若干脚架,令艺术石材装饰品得以斜置于桌面上。其中,该框架背侧上方系可固设一条吊绳,令艺术石材装饰品得以吊挂于壁面上。其中,该盖板背侧之透孔上方系可设置一黏扣带,以黏扣一外部同具有黏扣带且内部盛装有精油之容器,利用投射灯组之高温使容器内之精油挥发并释放出。本技术的优点是结构简单,制作容易,增设一投射灯组等要件就能大在提高产品的美感和艺术感染力,极大地增强了市场竞争力。本技术具有如下附图图1为习知石材装饰品之立体分解图。图2为习知石材装饰品之立体外观图。图3为本技术石材装饰品之立体分解图。图4为本技术石材装饰品之立体外观图。图5为本技术石材装饰品之侧视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石材装饰品之使用状态背视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石材装饰品之使用状态侧视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石材装饰品之另一使用状态侧视示意图。图中标号如下1.框架10.框架11.透明面板101.透明面板 12.饰板102.饰板103.穿孔 121.穿孔 13.压合片104.压合片2.石材片体 20.石材片体3.盖板30.盖板31.透孔32.黏扣带 4.投射灯组 41.支撑架411.固定孔42.投射灯 5.黏胶6.螺栓7.脚架 8.吊绳9.容器91.黏扣带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说明如下请参阅图3所示,本技术一种艺术石材装饰品之构造,其包含一嵌设透明面板11及饰板12之框架1、一片具有特殊纹路且经过研磨处理之石材片体2、一底层盖板3及一投射灯组4;其中框架1背面四周设置若干可旋动之压合片13;饰板12板片适当位置处挖设一面积略小于石材片体2之穿孔121(饰板12正面于穿孔121四周可酌加诗词小品、励志小语或感性文章);石材片体2之面积较饰板12之穿孔121略大,且其片体厚度以不超过10mm为佳;盖板3板片对应饰板12穿孔121处,亦挖设一面积略小于石材片体2之透孔31;投射灯组4则包含一略呈L形之支撑架41,支撑架41前端开设若干固定孔411,支撑架41末端则架设一可旋动角度之投设灯42。续请参阅图4所示,利用上述构件,令石材片体2较为美观之一面朝向饰板12穿孔121,并在石材片体2正、背两面超出饰板12穿孔121及盖板3透孔31之外围部分涂上黏胶5,令石材片体2黏固于饰板12与盖板3间,且可由饰板12之穿孔121及盖板3之透孔31分别看见石材片体2之正、背两面,再将饰板12、石材片体2及盖板3三者一同置入框架1内,并旋动框架1之压合片13压合于盖板3,防止以上三者落出框架1,而投射灯组4之支撑架41前端系贴合于盖板3背侧并以螺栓6予以锁固,支撑架41末端之投射灯42则系朝向盖板3透孔31内之石材片体2背面;藉之,打开投射灯42之电源后,投射灯42之光线将集中投射于石材片体2之背面(如图5所示),此时光线将因石材片体2厚度较薄而可自浅色纹路部分略为穿透,并在石材片体2之正面形成有如旭日东升或夕阳西下时,太阳在云海中却又发出耀眼光芒之艺术效果,且该艺术效果并可随投射灯42角度之旋动改变而产生多种不同变化;由于此一效果实在无法由图面表示,故将其制成样品后拍摄成照片(见附件所示),由此附件照片可对比看出投射灯光前与投射灯光后的不同效果。另关于本技术之摆设方式则可分为桌上型与壁挂式两种;请配合参阅图6及图7所示,当欲将本技术直接摆置于桌上或茶几上时,只需在框架1背侧底部两端分别固设一组脚架7,即可令本技术平稳地斜置在桌面上(如图7所示);再请配合参阅图8所示,当欲将本技术吊挂于壁面上时,则只需在框架1背侧上方固设一条吊绳8,即可令本技术顺利地吊挂于壁面上;惟,本技术除可视需求选择摆设方式外,尚另有一最大特色,同请参阅图6至图8所示,由于投射灯42通电后所发出之光线温度极高,故本设计人特别在盖板3背侧之透孔31上方处设置一黏扣带32,并在盛装有芬多精精油之容器9外部亦加设黏扣带91,藉黏扣带32、91之黏扣将容器9黏附于盖板3背侧,利用投射灯42之高温使容器9内之精油挥发并自容器9内释放出,使本技术除具有艺术美感外,更具有森林浴及吸改芬多精之舒缓效果。综上所述,可知本技术主要系利用石材片体2之可透光特质,搭配投射灯42之集中光线加以投射,因而产生前所未见之特殊效果,令原本为静态之呆板纹路改变成活泼生动之翻腾云海、东升旭日及黄昏夕阳,且将随着石材片体2纹路之不同而营造出不同之视觉效果,不仅大大提升石材装饰品之艺术性与美感,更有效利用投射灯42之热度使精油得以挥发,除具装饰效果外,更兼具放松舒缓之功效。附件本技术在投射灯投射灯光前、后的对比照片。权利要求1.一种艺术石材装饰品之构造,包含一设有透明面板及饰板之框架、一片具有特殊纹路且经过研磨处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艺术石材装饰品之构造,包含一设有透明面板及饰板之框架、一片具有特殊纹路且经过研磨处理之石材片体及一底层盖板;其中:框架背面四周设可旋式压合片,饰板板片位置处挖设一面积略小于石材片体之穿孔;其特征在于:盖板板片对应饰板之穿孔处亦挖设一面积略小于石材片体之透孔,盖板背侧并固设一投射灯组;将石材片体黏固于饰板及盖板间,且三者受框架压合片之压合而固定于框架上,投射灯组之光线集中投射于盖板透孔内之石材片体背面并穿透。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洋辉
申请(专利权)人:陈洋辉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