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784486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2-17 11:47
一种旋转电机,能避免生产率的降低及风扇噪声的加剧,并能实现冷却性能的提高。在转子(2)的轴线方向端部设有冷却风扇(5)。冷却风扇(5)通过与转子(2)一体旋转而产生冷却风。在配置于比转子(2)更靠径向外侧的位置的定子铁心(11)上,沿周向排列地设有多个定子线圈(12)。各定子线圈(12)分别具有从定子铁心(11)的轴线方向端面突出的线圈端(12a)。在覆盖冷却风扇(5)的前侧外壳(13)设有排气口(26)和凹部(27),其中,所述排气口(26)的至少一部分存在于比线圈端(12a)更靠径向外侧的位置并供冷却风流过,所述凹部(27)在轴线方向上与线圈端(12a)相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一种旋转电机,能避免生产率的降低及风扇噪声的加剧,并能实现冷却性能的提高。在转子(2)的轴线方向端部设有冷却风扇(5)。冷却风扇(5)通过与转子(2)—体旋转而产生冷却风。在配置于比转子(2)更靠径向外侧的位置的定子铁心(11)上,沿周向排列地设有多个定子线圈(12)。各定子线圈(12)分别具有从定子铁心(11)的轴线方向端面突出的线圈端(12a)。在覆盖冷却风扇(5)的前侧外壳(13)设有排气口(26)和凹部(27),其中,所述排气口(26)的至少一部分存在于比线圈端(12a)更靠径向外侧的位置并供冷却风流过,所述凹部(27)在轴线方向上与线圈端(12a)相对。【专利说明】旋转电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与转子一体旋转的冷却风扇的旋转电机。
技术介绍
目前,已知有一种为了对配置于转子的径向外侧的多个定子线圈的线圈端进行冷 却而利用与转子一体旋转的冷却风扇产生冷却风的车用交流发电机。在上述现有的车用交 流发电机中,提出了以下结构:为了提高来自冷却风扇的冷却风对线圈端的冷却性能,使彼 此相邻的定子线圈的线圈端的长度不同而在各线圈端间形成落差,以增大线圈端与冷却风 的接触面积(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 :日本专利特许第3561927号公报 但是,在上述现有的车用交流发电机中,需使各定子线圈的线圈端的长度不同,因 此,各定子线圈的绕线作业变得复杂,降低了生产率。 另外,一部分定子线圈的线圈端的长度增大,因此,覆盖线圈端的外壳与线圈端的 间隙局部变得狭小,降低了流过线圈端与外壳之间的间隙的冷却风的风量。藉此,可能会降 低线圈端处的冷却性能。 此外,在各线圈端间形成落差,因此,冷却风的流路截面积因部位不同而大幅变 动,流体压力的变动变大。藉此,因冷却风扇而产生的风扇噪声可能会加剧特定程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作,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避免生产率的降低及风 扇噪声的加剧,并能实现冷却性能提高的旋转电机。 本专利技术的旋转电机包括:转子,该转子以轴线为中心进行旋转;定子,该定子具有 定子铁心和多个定子线圈,其中,上述定子铁心呈环状,且配置于比转子更靠径向外侧的位 置,上述多个定子线圈在定子铁心的周向上排列地设于定子铁心;外壳,该外壳对转子及定 子进行支承;以及冷却风扇,该冷却风扇设于转子的轴线方向端部并被外壳覆盖,且冷却风 扇通过与转子一体旋转而产生冷却风,定子线圈分别具有从定子铁心的轴线方向端面突出 的线圈端,在外壳设有排气口和凹部,其中,上述排气口的至少一部分存在于比线圈端更靠 径向外侧的位置并供冷却风流过,上述凹部在轴线方向上与线圈端相对。 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旋转电机,在轴线方向上与定子线圈的线圈端相对的凹部设于外 壳,因此,能扩大形成于线圈端与外壳之间的冷却风的流路宽度,并能实现冷却性能的提 高。另外,因冷却风的流路宽度的扩大而无需在各线圈端间设置落差,能使各线圈端的长度 都相同。藉此,能避免生产率的降低及风扇噪声的加剧。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一的车用交流发电机的剖视图。 图2是表示从图1的外壳的内侧观察时的前侧外壳的立体图。 图3是表示图1的冷却风扇及前侧外壳的主要部分的示意剖视图。 图4是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二的车用交流发电机的主要部分的示意剖视图。 图5是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三的车用交流发电机的主要部分的示意剖视图。 图6是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四的车用交流发电机的主要部分的示意剖视图。 图7是表不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五的车用交流发电电动机的剖视图。 图8是表示图7的转子的立体图。 (符号说明) 1车用交流发电机(旋转电机) 2、42 转子 3、43 定子 4、44 外壳 5、45冷却风扇 5a、45a 叶片 11、51定子铁心 12、52定子线圈 12a、52a 线圈端 13、53前侧外壳 26 排气口 27 凹部 41车用交流发电电动机(旋转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一 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一的车用交流发电机的剖视图。在图中,车用交流发 电机(旋转电机)1具有:转子2,该转子2以轴线为中心进行旋转;筒状的定子3,该定子3 配置于转子2的径向外侧的位置,并将转子2的外周围住;外壳4,该外壳4对转子2及定 子3进行支承;冷却风扇5,该冷却风扇5设于转子2,并通过与转子2 -体旋转而产生冷却 风;以及电刷装置6,该电刷装置6设于外壳4内,并用于朝转子2进行供电。 转子2具有:转轴7,该转轴7配置于转子2的轴线上;以及转子主体8,该转子主 体8设于转轴7并收容于外壳4内。转子主体8具有:励磁线圈9,该励磁线圈9因来自电 刷装置6的供电而产生磁通;以及磁极铁心10,该磁极铁心10供励磁线圈9设置,并利用 由励磁线圈9产生的磁通而形成磁极。 定子3固定于外壳4内。另外,定子3具有:圆筒状(环状)的定子铁心11,该定 子铁心11将转子主体8围住;以及多个定子线圈12,这多个定子线圈12设于定子铁心11, 并伴随着转子2的旋转因来自励磁线圈9的磁通变化而产生交流电动势。另外,虽未图示, 但在外壳4内设有将定子3中产生的交流电流整流为直流电流的整流器、以及对定子3中 产生的交流电压的大小进行调节的电压调节器等。 定子铁心11由磁性体(例如铁等)构成。在本例中,定子铁心11由层叠在转子 2的轴线方向上的多片磁性体构成。定子铁心11具有后轭部11a和多个磁极齿部11b,其 中,上述后轭部11a呈圆环状,上述多个磁极齿部lib分别从后轭部11a朝径向内侧突出, 并被配置成在定子铁心11的周向上彼此隔着间隔。各磁极齿部lib在定子铁心11的周向 上等间隔地配置。 定子线圈12设于各磁极齿部lib。另外,多个定子线圈12沿定子铁心11的周向 排列。在本例中,各定子线圈12被设成横跨多个磁极齿部11b,周向上彼此相邻的定子线圈 12的一部分彼此在径向上重叠配置。各定子线圈12分别具有沿转子2的轴线方向从定子 铁心11的端面(定子铁心11的轴线方向端面)突出的线圈端12a。 各线圈端12a的顶部到达冷却风扇5的径向外侧的位置。各线圈端12a的长度 (各线圈端12a的轴线方向上的尺寸)都是相同的。藉此,各线圈端12a的顶部相对于定子 铁心11的轴线方向端面的位置在转子2的轴线方向上相同。即,各定子线圈12以各线圈 端12a的顶部不在转子2的轴线方向上彼此偏移的方式(即,以各线圈端12a的顶部间不 在转子2的轴线方向上形成落差的方式)沿周向排列。 外壳4由分别呈大致碗形状的铝制的前侧外壳13及后侧外壳14构成。前侧外壳 13及后侧外壳14在使各自的开口部彼此相对的状态下被未图示的多根螺栓彼此固定。前 侧外壳13及后侧外壳14分别在转子2的轴线方向上与转子2及定子3相对。在本例中, 前侧外壳13及后侧外壳14分别通过砂型铸造、铝压铸等铸造而成形。 转轴7贯穿前侧外壳13及后侧外壳14各自的中心。此外,转轴7通过轴承15能 自由旋转地分别支承于前侧外壳13及后侧外壳14。 冷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旋转电机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旋转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转子,该转子以轴线为中心进行旋转;定子,该定子具有定子铁心和多个定子线圈,其中,所述定子铁心呈环状,且配置于比所述转子更靠径向外侧的位置,所述多个定子线圈在所述定子铁心的周向上排列地设于所述定子铁心;外壳,该外壳对所述转子及所述定子进行支承;以及冷却风扇,该冷却风扇设于所述转子的轴线方向端部并被所述外壳覆盖,所述冷却风扇通过与所述转子一体旋转而产生冷却风,所述定子线圈分别具有从所述定子铁心的轴线方向端面突出的线圈端,在所述外壳设有排气口和凹部,其中,所述排气口的至少一部分存在于比所述线圈端更靠径向外侧的位置并供所述冷却风流过,所述凹部在轴线方向上与所述线圈端相对。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长谷川和哉田中和德
申请(专利权)人: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