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谢本国专利>正文

拉头插装工作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780253 阅读: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2-12 17: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拉头加工设备领域,提供了一种拉头插装工作台,包括安装板、支撑框、支撑柱和可拆卸安装于所述支撑框上的插盘,所述插盘包括安装框和若干支撑杆,每一所述支撑杆上均间隔设置有若干用于支撑拉头的插块,各所述支撑杆上均安装有用于推动该支撑杆转动至其上的所述插块处于水平状态的扭簧,所述安装板上安装有用于推顶各所述支撑杆转动至相应的所述支撑杆上的插块呈竖起状态的推顶机构。当插盘安装在该工作台上时,通过推顶机构推顶,使插盘的插块竖起,以便进行自动化插装拉头;而插盘取出时,通过扭簧带动插盘的支撑杆转动,使插块转动至水平,则插块上的拉头也处于水平,方便拉头的拉片自然下垂,方便上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适用于拉头加工设备领域,提供了一种拉头插装工作台,包括安装板、支撑框、支撑柱和可拆卸安装于所述支撑框上的插盘,所述插盘包括安装框和若干支撑杆,每一所述支撑杆上均间隔设置有若干用于支撑拉头的插块,各所述支撑杆上均安装有用于推动该支撑杆转动至其上的所述插块处于水平状态的扭簧,所述安装板上安装有用于推顶各所述支撑杆转动至相应的所述支撑杆上的插块呈竖起状态的推顶机构。当插盘安装在该工作台上时,通过推顶机构推顶,使插盘的插块竖起,以便进行自动化插装拉头;而插盘取出时,通过扭簧带动插盘的支撑杆转动,使插块转动至水平,则插块上的拉头也处于水平,方便拉头的拉片自然下垂,方便上漆。【专利说明】拉头插装工作台
本技术属于拉头加工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拉头插装工作台。
技术介绍
拉锁一般包括拉链和拉头;拉头在加工时,需要对拉头的拉片进行电镀或上漆。在对拉头进行电镀或上漆之前需要将拉头插装在插盘上,等插盘上插满拉头后,使拉头的拉片呈竖直状,再对拉头进行上漆。现有技术插盘一般是在竖直设置的安装框中设置多根支撑杆,在每个支撑杆上向上倾斜设置有多个用来插装固定拉头的插块,将拉头插在插块上后,拉头为向上倾斜,而拉头的拉片则自然下垂,以便上漆。但这种插盘仅适用人工插装,不适应自动化插装拉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拉头插装工作台,旨在解决现有插盘仅适用人工插装,不适应自动化插装拉头的问题。 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拉头插装工作台,包括安装板、支撑框、将所述支撑框固定于所述安装板上的支撑柱和可拆卸安装于所述支撑框上的插盘,所述插盘包括安装框和平行且间隔安装于所述安装框中的若干支撑杆,各所述支撑杆的相对两端分别枢接于所述安装框中,每一所述支撑杆上均间隔设置有若干用于支撑拉头的插块,各所述支撑杆上均安装有用于推动该支撑杆转动至其上的所述插块处于水平状态的扭簧,所述安装板上安装有用于推顶各所述支撑杆转动至相应的所述支撑杆上的插块呈竖起状态的推顶机构。 进一步地,所述推顶机构包括第一定位板、安装于所述第一定位板上且分别用于推动各所述支撑杆转动的若干顶块和驱动所述第一定位板升降的第一推顶气缸,所述第一推顶气缸安装于所述安装板上,各所述支撑杆上设有供相应的所述顶块推顶的抵顶面,所述抵顶面与对应的所述支撑杆上的所述插块的长度方向平行。 进一步地,所述推顶机构还包括竖直安装于所述第一定位板上的第一滑套和插装入所述第一滑套中的第一滑杆,所述第一滑杆的下端与所述安装板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插块的顶端的中部开设有供所述拉头中的卡钩插入的第一凹槽。 进一步地,所述插块的顶端的一侧还具有倾斜设置的导向面。 进一步地,还包括用于支撑各所述支撑杆中部的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安装于所述安装板上。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安装框正下方的第二定位板、安装于所述第二定位板上且用于支撑各所述支撑杆中部的支撑条板和用于推动所述第二定位板升降的第二推顶气缸,所述第二推顶气缸固定于所述安装板上。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条板上开设有若干用于定位所述支撑杆的第二凹槽。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机构还包括竖直安装于所述第二定位板上的第二滑套和插装入所述第二滑套中的第二滑杆,所述第二滑杆的下端与所述安装板相连。 进一步地,还包括用于夹持所述插盘的夹持机构,所述夹持机构包括用于将所述插盘压于所述支撑框上的压块和驱动所述压块升降并转动的夹持气缸,所述夹持气缸固定于所述支撑框上,所述压块安装于所述夹持气缸上。 本技术通过设计一种拉头插装工作台,当插盘安装在该工作台上时,通过推顶机构推顶,使插盘的插块竖起,以便进行自动化插装拉头;而插盘取出时,通过扭簧带动插盘的支撑杆转动,使插块转动至水平,则插块上的拉头也处于水平,方便拉头的拉片自然下垂,方便上漆。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拉头插装工作台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拉头插装工作台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拉头插装工作台的另一方向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2的拉头插装工作台中插盘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B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请参阅图1、图2和图3,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拉头插装工作台4,包括安装板41、支撑框43、支撑柱42和插盘50。支撑框43用于支撑插盘50的周边;支撑柱42的两端分别与安装板41和支撑框43相连,用来将支撑框43固定在安装板41上;插盘50收容拉头,从而将拉头插装在插盘50上,以便对拉头进行上漆。插盘50用来接收插装的拉头;插盘50可拆卸安装在支撑框43上,以使对插盘50进行更换。 请一并参阅图4和图5,插盘50包括安装框51和平行且间隔安装于安装框51中的若干支撑杆52,各支撑杆52的相对两端分别枢接于安装框51中。每一支撑杆52上均间隔设置有若干用于支撑拉头的插块53。各支撑杆52上均安装有扭簧54,扭簧54用来推动该支撑杆52转动,使支撑杆52上的插块53处于水平状态。安装板41上安装有推顶机构44,推顶机构44用来推顶各支撑杆52转动,使相应的支撑杆52上的插块53呈竖起状态,以便插装拉头。当插盘50安装在支撑框43上后,推顶机构44推动支撑杆52转动,使插块53位于竖直状态,以方便在插块53上插装拉头;当插盘50上插满拉头,取出插盘50后,扭簧54推动支撑杆52转动,使插块53水平,以便使拉头的拉片竖直,以方便对拉头及其拉片上进行上漆或电镀。扭簧54可以安装在支撑杆52的一端,扭簧54套装在支撑杆52上,扭簧54的一端固定在支撑杆52上,扭簧54的另一端固定在安装框51上。 通过设计一种拉头插装工作台4,当插盘50安装在该工作台4上时,通过推顶机构44推顶,使插盘50的插块53竖起,以便进行自动化插装拉头;而插盘50取出时,通过扭簧54带动插盘50的支撑杆52转动,使插块53转动至水平,则插块53上的拉头也处于水平,方便拉头的拉片自然下垂,方便上漆。 请参阅图4,安装框51包括四根连接成框状的512。其中两根相对设置的两根连接梁511上开设有供支撑杆52的相对两端枢接的圆孔。 请参阅图1、图2和图3,推顶机构44包括第一定位板442、安装于第一定位板442上的若干顶块443和安装在安装板41上的第一推顶气缸441。这些顶块443分别用于推动各支撑杆52转动;第一推顶气缸441用来驱动第一定位板442升降,以带动顶块443升降。各支撑杆52上设有供相应的顶块443推顶的抵顶面521,抵顶面521与对应的支撑杆52上的插块53的长度方向平行。当扭簧54带动支撑杆52转动,使插块53位于水平状态时,抵顶面521也处于水平;当顶块443推顶抵顶面521时,推动支撑杆52转动,从而使插块53转至竖直。 本实施例中,推顶机构44为两个,分别用来推顶支撑杆52的相对两端,而支撑杆52的相对两端均设有抵顶面521。设置两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拉头插装工作台,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板、支撑框、将所述支撑框固定于所述安装板上的支撑柱和可拆卸安装于所述支撑框上的插盘,所述插盘包括安装框和平行且间隔安装于所述安装框中的若干支撑杆,各所述支撑杆的相对两端分别枢接于所述安装框中,每一所述支撑杆上均间隔设置有若干用于支撑拉头的插块,各所述支撑杆上均安装有用于推动该支撑杆转动至其上的所述插块处于水平状态的扭簧,所述安装板上安装有用于推顶各所述支撑杆转动至相应的所述支撑杆上的插块呈竖起状态的推顶机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本国
申请(专利权)人:谢本国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