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甘蔗联合收获机的剥叶辊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779104 阅读: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2-12 15: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甘蔗联合收获机的剥叶辊组件,包括转轴、剥叶辊,所述剥叶辊的外圆周表面上沿其轴向固定多排剥叶刷片,所述剥叶辊以所述转轴为轴对称分为上半辊、下半辊,所述上半辊与所述下半辊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上半辊和下半辊的两端分别设有半圆形法兰盘,上下两个半圆形法兰盘对合而成一个整圆形法兰盘;所述半圆形法兰盘分别在其圆心位置设有V形键槽,则所述对合而成的整圆形法兰盘的中心形成菱形键槽;所述转轴上在其两端与所述菱形键槽相对应位置设有与所述菱形键槽相配合的定位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设计巧妙,一个人可以独立完成拆卸和安装,定位准确装配后无需调试,反复多次的拆装对零部件的磨损很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甘蔗联合收获机的剥叶辊组件,包括转轴、剥叶辊,所述剥叶辊的外圆周表面上沿其轴向固定多排剥叶刷片,所述剥叶辊以所述转轴为轴对称分为上半辊、下半辊,所述上半辊与所述下半辊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上半辊和下半辊的两端分别设有半圆形法兰盘,上下两个半圆形法兰盘对合而成一个整圆形法兰盘;所述半圆形法兰盘分别在其圆心位置设有V形键槽,则所述对合而成的整圆形法兰盘的中心形成菱形键槽;所述转轴上在其两端与所述菱形键槽相对应位置设有与所述菱形键槽相配合的定位键。本技术结构设计巧妙,一个人可以独立完成拆卸和安装,定位准确装配后无需调试,反复多次的拆装对零部件的磨损很小。【专利说明】一种甘蔗联合收获机的剥叶辊组件
本技术涉及甘蔗的收获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甘蔗联合收获机的剥叶辊组件。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甘蔗收割技术的不断发展,不少地区实现甘蔗收割的机械化,国内统计资料表明,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工序中,收获约占生产甘蔗总作业量的55 %,甘蔗剥叶所占用的作业量为整个收获时间的65%左右。如图1所示,甘蔗剥叶作业是由设置在甘蔗输送通道上的剥叶辊完成的,剥叶辊的安装顺序是先将辊体101保持在工作位置上,然后将转轴102穿装在辊体中心,最后安装转轴上的链轮103、齿轮104、轴承座105等零件。当剥叶辊因零件损坏需要进行更换或维修时,只能按照与安装顺序相反的步骤一步一步的完成拆卸。这种传统的装配结构,存在两方面的问题:其一是需要多个人协作完成,装配后的调试过程又很麻烦,花费时间长,降低生产效率。其二是反复的拆装导致轴承、转轴、齿轮和链轮等零件磨损,缩短了零部件的使用寿命。因此,需要提出一种甘蔗联合收获机的剥叶辊组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甘蔗联合收获机的剥叶辊组件,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 本技术的目的是由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甘蔗联合收获机的剥叶辊组件,包括转轴、剥叶辊,所述剥叶辊的外圆周表面上沿其轴向固定多排剥叶刷片,所述剥叶辊以所述转轴为轴对称分为上半辊、下半辊,所述上半辊与所述下半辊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上半辊和下半辊的两端分别设有半圆形法兰盘,上下两个半圆形法兰盘对合而成一个整圆形法兰盘;所述半圆形法兰盘分别在其圆心位置设有V形键槽,则所述对合而成的整圆形法兰盘的中心形成菱形键槽;所述转轴上在其两端与所述菱形键槽相对应位置设有与所述菱形键槽相配合的定位键。 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本技术通过分体式结构的剥叶辊,简化了剥叶辊的装配与拆卸,一个人便可以独立完成,减少了劳动强度。 2、本技术通过转轴上的定位键与对合而成的法兰盘上的键槽的配合,实现剥叶辊的快速、准确的定位,剥叶辊组件装配后不需要再进行调试,提高了工作效率。 3、本技术不再需要对转轴上的零部件进行反复多次的拆装,避免了零部件的磨损,延长了剥叶辊组件的使用寿命。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详尽说明。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的示意图; 图2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转轴的示意图; 图4是上半辊的示意图; 图5是下半辊的示意图; 图6是剥叶辊组件的工作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2,一种甘蔗联合收获机的剥叶辊组件,包括转轴1、剥叶辊,所述剥叶辊的外圆周表面上沿其轴向固定多排剥叶刷片,所述剥叶辊以所述转轴为轴对称分为上半辊2、下半辊3,所述上半辊与所述下半辊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上半辊和下半辊的两端分别设有半圆形法兰盘5、7,上下两个半圆形法兰盘对合而成一个整圆形法兰盘;所述半圆形法兰盘分别在其圆心位置设有V形键槽8,则所述对合而成的整圆形法兰盘的中心形成菱形键槽;所述转轴上在其两端与所述菱形键槽相对应位置设有与所述菱形键槽相配合的定位键。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上半辊的外圆周表面上沿其轴向固定多个剥叶刷片4,所述下半辊的外圆周表面上沿其轴向固定多个剥叶刷片6。 参见图2、图4,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上半辊外圆周表面沿其轴向设有四个刷片夹板10,刷片夹板都是成对设置的,每对刷片夹板之间形成刷片安装槽,所述刷片夹板上设置一排螺栓孔11,所述剥叶刷片的根部对应设置一排螺栓孔12,所述剥叶刷片嵌入所述刷片安装槽内,并通过螺栓、垫片、螺母固定安装。 参见图2、图5,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下半辊3外圆周表面沿轴向设有四个刷片夹板13,刷片夹板都是成对设置的,每对刷片夹板之间形成刷片安装槽,所述刷片夹板上设置一排螺栓孔,所述剥叶刷片的根部对应设置一排螺栓孔,所述剥叶刷片嵌入所述刷片安装槽内,并通过螺栓、垫片、螺母固定安装。 参见图2、图4、图5,在本实施例中,在所述上半辊2的两侧各设有一个刷片夹板10,在所述下半辊3的两侧各设有一个刷片夹板13,上半辊两侧的刷片夹板与下半辊两侧的刷片夹板成对设置。所述上半辊两侧的刷片夹板既用于固定剥叶刷片,又用于将上半辊2和下半辊3连接成一体,组装成剥叶辊。 参见图2、图3,在本实施例中,进一步的,所述V形键槽8的两个直边的夹角为90°,所述上半辊的半圆形法兰盘5与所述下半辊的半圆形法兰盘7对合成整圆形法兰盘,在所述对合而成的整圆形法兰盘的中心形成方形键槽,所述转轴的定位键为定位方键9,通过定位方键与方形键槽结合的四个平面,使转轴的动力传递到剥叶辊,使剥叶辊随转轴高速旋转作业。定位方键既是轴对称又是中心对称,对上半辊和下半辊的定位更准确,装配完成后不需要调试。 参见图2,在本实施例中,进一步的,所述上半辊与所述下半辊通过高强度螺栓14固定连接成一体。在上半辊和下半辊的结合处,用高强度螺栓牢固的连接成一体,达到使用强度的要求。 剥叶辊组件的安装过程: 1、将上半辊的V形键槽对准转轴的定位方键的两个平面定位,完成上半辊安放在转轴上。 2、将下半辊的V形键槽对准转轴的定位方键的两个平面定位,完成下半辊安放在转轴下,可以使用垫块辅助支撑使下半辊固定。 3、通过螺栓、螺母、弹簧垫圈、平垫将上半辊与下半辊固定成一体。 剥叶辊组件的拆卸过程: 1、将垫块摆放在剥叶辊组件的下方,支撑住下半辊,使下半辊拆下后落在垫块上。 2、拆下螺栓、螺母等紧固件。 3、依次取下上半辊和下半辊。 参见图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转轴一端设置动力输入轮15。动力输入轮可以是齿轮,也可以是链轮。 参见图6,经割刀切断后的甘蔗19进入喂入通道21,喂入通道中的输送辊组16上的弹性橡胶圆筒平稳地夹住甘蔗,输送到下一级的剥叶辊组17,剥叶辊组在高速旋转中利用剥叶刷片将甘蔗上的蔗叶剥离下来,经过剥叶辊后,甘蔗、杂草和蔗叶混合在一起,再经低速反向旋转的分离辊18阻挡杂草和蔗叶前行,蔗叶和杂草被刮到机器下方收集,输出蔗杆20。所述输送辊、剥叶辊、分离辊通过安装在转轴上的轴承座与喂入通道的壁板安装。 本实施例的内容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披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为准。【权利要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甘蔗联合收获机的剥叶辊组件,包括转轴、剥叶辊,所述剥叶辊的外圆周表面上沿其轴向固定多排剥叶刷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剥叶辊以所述转轴为轴对称分为上半辊、下半辊,所述上半辊与所述下半辊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上半辊和下半辊的两端分别设有半圆形法兰盘,上下两个半圆形法兰盘对合而成一个整圆形法兰盘;所述半圆形法兰盘分别在其圆心位置设有V形键槽,则所述对合而成的整圆形法兰盘的中心形成菱形键槽;所述转轴上在其两端与所述菱形键槽相对应位置设有与所述菱形键槽相配合的定位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桂强韦腾波王红超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众信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