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甘蔗联合收获机的剥送叶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661540 阅读: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1-19 20: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甘蔗联合收获机的剥送叶轮,包括立式转轴,所述立式转轴底端固定有旋转刀盘,所述旋转刀盘底部周缘设置多个刀片,所述旋转刀盘上方设有多个剥送叶片,所述剥送叶片以所述立式转轴为轴均匀分布,所述剥送叶片包括一个叶柄,所述叶柄上自下而上设有多排叶齿,所述叶齿上至少一侧设有锯齿形的剥送牙。本发明专利技术保证甘蔗在切割后能主动快速的输送到喂入口,解决了甘蔗在喂入口前堆积的问题,避免通道堵塞,保证作业连贯性;同时具备一定的剥叶功能,减轻剥叶工序的负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甘蔗联合收获机的剥送叶轮,包括立式转轴,所述立式转轴底端固定有旋转刀盘,所述旋转刀盘底部周缘设置多个刀片,所述旋转刀盘上方设有多个剥送叶片,所述剥送叶片以所述立式转轴为轴均匀分布,所述剥送叶片包括一个叶柄,所述叶柄上自下而上设有多排叶齿,所述叶齿上至少一侧设有锯齿形的剥送牙。本专利技术保证甘蔗在切割后能主动快速的输送到喂入口,解决了甘蔗在喂入口前堆积的问题,避免通道堵塞,保证作业连贯性;同时具备一定的剥叶功能,减轻剥叶工序的负担。【专利说明】一种甘蔗联合收获机的剥送叶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甘蔗的收获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甘蔗联合收获机的剥送叶轮。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甘蔗收割技术的不断发展,不少地区实现甘蔗收割的机械化,国内统计 资料表明,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工序中,收获约占生产甘蔗总作业量的55 %,甘蔗剥叶所占 用的作业量为整个收获时间的65%左右。目前国内外的甘蔗联合收获机根据收获形态的不 同,分为切断式联合收获机和整杆式联合收获机两大类型,前者由于在收割过程中将甘蔗 切成等长度的小段,收获的甘蔗断口多,损失量大,不适合小规模、多单位种植的需要。当前 业内的整杆式联合收获机采用双刀盘断根后惯性喂入的装置输送甘蔗,容易使甘蔗在喂入 口前堆积,导致喂入口堵塞,进而造成机器故障或停机,严重影响收获作业效率和机器使用 寿命。因此,需要提出一种甘蔗联合收获机的剥送叶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甘蔗联合收获机的剥送叶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 缺陷。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由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甘蔗联合收获机的剥送叶轮,包括 立式转轴,所述立式转轴底端固定有旋转刀盘,所述旋转刀盘底部周缘设置多个刀片,所述 旋转刀盘上方设有多个剥送叶片,所述剥送叶片以所述立式转轴为轴均匀分布,所述剥送 叶片包括一个叶柄,所述叶柄上自下而上设有多排叶齿,所述叶齿上至少一侧设有锯齿形 的剥送牙。 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本专利技术针对高杆作物的特性,在立式转轴上设置剥送叶片,实现甘蔗被切断后 能够主动快速的输送到喂入口。 2、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锯齿形的剥送牙,使剥送叶轮具备了一定的剥叶功能,为后序 的剥叶作业和净杆作业减轻负担。 3、本专利技术中的剥送叶片内部设置钢丝骨架,钢丝骨架两侧设置帆布层,可以提高 剥送叶片的刚性和弹性,既降低了甘蔗的破损率,又减少了传动机构超负荷运转的情况,从 而进一步提1?作业效率。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详尽说明。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一的纵剖视图; 图3是实施例二中剥送叶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三中剥送叶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剥送叶轮的工作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立式转轴;2-旋转刀盘;3-刀片;4-剥送叶片;5-叶柄;6-叶齿;7-剥送牙; 8-钢丝骨架;9-帆布层;10-垫环;11-橡胶;12-条形基座;L1-相邻两叶齿的顶部之间的 距离;L2-相邻两叶齿的根部之间的距离;L3-相邻两叶齿的中心轴线之间的距离。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参见图1、图2,一种甘蔗联合收获机的剥送叶轮,包括立式转轴1,所述立式转轴 底端固定有旋转刀盘2,所述旋转刀盘底部周缘设置多个刀片3,所述旋转刀盘上方设有多 个剥送叶片4,所述剥送叶片以所述立式转轴为轴均匀分布,所述剥送叶片包括一个叶柄 5,所述叶柄上自下而上设有多排叶齿6,所述叶齿上至少一侧设有锯齿形的剥送牙7。 参见图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旋转刀盘2为圆盘形,在旋转刀盘的中心设有轴孔, 所述立式转轴1底端插装在所述轴孔内固定。所述旋转刀盘的周缘对称设置两个刀片3,所 述刀片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旋转刀盘底部。刀片随旋转刀盘高速旋转切割甘蔗根部,并使 断根的甘蔗迅速倾斜至近乎水平姿态。所述旋转刀盘的转速是400转/分钟。 参见图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剥送叶片包括一个叶柄5,所述叶柄上设有一排安 装孔,所述立式转轴1上沿径向设置六个安装架板,所述叶柄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所述安 装架板上。所述安装架板可以提高所述叶柄的刚性,防止剥送叶片脱落。所述叶柄上并排设 有五个叶齿6,所述叶齿与所述叶柄一体加工成梳型,剥送叶片也可称之为梳型剥送叶片。 本实施例中,位于所述叶柄两端的两个叶齿的内侧设有锯齿形的剥送牙7,其余叶齿的两侧 均设有锯齿形的剥送牙7。通过剥送牙能够实现主动快速的输送甘蔗到喂入口,同时使剥送 叶轮具备了一定的剥叶功能,为后序的剥叶作业和净杆作业减轻负担。 参见图2,进一步的,相邻的两个叶齿6的顶部之间的距离L1大于相邻的两个叶齿 的根部之间的距离L2。相邻的两个叶齿之间的距离由顶部向根部逐渐缩小,相邻的两个叶 齿受甘蔗杆挤压后易于退让变形,自动根据甘蔗杆的直径不同变换夹持力大小,剥叶效果 更理想。在本实施例中,相邻的两个叶齿的顶部之间的距离L1是50毫米,相邻的两个叶齿 的根部之间的距离L2是20毫米。相邻的两个叶齿的中心轴线之间的距离L3是70毫米。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剥送叶片为橡胶挤压整体成型。甘蔗属于高杆作物的一种,高 杆作物都具有一定的硬度,剥送叶片在高速旋转中与甘蔗接触,剥送叶片的磨损是不可避 免的,采用橡胶材料挤压成型的剥送叶片具有很高的耐磨性,并且对甘蔗的损伤小。 参见图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旋转刀盘与所述剥送叶片之间设置垫环10。所述垫 环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旋转刀盘上。所述剥送叶片通过垫环与所述旋转刀盘紧贴,防止甘 蔗叶或杂草卷入剥送叶片与旋转刀盘之间,加大传动机构的负荷,影响甘蔗联合收获机的 使用寿命。 参见图5,在本实施例中,在喂入口前设置一个机架,机架上对称设置两个剥送叶 轮,剥送叶轮的立式转轴1上端与驱动机构传动连接,驱动机构包括电动机、减速器、联轴 器等。剥送叶轮的安装与驱动方式与现有技术相同,此处不作描述。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进行改进,与实施例一中相同的内容,不做重复 描述。 参见图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叶齿6内部设置钢丝骨架8。钢丝骨架可以提高叶 齿的刚性,使剥送叶轮可以轻松应对恶劣的工作环境,延长剥送叶片的使用寿命。所述叶柄 5内部设置条形基座12,所述钢丝骨架8底端固定在所述条形基座上。各钢丝骨架通过条 形基座联接成一体,提高整体的刚性。所述剥送叶片为橡胶11挤压整体成型,采用橡胶材 料挤压成型的剥送叶片具有很高的耐磨性,并且对甘蔗的损伤小。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钢丝骨架由直径为4?10毫米的钢丝挤压成型。通过挤压成 型的加工方式增强钢丝骨架的刚性,同时防止剥送叶片的厚度增加。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二的基础上进行改进,与实施例二中相同的内容,不做重复 描述。 参见图4,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钢丝骨架8的两侧设置帆布层9。两侧的帆布层可 以提高叶齿的韧性,使叶齿具有一定的弹性,减少对甘蔗的损伤,降低破损率。在所述帆布 层与所述钢丝骨架之间是橡胶层。 在本实施例中,进一步的,所述帆布层的厚度为1.5?2毫米。所述帆布层由三层 帆布堆叠,每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甘蔗联合收获机的剥送叶轮,包括立式转轴,所述立式转轴底端固定有旋转刀盘,所述旋转刀盘底部周缘设置多个刀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刀盘上方设有多个剥送叶片,所述剥送叶片以所述立式转轴为轴均匀分布,所述剥送叶片包括一个叶柄,所述叶柄上自下而上设有多排叶齿,所述叶齿上至少一侧设有锯齿形的剥送牙。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文新王红超韦腾波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众信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