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石墨烯电容式触摸屏,包括玻璃盖板以及玻璃基板,在玻璃盖板以及玻璃基板之间自上而下分别设置有石墨烯-ITO复合层、聚酰亚胺板以及液晶显示层;所述石墨烯-ITO复合层为一夹层结构,通过在两层石墨烯层夹一层ITO电极模实现,其上部通过胶粘剂与玻璃盖板粘合,而在下部贴合聚酰亚胺板;所述液晶显示层固定于金属薄膜上,上部通过粘胶剂与聚酰亚胺板粘合,而在金属薄膜下部则设置有一层石墨烯层,且在此石墨烯层下部贴合在玻璃基板上表面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取代了传统ITO薄膜,可显著提高触摸屏触控区的光透过性和阻抗均匀性,同时保证其物理性能。(*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一种石墨烯电容式触摸屏,包括玻璃盖板以及玻璃基板,在玻璃盖板以及玻璃基板之间自上而下分别设置有石墨烯-ITO复合层、聚酰亚胺板以及液晶显示层;所述石墨烯-ITO复合层为一夹层结构,通过在两层石墨烯层夹一层ITO电极模实现,其上部通过胶粘剂与玻璃盖板粘合,而在下部贴合聚酰亚胺板;所述液晶显示层固定于金属薄膜上,上部通过粘胶剂与聚酰亚胺板粘合,而在金属薄膜下部则设置有一层石墨烯层,且在此石墨烯层下部贴合在玻璃基板上表面上。本技术取代了传统ITO薄膜,可显著提高触摸屏触控区的光透过性和阻抗均匀性,同时保证其物理性能。【专利说明】一种石墨烯电容式触摸屏
本技术涉及电容式触摸屏领域,具体为一种石墨烯电容式触摸屏。
技术介绍
随着多媒体信息查询设备的与日俱增,人们越来越多地接触到触摸屏,而且触摸屏具有坚固耐用、反应速度快、节省空间、易于人机交流等诸多优点。而电容式触摸屏相对于与电阻式触摸屏,灵敏度更高,同时支持多点触控,用户可以以单击、双击、平移、按压、滚动以及旋转等不同手势触摸屏幕,从而更好更全面地实现操控。 而在电容屏的制造过程中,考虑到对导电膜层的保护,通常会使用多层ITO玻璃基板结构,这种多层ITO玻璃基板刚度够但是抗剪切力差,脆且易碎,应用时容易被磨损或者在弯曲时出现裂纹、脱落而影响使用寿命,且ITO材料正好处在透明性与导电性此消彼长关系的边缘线上,而高透明性与高导电性是互为相反的性质,因而多层ITO玻璃基板会导致很大的光损失,因而需要加大背光光源,从而导致电池的消耗增加,同时机身发热量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石墨烯电容式触摸屏,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的缺点。 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石墨烯电容式触摸屏,包括玻璃盖板以及玻璃基板,在玻璃盖板以及玻璃基板之间自上而下分别设置有石墨烯-1TO复合层、聚酰亚胺板以及液晶显示层;所述石墨烯-1TO复合层为一夹层结构,通过在两层石墨烯层夹一层ITO电极模实现,其上部通过胶粘剂与玻璃盖板粘合,而在下部贴合聚酰亚胺板;所述液晶显示层固定于金属薄膜上,上部通过粘胶剂与聚酰亚胺板粘合,而在金属薄膜下部则设置有一层石墨烯层,且在此石墨烯层下部贴合在玻璃基板上表面上。 在本技术中,所述粘胶剂为具有无色透明、光透过率在90%以上的OCA光学粘胶剂,其粘接厚度为5(Γ80 μ m。 在本技术中,所述金属薄膜在边缘位置上设置有凸边,且在此凸边中丝印有银导电浆料或铜导电浆料作为引线。 在本技术中,石墨烯-1TO复合层中的两层石墨烯层的原子层数为3飞层,透光率为90%,电阻率为400 Ω/Sq ;而金属薄膜下部的石墨烯层的原子层数为2?3层,透光率彡88%,电阻率为400 Ω /Sq。 有益效果:本技术采用石墨烯-1TO复合结构触摸屏模组代替传统的ITO透明导电层,克服了 ITO结构触摸屏物理性能差,同时会导致液晶上显示的图案颜色部分失真的缺陷,通过粘着剂层的填充,从而使得整个结构平整,消除现有技术中转移后的石墨烯表面凹凸不平和水波纹的现象,达到石墨烯的触摸屏可以全贴合的要求。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示意图。 其中:1、玻璃盖板;2、上层胶粘剂层;3、上层石墨烯层;4、ITO电极模;5、中层石墨烯层;6、聚酰亚胺板;7、下层胶粘剂层;8、液晶显示层;9、金属薄膜;10、下层石墨烯层; 11、玻璃基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技术。 参见图1的一种石墨烯电容式触摸屏的较佳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包括玻璃盖板I以及玻璃基板11,而在玻璃盖板I与玻璃基板11之间设置有石墨烯-1TO复合层、聚酰亚胺板6以及液晶显示层8 ;石墨烯-1TO复合层上部通过上层胶粘剂层2与玻璃盖板I粘合。石墨烯-1TO复合层包括上层石墨烯层3以及中层石墨烯层5,两层石墨烯层的原子层数均为三层,透光率为90%,电阻率为400 Ω/Sq,而在上层石墨烯层3和中层石墨烯层5之间夹有一层ITO电极模4。 聚酰亚胺板6位于中层石墨烯层5下部,在聚酰亚胺板6下部通过下层胶粘剂层7粘合液晶显示层8,而液晶显示层8下部依次设置有金属薄膜9以及下层石墨烯层10,而下层石墨烯层10下部贴合在玻璃基板11的上表面上。 在本实施例中,下层石墨烯层10的原子层数为3层,透光率为90%,电阻率为400 Ω /Sq,金属薄膜9在边缘位置上设置有凸边,且在此凸边中丝印有银导电浆料作为引线。 在本实施例中,上层胶粘剂层2采用光透过率在90%以上的OCA光学粘胶剂,其粘接厚度为50 μ m,而下层胶粘剂层7采用光透过率在90%以上的OCA光学粘胶剂,其粘接厚度为80 μ m。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权利要求】1.一种石墨烯电容式触摸屏,包括玻璃盖板以及玻璃基板,其特征在于,在玻璃盖板以及玻璃基板之间自上而下分别设置有石墨烯-1TO复合层、聚酰亚胺板以及液晶显示层;所述石墨烯-1TO复合层为一夹层结构,通过在两层石墨烯层夹一层ITO电极模实现,其上部通过胶粘剂与玻璃盖板粘合,而在下部贴合聚酰亚胺板;所述液晶显示层固定于金属薄膜上,上部通过粘胶剂与聚酰亚胺板粘合,而在金属薄膜下部则设置有一层石墨烯层,且在此石墨烯层下部贴合在玻璃基板上表面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石墨烯电容式触摸屏,其特征在于,所述粘胶剂为具有无色透明、光透过率在90%以上的OCA光学粘胶剂,其粘接厚度为5(Γ80 μ 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石墨烯电容式触摸屏,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薄膜在边缘位置上设置有凸边,且在此凸边中丝印有银导电浆料或铜导电浆料作为引线。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石墨烯电容式触摸屏,其特征在于,石墨烯-1TO复合层中的两层石墨烯层的原子层数为3飞层,透光率为90%,电阻率为400Q/Sq。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石墨烯电容式触摸屏,其特征在于,金属薄膜下部的石墨烯层的原子层数为2?3层,透光率彡88%,电阻率为400Q/Sq。【文档编号】G06F3/044GK204009843SQ201420331861【公开日】2014年12月10日 申请日期:2014年6月20日 优先权日:2014年6月20日 【专利技术者】邓凌峰, 夏燎原 申请人: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石墨烯电容式触摸屏,包括玻璃盖板以及玻璃基板,其特征在于,在玻璃盖板以及玻璃基板之间自上而下分别设置有石墨烯‑ITO复合层、聚酰亚胺板以及液晶显示层;所述石墨烯‑ITO复合层为一夹层结构,通过在两层石墨烯层夹一层ITO电极模实现,其上部通过胶粘剂与玻璃盖板粘合,而在下部贴合聚酰亚胺板;所述液晶显示层固定于金属薄膜上,上部通过粘胶剂与聚酰亚胺板粘合,而在金属薄膜下部则设置有一层石墨烯层,且在此石墨烯层下部贴合在玻璃基板上表面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凌峰,夏燎原,
申请(专利权)人: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