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曾凡荣专利>正文

可快速拆装的大桥挂篮施工菱形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777626 阅读:1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2-12 12: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可快速拆装的大桥挂篮施工菱形架,中撑杆通过第一销轴和第二销轴连接在第一、第二连杆套之间,取下两个销轴后,将中撑杆取下,可将菱形架收拢。收纳后,所述第一固定孔与所述第一轴孔同轴、所述第二固定孔与所述第二轴孔同轴,此时可将第一销钉和第二销钉插入轴孔中,将四杆固定成一杆,运输方便,同时该四杆可以整体地作为一杆使用。第一连接套和第二连接套涉及成契合的结构,避免收纳时产生干涉。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大桥挂篮施工菱形架,大大缩短了拆装时间,降低了拆装难度,显著提高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可快速拆装的大桥挂篮施工菱形架,中撑杆通过第一销轴和第二销轴连接在第一、第二连杆套之间,取下两个销轴后,将中撑杆取下,可将菱形架收拢。收纳后,所述第一固定孔与所述第一轴孔同轴、所述第二固定孔与所述第二轴孔同轴,此时可将第一销钉和第二销钉插入轴孔中,将四杆固定成一杆,运输方便,同时该四杆可以整体地作为一杆使用。第一连接套和第二连接套涉及成契合的结构,避免收纳时产生干涉。本技术的大桥挂篮施工菱形架,大大缩短了拆装时间,降低了拆装难度,显著提高的工作效率。【专利说明】可快速拆装的大桥挂篮施工菱形架
本技术涉及挂篮,尤其涉及可快速拆装的大桥挂篮施工菱形架,该菱形架为挂篮的单元体,属于工程器械。
技术介绍
在建造桥梁的大跨度工程中,需要在空中搭建挂篮。搭建挂篮需要大量的预制杆,将这些预制杆相互固定在一起,其结构形式多为桁架式、型钢式、三角斜拉式以及菱形架式等。其中,菱形架式为若干个四边形结构,中部固定一支撑杆,构成两个三角形,提高了稳定性。大跨度排布四边形结构后,建成桥梁挂篮。在桥梁建造完成后,拆卸挂篮,运输至其他地方循环使用。菱形架式挂篮的重量轻、受力简单明确、作业断面空间大,应用范围越来越大。在现有技术中,组成四边形结构的各个杆状物相互固定连接,例如螺钉或者销钉、电焊等方式。在制造四边形架时,如果杆件的精度不够,安装完成后容易晃动,承载能力减弱。如果制造精度较高,杆件在出现细微变形后,造成安装困难。此外,杆件拆卸完成后,运输不便。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做出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出了可快速拆装的大桥挂篮施工菱形架,安装要求低、运输方便,提高了精度,增加了强度,安拆效益也提高了五倍以上。 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可快速拆装的大桥挂篮施工菱形架,包括:上横杆、下横杆、前斜杆、后斜杆、中撑杆、第一固定套、第二固定套、第一拉杆套、第二拉杆套、第一销轴以及第二销轴,所述上横杆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第一拉杆套和第一固定套上,所述下横杆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第二拉杆套和第二固定套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斜杆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前连接孔和第二前连接孔,所述第一前连接孔可转动地连接至所述第一拉杆套,所述第二前连接孔可转动地连接至所述第二固定套,所述后斜杆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后连接孔和第二后连接孔,所述第一后连接孔可转动地连接至所述第二拉杆套,所述第二后连接孔可转动地连接至所述第一固定套,所述第一拉杆套上设有一第一轴孔,所述第一销轴穿过该第一轴孔,所述第二拉杆套上设有一第二轴孔,所述第二销轴穿过该第二轴孔,所述中撑杆的两端分别可拆卸地固定在所述第一销轴和第二销轴上。 在本技术的大桥挂篮施工菱形架中,所述第一拉杆套由第一连接部和从该第一连接部延伸出的第二连接部组成。 在本技术的大桥挂篮施工菱形架中,所述前斜杆上设有第一固定孔,当所述前斜杆与下横杆平行时,所述第一固定孔与所述第一轴孔同轴。 在本技术的大桥挂篮施工菱形架中,所述后斜杆上设有第二固定孔,当所述前斜杆与上横杆平行时,所述第二固定孔与所述第二轴孔同轴。 在本技术的大桥挂篮施工菱形架中,所述第二前连接孔与所述下横杆的上端面的距离大于或等于所述所述第二前连接孔与所述前斜杆的下端面的距离。 在本技术的大桥挂篮施工菱形架中,所述第一后连接孔与所述上横杆的下端面的距离大于或等于所述所述第一后连接孔与所述后斜杆的下端面的距离。 在本技术的大桥挂篮施工菱形架中,所述第一拉杆套为L形结构,所述第二拉杆套为T形结构。 实施本技术的这种可快速拆装的大桥挂篮施工菱形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中撑杆通过第一销轴和第二销轴连接在第一、第二连杆套之间,取下两个销轴后,将中撑杆取下,可将菱形架收拢,装拆方便。由于周围四杆是固定在一起的,不会由于杆件变形导致安装不畅。收纳后,所述第一固定孔与所述第一轴孔同轴、所述第二固定孔与所述第二轴孔同轴,此时可将第一销钉和第二销钉插入轴孔中,将四杆固定成一杆,运输方便,同时该四杆可以整体地作为一杆使用。第一固定套与上横杆和前斜杆的连接部位不同,以便于平行收纳。第一连接套和第二连接套涉及成契合的结构,避免收纳时产生干涉。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的这种大桥挂篮施工菱形架的张开状态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收拢状态下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简图,主要展现了在中撑杆的固定下,整体固定; 图4为图2的简图,主要展现了在销轴的固定下,整体收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如图1至4所示的本技术的这种大桥挂篮施工菱形架,其包括:上横杆100、下横杆200、前斜杆300、后斜杆400、中撑杆500、第一固定套600、第二固定套700、第一拉杆套800、第二拉杆套900、第一销轴001以及第二销轴002。 所述上横杆100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第一拉杆套800和第一固定套600上,所述下横杆200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第二拉杆套900和第二固定套700上,所述前斜杆300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前连接孔301和第二前连接孔302,所述第一前连接孔301可转动地连接至所述第一拉杆套800,所述第二前连接孔302可转动地连接至所述第二固定套700,所述后斜杆400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后连接孔401和第二后连接孔402,所述第一后连接孔401可转动地连接至所述第二拉杆套900,所述第二后连接孔402可转动地连接至所述第一固定套600。如图1、3,上横杆100、下横杆200、前斜杆300以及后斜杆400组成菱形结构。相互间可旋转,可以根据需要张开、收拢。 所述第一拉杆套800上设有一第一轴孔801,所述第一销轴001穿过该第一轴孔801,所述第二拉杆套900上设有一第二轴孔901,所述第二销轴002穿过该第二轴孔901,所述中撑杆500的两端分别可拆卸地固定在所述第一销轴001和第二销轴002上。根据需要张开周围四杆,将中撑杆500固定其中,菱形架被分割为两个独立的三角形,三角形具有稳定性,可以承受较大重量。张开角度可以随中撑杆500的长度变化,中撑杆500发生细微变形时,仍可完成安装。 所述前斜杆300上设有第一固定孔303,当所述前斜杆300与下横杆200平行时,所述第一固定孔303与所述第一轴孔801同轴。所述后斜杆400上设有第二固定孔403,当所述前斜杆300与上横杆100平行时,所述第二固定孔403与所述第二轴孔901同轴。将第一销轴001重新插入第一轴孔801,第二销轴002重新插入第二轴孔901,可以将前斜杆300固定在下横杆200上,将后斜杆400固定在上横杆100上。运输过程中无需包装。 所述第二前连接孔302与所述下横杆200的上端面的距离大于或等于所述所述第二前连接孔302与所述前斜杆300的下端面的距离。所述第一后连接孔401与所述上横杆100的下端面的距离大于或等于所述所述第一后连接孔401与所述后斜杆400的下端面的距离。第一固定套600和第二固定套700宽度较大,允许前斜杆300和后斜杆400充分转动,保证整体可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快速拆装的大桥挂篮施工菱形架,包括:上横杆、下横杆、前斜杆、后斜杆、中撑杆、第一固定套、第二固定套、第一拉杆套、第二拉杆套、第一销轴以及第二销轴,所述上横杆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第一拉杆套和第一固定套上,所述下横杆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第二拉杆套和第二固定套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斜杆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前连接孔和第二前连接孔,所述第一前连接孔可转动地连接至所述第一拉杆套,所述第二前连接孔可转动地连接至所述第二固定套,所述后斜杆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后连接孔和第二后连接孔,所述第一后连接孔可转动地连接至所述第二拉杆套,所述第二后连接孔可转动地连接至所述第一固定套,所述第一拉杆套上设有一第一轴孔,所述第一销轴穿过该第一轴孔,所述第二拉杆套上设有一第二轴孔,所述第二销轴穿过该第二轴孔,所述中撑杆的两端分别可拆卸地固定在所述第一销轴和第二销轴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凡荣
申请(专利权)人:曾凡荣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