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玉刚专利>正文

一体式直流无刷变速电机和由其构成的电动转经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776757 阅读:1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2-12 11: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体式直流无刷变速电机和由其构成的电动转经轮,一体式直流无刷变速电机包括电机壳体(10)、马达(20)和齿轮组(30),电机壳体(10)中设有隔板(12)将其分为变速箱(14)和马达箱(13)两个空间,隔板(12)上设有通孔(15),齿轮组(30)设于变速箱(14)之中,马达(20)设于马达箱(13)之中,马达输出轴(21)通过通孔(15)与齿轮组输入端(31)连接,马达箱(13)位于整体的后部,变速箱(14)设有变速箱盖(40)与其紧密连接而形成密封,马达箱(13)设有电机后盖(50)与其紧密连接而形成密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直流无刷变速电机的构造紧凑,杜绝了不必要的缝隙,且电机壳体的外壁、变速箱盖与电机后盖的均达到一定厚度,大大降低无刷变速电机的工作噪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体式直流无刷变速电机和由其构成的电动转经轮,一体式直流无刷变速电机包括电机壳体(10)、马达(20)和齿轮组(30),电机壳体(10)中设有隔板(12)将其分为变速箱(14)和马达箱(13)两个空间,隔板(12)上设有通孔(15),齿轮组(30)设于变速箱(14)之中,马达(20)设于马达箱(13)之中,马达输出轴(21)通过通孔(15)与齿轮组输入端(31)连接,马达箱(13)位于整体的后部,变速箱(14)设有变速箱盖(40)与其紧密连接而形成密封,马达箱(13)设有电机后盖(50)与其紧密连接而形成密封。本技术直流无刷变速电机的构造紧凑,杜绝了不必要的缝隙,且电机壳体的外壁、变速箱盖与电机后盖的均达到一定厚度,大大降低无刷变速电机的工作噪音。【专利说明】一体式直流无刷变速电机和由其构成的电动转经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变速电机,特别是一体式直流无刷变速电机和由其构成的电动转经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直流无刷变速电机,在构造上,其齿轮变速箱与马达是分开设置的,即二者设置在变速电机整体的不同部位或者不同空间之中,马达(机芯)通常是在其后部套上一个密封性能不太好的塑料罩充作壳体,马达壳体和齿轮变速箱的外壁都比较薄,马达高速运转时与变速箱中的齿轮组工作配合所发出的噪音比较容易传递到外界,其外壁基本上达不到阻隔噪音的作用。另外,其变速箱还分开几次组合而成,各组合之间必然存在缝隙,由于同心度的原理,还会使各种材料产生共振的噪音,使得现有的直流无刷变速电机在工作时的噪音达到70分贝,现有的技术都普遍存在噪音大的技术缺陷。 尤其是,对于要配备直流无刷变速电机的电动转经轮(机),电动转经轮(机)的用户都是信奉佛教人仕,都需要一个清修的环境,对于噪音非常敏感,因此,传统的直流无刷变速电机根本无法应用于电动转经轮(机)。这是现有技术客观存在的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技术目的是公开一种噪音小且整体使用效果佳的一体式直流无刷变速电机和由其构成的电动转经轮。 为实现本技术技术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体式直流无刷变速电机,包括电机壳体10、马达20和齿轮组30,所述电机壳体10中设有隔板12将其分为变速箱14和马达箱13两个空间,隔板12上设有通孔15,所述齿轮组30设于变速箱14之中,马达20设于马达箱13之中,马达输出轴通过通孔与齿轮组输入端31连接,所述马达箱13位于整体的后部,变速箱14设有变速箱盖40与其紧密连接而形成密封,马达箱13设有电机后盖50与其紧密连接而形成密封。 所述电机壳体10、变速箱盖40与电机后盖50的厚度为3-6毫米。 所述通孔15处设有油封16。 所述电机壳体10中的隔板12与电机壳体10为一体式结构。 所述电机马达20在马达箱13之中采用悬空式连接。 所述变速箱盖40与变速箱14的连接是通过螺丝连接方式进行紧密连接,所述电机后盖50与马达箱13的连接是通过螺丝连接方式进行紧密连接。 本技术与现有的直流无刷变速电机相比较,其不同之处在于本技术直流无刷变速电机为一体式构造,将齿轮组与马达都设置于同一电机壳体之中,使其构造紧凑,杜绝了不必要的缝隙,且电机壳体的外壁、变速箱盖与电机后盖的均达到一定厚度,基本上能消除各部件或者各材料之间的共振噪音,从而大大降低无刷变速电机的工作噪音。另外,电机本体部分位于整个动力机构传动方向的最后面(竖直放置时为最下方),并与壳体之间保留了一定的距离,使电机完全悬空于壳体内的空腔中,没有与壳体部分直接接触,噪声再次降低,电机的共振不会直接传到产品的外表,使噪音二次降低,达到产品的静音效果。经过测试,其噪音低于40分贝。能够较好地应用于如电动转经轮(机)这一类对低噪音要求高的电子产品,整体使用效果佳。本技术一体式直流无刷变速电机除了用于电动转经轮之外,还可以用于其它小型产品,比如用于对噪声要求比较严格的监控设备的旋转支撑。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述。 图1是本技术一体式直流无刷变速电机具体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2是本技术一体式直流无刷变速电机具体实施例的分解透视图。 附图标记 10 电机壳体 11 壳体外壁 12 隔板13 马达箱 14 变速箱15 通孔 16 油封20 马达 21 马达输出轴 30 齿轮组 31 齿轮组输入端40 变速箱盖 50 电机后盖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图1与图2,本技术是一种直流无刷变速电机,技术目的主要是使直流无刷变速电机的噪音降低,而能适用于对低噪音要求高的电子产品,例如电动转经轮(机)等产品。其特点是电机整体构造采用一体式设计,构造紧凑巧妙,电机壳体10为上下开口的圆筒形空腔,电机壳体10之中设有隔板12,由隔板12将电机壳体10分为两个空腔,处于整体前部的为变速箱14,处于整体后部的为马达箱13,变速箱14之中设有齿轮组30,马达箱13之中设马达20,隔板之上设有通孔15,马达输出轴21通过通孔15与齿轮组输入端31连接,从而电机整体的输出端转速由齿轮30组进行变速,通孔15处设有油封16配合工作,使变速箱14之中的润滑油不会泄露至马达箱13,上开口即为变速箱14的开口,由变速箱盖40于该开口处紧固连接而形成密封状态,下开口即为马达箱13开口,由电机后盖50于该开口处紧固连接而形成密封状态,由此,变速电机的整体就此密闭,电机壳体10、变速箱盖40与电机后盖50的厚度都达到3毫米以上,能够起到非常好的隔音效果。在电机壳体10之中的隔板12与电机壳体10为一体式设计,即可以由同种材料铸造为一体,也可以是由隔板12安装连接到电机壳体10之中。电机马达20安装于马达箱13之中,可以采用悬空式连接,这样能进一步降低马达与其它部件产生的共振噪音。 如图2所示,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结构创新,变速箱盖40与变速箱14的连接是通过螺丝连接方式进行紧密连接,电机后盖50与马达箱13的连接是通过螺丝连接方式进行紧密连接。同样也是能够再进一步降低工作噪音。 本技术一种电动转经轮,包括底座,及位于底座上方的旋转式经文筒,底筒上设有用于驱动旋转式经文筒的动力组件,动力组件采用前述实施例中的一体式直流无刷变速电机。 本技术将齿轮组与马达都设置于同一电机壳体之中,使其构造紧凑,杜绝了多余的缝隙,且电机壳体的外壁11、变速箱盖40与电机后盖50的均达到一定厚度,能够很好的将工作噪音阻隔于电机壳体10之中,同时能基本上能消除各部件或者各材料之间的共振噪音,从而大大降低无刷变速电机的工作噪音,另外,电机本体部分位于整个动力机构传动方向的最后面(竖直放置时为最下方),并与壳体之间保留了一定的距离,使电机完全悬空于壳体内的空腔中,没有与壳体部分直接接触,噪声再次降低,电机的共振不会直接传到产品的外表,使噪音二次降低,达到产品的静音效果。经过测试,其噪音低于40分贝。本技术能够较好地应用于如电动转经轮(机),与电动转经轮(机)相似的这一类对低噪音要求高的电子产品也能够应用本技术,其使用的整体使用效果非常好。【权利要求】1.一体式直流无刷变速电机,包括电机壳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体式直流无刷变速电机,包括电机壳体(10)、马达(20)和齿轮组(30),其特征是,所述电机壳体(10)中设有隔板(12)将其分为变速箱(14)和马达箱(13)两个空间,隔板(12)上设有通孔(15),所述齿轮组(30)设于变速箱(14)之中,所述马达(20)设于马达箱(13)之中,马达输出轴(21)通过通孔(15)与齿轮组输入端(31)连接,所述马达箱(13)位于整体的后部,变速箱(14)设有变速箱盖(40)与其紧密连接而形成密封,马达箱(13)设有电机后盖(50)与其紧密连接而形成密封。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玉刚
申请(专利权)人:王玉刚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