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郭向阳专利>正文

轮式挖掘机的传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771091 阅读:1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2-12 02: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轮式挖掘机的传动装置,它包括依次传动连接的发动机、第一联轴器、液力变矩器、变速箱、第一传动轴、传动箱、第二传动轴以及驱动桥。变速箱直接安装在上车架,变速箱油箱的油面离液力变矩器油泵高度近,便于油液的抽取,保证了变矩器油泵的可靠性;同时变速箱中的油面只要将输出齿轮部份浸没,大部份齿轮都能靠输出齿轮对油面冲击产生的飞溅来润滑,所以回油压力低,减少了变矩器油泵的功率损失,齿轮传动件间不存在液体的搅拌阻力,传动效率得到提高,而温升则相应变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轮式挖掘机的传动装置,它包括依次传动连接的发动机、第一联轴器、液力变矩器、变速箱、第一传动轴、传动箱、第二传动轴以及驱动桥。变速箱直接安装在上车架,变速箱油箱的油面离液力变矩器油泵高度近,便于油液的抽取,保证了变矩器油泵的可靠性;同时变速箱中的油面只要将输出齿轮部份浸没,大部份齿轮都能靠输出齿轮对油面冲击产生的飞溅来润滑,所以回油压力低,减少了变矩器油泵的功率损失,齿轮传动件间不存在液体的搅拌阻力,传动效率得到提高,而温升则相应变小。【专利说明】轮式挖掘机的传动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工程机械、建筑机械领域的传动机构,特别是指一种轮式挖掘机的传动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外市场上轮式挖掘机的行走传动方式有几种: 一、在发动机的带动下,液压变量泵随发动机旋转,从而提供高压油带动液压马达旋转,液压马达再带动变速箱传给驱动桥。主要缺点如下:1.成本高,造成成本高的二个原因,a、由于液压泵和液压马达的加工精度高,b、为了能实现即能爬坡又能在路上高速行走的功能只能用大排量马达并配双速变速箱。2.可靠性差,由于现有的变量液压泵和液压马达都是柱塞斜盘结构,比如对马达来说,柱塞要推动斜盘转动,柱塞要承受很大的侧向力,会造成柱塞和柱塞孔的磨损,压力越高,斜盘角度越大,磨损越严重。 二、由发动机通过离合器带动机械式换挡变速箱,机械式换挡变速箱挂挡减速后再将水平的旋转方向改变为垂直的旋转方向,然后通过下传动箱再次改变传动方向,转为水平旋转方向,以带动驱动桥。有如下缺点:1.必须配有离合器,否则无法挂档和起动。所以操作麻烦,操作手容易疲劳。2.机械换挡的磨损容易造成换挡卡涩,换挡没感觉。3.如果挂推土铲作业,当推土铲前面有大的阻障物时,推土铲将不能再移动,整台轮挖也要停止行走,这时发动机将迅速从转动状态变为停止状态,发动机会被憋熄火。 三.授权号为CN202579891U的技术专利,虽然在发动机和变速箱(定轴式变速箱)之间加了变矩器,来增加扭矩,隔绝负载对发动机的影响,但也存在一些缺点:1.由于主要的动力挂挡变速箱在下车架,为了给变速箱提供挂挡油压和润滑油,上车架中的变矩器压力油在油泵的作用下经过挂挡阀后一定要送入下车架中的变速箱以便挂挡,由于高速转动下旋转油封密封不严的原因,下变速箱的油会越来越多,如果在下变速箱增加一油泵将油回抽到上车架的油箱中,由于有变矩器存在的原因,上车架变矩器上的油泵和下车架变速箱上的油泵转速不一样,这样会造成油越积越多,或越来越少,油泵和变速箱都会烧毁。2.如果油箱设在下车架直接将下车架中变速箱的油抽回上车架供给油泵,存在上下车架间距较大,油平面到油泵的吸油口高度过高,油泵将抽不上油,时间久了造成油泵损坏。 3.如果不在下车架设抽油泵,只是简单将回油传到下车架的变速箱中再压回到上车架的油箱中能克服第2条中的问题,但又存在新的困难,a、回油压力大,油温较高,b、下车架中变速箱中的齿轮和旋转件都将浸没在油中,造成机械效率损失和油温进一部升高。4.如果将变矩器供油泵设在下车架变速箱中,因为在发动机后有变矩器的存在,在变矩器失速状态下,变矩器输出轴将停止转动,造成变矩器供油泵不工作,变矩器得不到压力油,将失去扭矩,油温升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轮式挖掘机的传动装置,以克服现有的轮式挖掘机的传动机构存在的下变速箱处于低位,变速箱内的油会随着设备的运行而越积越多,油难以回升至变矩器中,进而影响设备的运行,影响设备的使用寿命等问题。 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轮式挖掘机的传动装置,包括依次传动连接的发动机、第一联轴器、液力变矩器、变速箱、第一传动轴、传动箱、第二传动轴以及驱动桥。 更为具体地: 上述变速箱为行星式变速箱。 上述液力变矩器与上述行星式变速箱装配为一体式且传动连接。 上述第一联轴器为弹性联轴器。 上述液力变矩器包壳体以及输入轴、泵轮、蜗轮、导轮、输出轴;发动机通过第一弹性联轴器驱动液力变矩器的输入轴转动,输入轴带动泵轮转动,泵轮转动带动液油流动进而带动涡轮转动,涡轮带动输出轴转动,输出轴即为变速箱的输入轴。 本实用性的传动原理为:发动机通过弹性联轴器带动液力变矩器,液力变矩器带动行星式变速箱,行星式变速箱再通过第一传动轴带动传动箱,传动箱通过第二传动轴带动驱动桥。液力变矩器的三元件(泵轮、涡轮、导轮)均为不接触机构,所以液力变矩器有带载起动和隔离动力或负载传来的振动作用;由于有导轮的作用,液力变矩器有自适应性,即在外载荷增大时,输出扭矩自动增大转速自动降低,在外载荷减小时,输出扭矩自动减小转速自动增加;还有限矩保护作用。 由上述对本技术结构的描述可知,和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由于行星式变速箱结构紧凑,体积小,能够在上车架的陕小空间中安装;由于变速箱直接安装在上车架,变速箱油箱的油面离液力变矩器油泵高度近,便于油液的抽取,保证了变矩器油泵的可靠性;同时变速箱中的油面只要将输出齿轮部份浸没,大部份齿轮都能靠输出齿轮对油面冲击产生的飞溅来润滑,所以回油压力低,减少了变矩器油泵的功率损失,齿轮传动件间不存在液体的搅拌阻力,传动效率得到提高,而温升则相应变小;此外,该装置能实现高可靠性,由于传动大都是齿轮件,易于实现长寿命;挂挡简单,操作舒适,可能会大部份取代带离合器的全机械式变速箱,得到广泛应用;成本比现在广泛采用的液压马达型式低,适用于国内或国外购买力水平相对欧美国家弱的买主。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性的传动装置的结构连接关系。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专利附图】【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轮式挖掘机的传动装置,包括依次传动连接的发动机1、第一联轴器2、液力变矩器3、行星式变速箱4、第一传动轴5、传动箱6、第二传动轴7以及驱动桥8。第一联轴器2为弹性联轴器。液力变矩器3包括壳体以及输入轴、泵轮、蜗轮、导轮、输出轴;发动机I通过第一弹性联轴器2驱动变矩器输入轴转动,输入轴带动泵轮转动,壳体内的液体从离心式泵轮流出,顺次经过涡轮和导轮再返回泵轮,周而复始地循环流动。泵轮将输入轴的机械能传递给液体,高速液体推动涡轮旋转,将能量传给液力变矩器3的输出轴,液力变矩器3与行星式变速箱4装配为一体,液力变矩器3的输出轴即为行星式变速箱4的动力输入轴。由于行星式变速箱4结构紧凑,体积小,能够在上车架的陕小空间中安装;由于行星式变速箱4直接安装在上车架,行星式变速箱4的油箱的油面离液力变矩器3油泵高度近,便于油液的抽取,保证了液力变矩器3油泵的可靠性;同时行星式变速箱4中的油面只要将输出齿轮部份浸没,大部份齿轮都能靠输出齿轮对油面冲击产生的飞溅来润滑,所以回油压力低,减少了液力变矩器3油泵的功率损失,齿轮传动件间不存在液体的搅拌阻力,传动效率得到提高,而温升则相应变小。 上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技术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技术保护范围的行为。【权利要求】1.轮式挖掘机的传动装置,包括发动机、第一联轴器、液力变矩器、变速箱、第一传动轴、传动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轮式挖掘机的传动装置,包括发动机、第一联轴器、液力变矩器、变速箱、第一传动轴、传动箱、第二传动轴以及驱动桥;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第一联轴器、液力变矩器、变速箱、第一传动轴、传动箱、第二传动轴、驱动桥依次传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向阳
申请(专利权)人:郭向阳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