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纪也专利>正文

便携式施肥播种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769 阅读:2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便携式施肥播种器,它包括种、肥箱(3、4),种、肥箱(3、4)上端通过连接板(9)与把手(2)连接,种、肥箱(3、4)下端与种、肥开穴器(10、11)连接,在种、肥开穴器(10、11)的下端均铰接有鸭嘴(13),在把手(2)上设有支架(38),在支架(38)上铰接有操纵杆(1),操纵杆(1)与主拉杆(18)连接,主拉杆(18)与主拉板(19)铰接,主拉板(19)铰接在与种开穴器(10)上固定的板架(14)上,在主拉板(19)上铰接有鸭嘴控制拉杆(12),其特征在于:在种、肥开穴器(10、11)上端、位于种、肥箱(3、4)的控种、肥口(8、7)下方分别设有配种、肥器(35、36),配种器(35)与扳板(24)连接,扳板(24)与控制顶板、连板(23、22)同轴铰接,配肥器(36)与扳板(21)连接,扳板(21)与连板(20)铰接,连板(22、20)与主拉板(19)同轴铰接,在主拉板(19)与种、肥开穴器(10、11)下端的固定板(26)之间挂接弹簧(17),在板架(14)上铰接有配种器(35)的支撑顶板(25),在支撑顶板(25)的后端挂接的弹簧(16)与板架(14)连接。(*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便携式施肥播种器                     
一种涉及农业机械领域的便携式施肥播种器,特别适用于山地、小块地进行穴播作业。                     
技术介绍
现有的便携式施肥播种器是靠拉板控制种、肥开穴器的开度来实现种、肥量控制的,它的优点是结构简单,操作简便,但是,它的主要缺点在于种、肥量控制精度差,不能满足精量种、肥作业的要求,常出现缺苗、多苗、无肥苗弱、肥多烧苗等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提供一种结构合理,操作准确,种、肥量控制精度高,能够满足精量种、肥作业要求,种地质量好,节种、省肥的便携式施肥播种器。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便携式施肥播种器,它包括种、肥箱3、4,种、肥箱3、4上端通过连接板9与把手2连接,种、肥箱3、4下端与种、肥开穴器10、11连接,在种、肥开穴器10、11的下端均铰接有鸭嘴13,在把手2上设有支架38,在支架38上铰接有操纵杆1,操纵杆1与主拉杆18连接,主拉杆18与主拉板19铰接,主拉板19铰接在与种开穴器10上固定的板架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施肥播种器,它包括种、肥箱(3、4),种、肥箱(3、4)上端通过连接板(9)与把手(2)连接,种、肥箱(3、4)下端与种、肥开穴器(10、11)连接,在种、肥开穴器(10、11)的下端均铰接有鸭嘴(13),在把手(2)上设有支架(38),在支架(38)上铰接有操纵杆(1),操纵杆(1)与主拉杆(18)连接,主拉杆(18)与主拉板(19)铰接,主拉板(19)铰接在与种开穴器(10)上固定的板架(14)上,在主拉板(19)上铰接有鸭嘴控制拉杆(12),其特征在于:在种、肥开穴器(10、11)上端、位于种、肥箱(3、4)的控种、肥口(8、7)下方分别设有配种、肥器(35、36),配种器(35)与扳板(24)连接,扳板(24)与控制顶板、连板(23、22)同轴铰接,配肥器(36)与扳板(21)连接,扳板(21)与连板(20)铰接,连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永福王纪也
申请(专利权)人:王纪也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