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林荣发专利>正文

轮胎用雪链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75650 阅读:2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轮胎用雪链装置。包括环座和多个抓件,每一抓件为U形体,其一边端部向外弯曲一凸缘段,凸缘段上开有螺纹孔,用以将抓件固定在环座上。U形体弯曲段外缘面布有锥形凸粒,内缘面设有齿槽,以增加与轮胎的附着力,相邻抓件间用挠性钢线连接,可将雪链收折为方便携带的收藏状态,或可迅速开启并安装于轮胎上,在雪地、泥地、山坡和凹凸地行驶时,可增加与地面的附着力。(*该技术在200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安装在轮胎上的雪链,特别涉及一种专供行驶在雪地、泥地、凹凸地、乱石山坡等特殊地面,以增加轮胎附着力的雪链装置。汽车行驶在上述的雪地、泥地、凹凸地、乱石山坡等特殊地面时,因受限于轮胎与地面接触的面积,使轮胎与地面的附着力锐减,特别是行驶在光滑的冰地或坚硬路面的雪地上时,即使轮胎上有再深的胎纹槽也无济于事,有鉴于此,人们设计出了增加轮胎与光滑的冰面或坚硬路面雪地附着力的雪钉轮胎,然而这种雪钉轮胎会破坏一般路面,行驶不同路面时的换装也非常麻烦费事。为此,也有人利用金属链缠绕在汽车的轮胎上,用以增加轮胎的附着力,但是,在轮胎上加装金属链条的方法并不绝对安全可靠,一旦松脱,极易将轮轴卡制住,伤及传动系统,给使用者带来麻烦。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可视行车路面情况随时机动安装,以增加车胎附着力,并可随时拆卸,收折后又便于携带的轮胎用雪链装置,以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本技术采取如下技术方案它是由中心环座、多个结构相同的抓件组成,其中中心环座为一中空圆环体,沿环体外侧面等距固设有辐射状环形分布且向外凸伸的螺杆。上述的抓件为U形体,此U形体的弯曲段具有弹性束紧力,U形体与所述的中心环座相连的一边端部向外弯曲有一凸缘段,该凸缘段固接在所述的中心环座外侧面上,每一抓件U形体弯曲段的外缘面,分布有锥状凸粒,而在其弯曲段的内缘面设有平行排列齿槽,环形轮胎各相应部位分别置放在各抓件U形体弯曲段内缘面所构成的空间,并被U形体弹性力束紧,相邻两个抓件之间至少由两条挠性钢线将其连接。使本技术每一抓件11的U形弯曲段13内缘面空间套置在轮胎29上,并借助其弯曲段13的弹性束紧力与齿槽15固紧轮胎,而抓件11的凸缘段14上的螺孔17套置在中心环座10的螺杆19上,旋合螺帽18,就会将每一抓件11固定在中心环座10上,这样,汽车行驶在雪地、泥地、凹凸地、乱石山坡等特殊路面上时,借助抓件11表面的锥形凸粒16,可增加轮胎29与路面的附着力,从而使汽车安全、可靠的行驶在上述路面上。其结构简单,安装、操作均很方便,并可根据需要迅速开启并安装在轮胎上,或收折为方便携带的收藏状态,具有很强的实用性。本技术实施例结合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立体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分解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单一抓件11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安装在轮胎29上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安装在轮胎上的使用状态图。图号说明10、中心环座,11、抓件,12、抓件U形弯曲段与中心环座相连的直边,13、U形弯曲段,14、凸缘段,15齿槽,16、锥状凸粒,17、螺孔,18、螺帽,19、螺杆,20、挠性钢线,21、加长环座,22、螺杆,23、第二环座,24、螺杆,25、辅助抓件,26、第二凸缘段,27、螺帽,28、螺孔,29、轮胎。采用3-5个抓件11,用挠性钢线20将其连接为一个雪链单元,实施例1为5个抓件11组成一个雪链单元,而中心环座上固接2-4个雪链单元后安装在轮胎上,本实施例为二个雪链单元,如图2所示。不使用时,每一雪链单元的五个抓件11可收折成小体积状态,或者是,可由二个雪链单元,开启后安装在同一轮胎29上,使每一抓件11等距环绕在轮胎29上,如图4所示,使抓件11的U形弯曲段13紧紧地扣合在轮胎上,而每一抓件11的凸缘段14设有一螺孔,用以套置于中心环座10的相应螺杆上,旋合螺帽而使每一抓件固定在中心环座10中,从而使二个雪链单元被稳固地安置在轮胎上,如图1、图4所示。不使用雪链时,将每一螺帽18由螺杆19上拆下,自中心环座10上逐一取下每一抓件11,使整个雪链分成为可收折的二个雪链单元和一中心环座,以便于收藏。图5、图6表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可供使用于特殊地面,以便增大轮胎的接地面积。此实施例包含有一加长环座21、第二环座23,共同将上述的两个雪链单元与多个辅助抓件25固锁于此两环座上,从而组成一个完整的雪链装置。二个扣合于轮胎的雪链单元,即上述由抓件11所组成的雪链单元,每一抓件11的凸缘段由螺帽18固定于加长环座21的一组环形分布的螺杆上,此加长环座21的环形外缘另设有多个等距排列呈幅射状向外凸伸的第二组螺杆22。还设有辅助抓件,与上述雪链单元一样的固定方式,固定每一辅助抓件25,该每一辅助抓件25一边的端部设有向外弯曲的凸缘段,其上开有螺纹孔,用以套置在加长环座的第二组环形分布的螺杆上,与上述抓件11不同之处在于,辅助抓件25U形弯曲段另一边端部还设有第二凸缘段26,其上设有螺纹孔,用以套置在第二环座的螺杆上,而U形弯曲段的U形内缘面无须设齿槽;该第二环座23亦为一中空圆环体,只是环径略大,于其环形外表面等距固设有幅射状向外凸伸的螺杆24和用以配合螺帽27固锁每一辅助抓件25的第二凸缘段26。辅助抓件和上述雪链单元一样,相邻二辅助抓件25之间也设有至少二条挠性钢线而将相邻两抓件连接,每五个辅助抓件25为一组由挠性钢线连接为一个辅助单元,不使用时,每一辅助单元的五个抓件25可收折成小体积,或者是,在需要时可由二个雪链单元、一加长环座21、二个辅助单元与第二环座23,以上述安装雪链单元的相同操作方式,将之安装在轮胎上,如图6所示,从而使轮胎的接地面积更为增大,以便用于特殊地面。在实际制造时,上述雪链单元、辅助单元可依据不同轮胎规格制造抓件的U形弯曲段与中心环座,或可使用不同数量的抓件组成每一雪链单元与辅助单元,均不致影响方便安装与拆卸。权利要求1.一种轮胎用雪链装置,其特征在于是由中心环座、多个结构相同的抓件组成,其中中心环座为一中空圆环体,沿环体外侧面等距固设有辐射状环形分布且向外凸伸的螺杆,所述的抓件为U形体,此U形体的弯曲段具有弹性束紧力,U形体与所述的中心环座相连的一边端部向外弯曲有一凸缘段,该凸缘段固接在所述的中心环座外侧面上,每一抓件U形体弯曲段的外缘面,分布有锥状凸粒,而在其弯曲段的内缘面设有平行排列齿槽,环形轮胎各相应部位分别置放在各抓件U形体弯曲段内缘面所构成的空间,并被U形体弹性力束紧,相邻两个抓件之间至少由两条挠性钢线将其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用雪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每一抓件U形体的凸缘段上设有一螺孔,用以套置于所述的中心环座的相应螺杆上,旋合螺帽而使每一抓件固定在中心环座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用雪链装置,其特征在于可由所述3-5个抓件由挠性钢线相连组成一雪链单元,而中心环座上固接2-4个雪链单元后安装在轮胎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用雪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心环座可为一加长的环座,此加长环座的环形外缘设有两组环形等距排列且呈辐射向外凸伸的螺杆。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轮胎用雪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长的中心环座与第二中心环座组合一起,而所述的二个雪链单元固锁在加长的中心环座一组环形分布的螺杆上,并设有辅助抓件,此辅助抓件主体亦为U形体,U形体弯曲段的外缘分布有锥状凸粒,U形体一边端部设有向外弯曲的凸缘段,其上开有螺纹孔,供套置在所述的加长中心环座的第二组环形分布的螺杆上,其另一边端部还设有向外弯曲的第二凸缘段,其上开有螺纹孔,供套置在第二环座的螺杆上,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轮胎用雪链装置,其特征在于是由中心环座、多个结构相同的抓件组成,其中中心环座为一中空圆环体,沿环体外侧面等距固设有辐射状环形分布且向外凸伸的螺杆,所述的抓件为U形体,此U形体的弯曲段具有弹性束紧力,U形体与所述的中心环座相连的一边端部向外弯曲有一凸缘段,该凸缘段固接在所述的中心环座外侧面上,每一抓件U形体弯曲段的外缘面,分布有锥状凸粒,而在其弯曲段的内缘面设有平行排列齿槽,环形轮胎各相应部位分别置放在各抓件U形体弯曲段内缘面所构成的空间,并被U形体弹性力束紧,相邻两个抓件体之间至少由两条挠性钢线将其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荣发
申请(专利权)人:林荣发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