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粘性鱼卵采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756361 阅读:1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2-11 12:43
一种粘性鱼卵采集装置,包括前侧外框架及后侧外框架,前侧外框架一端设有卡孔,后侧外框架一端设有连接孔,卡孔与连接孔相配合;在前侧外框架另一端设有扣环,前侧外框架与后侧外框架另一端通过扣环连接;在前侧外框架及后侧外框架内设有骨架卡槽,采集网骨架安装在骨架卡槽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粘性鱼卵采集装置,操作简单方便,使用灵活,既可固定于水草茂盛的水域底部,实现喜草产卵鱼类鱼卵的采集,也可以固定于岸边砾石水域,还可以根据不同鱼类的产卵类型随时更换固着基质层,在其喜好的水域布设装置进行采样作业,实现对选择砾石产卵鱼类鱼卵的采集;制作本装置时可以同比例缩放,通过多次采样可以实现对调查区域的定量调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一种粘性鱼卵采集装置,包括前侧外框架及后侧外框架,前侧外框架一端设有卡孔,后侧外框架一端设有连接孔,卡孔与连接孔相配合;在前侧外框架另一端设有扣环,前侧外框架与后侧外框架另一端通过扣环连接;在前侧外框架及后侧外框架内设有骨架卡槽,采集网骨架安装在骨架卡槽内。本技术提供的粘性鱼卵采集装置,操作简单方便,使用灵活,既可固定于水草茂盛的水域底部,实现喜草产卵鱼类鱼卵的采集,也可以固定于岸边砾石水域,还可以根据不同鱼类的产卵类型随时更换固着基质层,在其喜好的水域布设装置进行采样作业,实现对选择砾石产卵鱼类鱼卵的采集;制作本装置时可以同比例缩放,通过多次采样可以实现对调查区域的定量调查。【专利说明】一种粘性鱼卵采集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鱼卵采集装置。
技术介绍
在鱼类生态学调查研究工作中,经常需要对所研究区域的鱼类组成、资源量及鱼类三场(产卵场、索饵场、越冬场)等进行科学调查,以了解鱼类生活史及种群数量动态变化,对鱼类资源保护提出科学措施。近年来,随着过度捕捞及其他人类活动影响,自然水域鱼类种类及数量大大下降,这同时也增加了鱼类成鱼资源调查难度。由于鱼类在繁殖时所产鱼卵数量众多,同时通过鱼类早期卵苗数据的调查分析也能够更好的推算鱼类产卵场分布、主要繁殖时间、繁殖规模及产卵场条件等,因此鱼类早期资源调查技术手段越来越重要。 自然江河中大部分鱼类所产鱼卵为粘性卵,根据各种鱼类生活习性的不同,所产出的粘性卵主要粘附在水草或砂石上孵化出苗。由于粘性卵分布分散,并且多粘附于近岸水底等水域,一直以来并未有专门针对粘性鱼卵的采集装置。 目前的鱼类早期资源调查主要以产漂流性卵鱼类为研究对象,其产出鱼卵遇水后迅速吸水膨胀,外表无粘性或弱粘性,产出鱼卵随水漂流发育孵化,由于其在漂流过程中不断扩散,目前主要采用諒网或圆锥网通过过滤流水实现采集其中鱼卵的目的,已经形成了固定的调查技术标准。由于粘性鱼卵具有与漂流性卵不同的属性,其根据各种鱼的繁殖习性,选择在水草、砾石等环境中产卵,所产鱼卵具有较强的粘性或者卵膜丝,粘附或缠绕在江水基质中发育孵化。由于产粘性卵鱼类繁殖场所多分散且粘附基质复杂多变,一直以来未能形成统一的采集方法。常用的进行粘性鱼卵采集方法包括(I)直接捞取。对于部分具有筑巢行为的鱼类以及亲体护卫的鱼类,它们的鱼卵呈窝状分布,可以通过挖泥器挖取水底表面的底泥,进行卵的直接计数。(2)人工鱼巢。通常用水草或棕榈丝扎成束放置在静水或水流缓的水域,吸引鱼类产卵,有时也通过在湖区放置有裂缝的瓦罐等吸引产粘性卵种类产卵。(3)潜水观察。在水域环境较好的环境下,也可以通过潜水员直接潜入水底对卵进行观察、计数的方法,进行相关研究。 采用传统的草把等进行粘性卵采集时,一方面对于产粘性卵鱼类种类有一定选择性,其对于喜欢聚集于水草区域的鲤鲫类采集效率稍高,而不能采集于江底砾石产卵的鱼类鱼卵,并且此种方法只适合于进行定性采集,很难对采集数据进行定量分析。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根据粘性卵粘附原理,提供一种粘性鱼卵采集装置,该装置通过在产卵场附近江段布设可供粘附的基质,实现对粘性鱼卵的定性定量调查。 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粘性鱼卵采集装置,包括前侧外框架及后侧外框架,前侧外框架一端设有卡孔,后侧外框架一端设有连接孔,卡孔与连接孔相配合;在前侧外框架另一端设有扣环,前侧外框架与后侧外框架另一端通过扣环连接;在前侧外框架及后侧外框架内设有骨架卡槽,采集网骨架安装在骨架卡槽内。 在前侧外框架与后侧外框架的连接一端设有固定锚爪。 在前侧外框架或后侧外框架上设有浮标连接环,浮标绳安装在浮标连接环上。 在采集网骨架上附着有粘附基质层。 所述的前侧外框架及后侧外框架为一整体结构,采集网骨架通过螺丝固定或通过绑扎固定在采集网骨架上。 本技术提供的粘性鱼卵采集装置,操作简单方便,使用灵活,既可固定于水草茂盛的水域底部,实现喜草产卵鱼类鱼卵的采集,也可以固定于岸边砾石水域,还可以根据不同鱼类的产卵类型随时更换固着基质层,在其喜好的水域布设装置进行采样作业,实现对选择砾石产卵鱼类鱼卵的采集;制作本装置时可以同比例缩放,通过多次采样可以实现对调查区域的定量调查。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技术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4是本技术前侧外框架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技术后侧外框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技术的结构如图1 一 5所示:一种粘性鱼卵采集装置,包括前侧外框架I及后侧外框架2,前侧外框架I 一端设有卡孔7,后侧外框架2 —端设有连接孔9,卡孔7与连接孔9相配合;在前侧外框架I另一端设有扣环8,前侧外框架I与后侧外框架2另一端通过扣环8连接;在前侧外框架I及后侧外框架2内设有骨架卡槽10,采集网骨架3安装在骨架卡槽10内。 在前侧外框架I与后侧外框架2的连接一端设有固定锚爪4。 在前侧外框架I或后侧外框架2上设有浮标连接环5,浮标绳6安装在浮标连接环5上。 本技术中,前侧外框架I及后侧外框架2采用钢板弯制而成,一端通过卡孔7与连接孔9连接,另一端通过扣环8连接,在采集网骨架3上设置粘附基质层11,粘附基质层11根据所要收集的鱼卵的需要,采用草垫、毛毡或棕榈等制作。 作为本技术的另一种结构方式,前侧外框架I及后侧外框架2为一整体结构,采集网骨架3通过螺丝固定或通过绑扎固定在采集网骨架3上。 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如下:首先通过渔获物调查了解研究区域鱼类种类分布,了解是否有目标种存在,在目标种繁殖期,根据其繁殖特性,选择岸边水草或砾石水域放置采样装置。放置装置时,使固定锚爪4向下,手拿浮标绳6慢慢将采集装置放至水底,将浮标放置江中,待确认浮标没有漂移后离开。收集鱼卵时,手提浮标绳6慢慢将采集装置提起,整个收集过程不应使采集装置有快速提起或快速下沉过程,以免使粘附鱼卵受过快水流冲击而脱落。装置提离水面后,应尽快将其浸泡于事先准备好的水盆中,不能使其长时间处于离水状态,以免所采集鱼卵离水死亡。将基质层上粘附的鱼卵通过弯头镊子剥离粘附基质(不能用镊子夹离,易使鱼卵破裂死亡),放入培养器具中或固定溶液中,进行下一步研究。【权利要求】1.一种粘性鱼卵采集装置,包括前侧外框架(I)及后侧外框架(2),其特征在于:前侧外框架(I) 一端设有卡孔(7),后侧外框架(2) —端设有连接孔(9),卡孔(7)与连接孔(9)相配合;在前侧外框架(I)另一端设有扣环(8),前侧外框架(I)与后侧外框架(2)另一端通过扣环(8)连接;在前侧外框架(I)及后侧外框架(2)内设有骨架卡槽(10),采集网骨架(3)安装在骨架卡槽(10)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粘性鱼卵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前侧外框架(I)与后侧外框架(2)的连接一端设有固定锚爪(4)。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粘性鱼卵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前侧外框架(I)或后侧外框架(2)上设有浮标连接环(5),浮标绳(6)安装在浮标连接环(5)上。4.根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粘性鱼卵采集装置,包括前侧外框架(1)及后侧外框架(2),其特征在于:前侧外框架(1)一端设有卡孔(7),后侧外框架(2)一端设有连接孔(9),卡孔(7)与连接孔(9)相配合;在前侧外框架(1)另一端设有扣环(8),前侧外框架(1)与后侧外框架(2)另一端通过扣环(8)连接;在前侧外框架(1)及后侧外框架(2)内设有骨架卡槽(10),采集网骨架(3)安装在骨架卡槽(10)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伟唐锡良黄涛吴川高勇白云钦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中华鲟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