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性薄膜功能片的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0751686 阅读: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2-11 09: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柔性薄膜功能片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裁切步骤,把透明导电膜和UV胶分别裁切成与透明基板大小一致的尺寸;贴合步骤,将透明导电膜借助于UV胶粘贴到透明基板上,形成半成品;常规加工步骤,在透明导电膜上形成预定线路;UV照射步骤,采用UV灯照射加工好的产品,使UV胶粘性降低;分离、切割及绑定步骤,把形成有预定线路的透明导电膜从透明基板上揭下来,最后进行切割、绑定后即获得柔性薄膜功能片成品。本发明专利技术把片材透明导电薄膜粘贴在透明基板上,即可方便地进行后续的加工工序,避免了透明导电膜由于相对柔软而加工困难的缺陷,加工完成后,还能方便地将柔性薄膜功能片从透明基板上揭下来,制作效率和产品良率都较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包括如下步骤:裁切步骤,把透明导电膜和UV胶分别裁切成与透明基板大小一致的尺寸;贴合步骤,将透明导电膜借助于UV胶粘贴到透明基板上,形成半成品;常规加工步骤,在透明导电膜上形成预定线路;UV照射步骤,采用UV灯照射加工好的产品,使UV胶粘性降低;分离、切割及绑定步骤,把形成有预定线路的透明导电膜从透明基板上揭下来,最后进行切割、绑定后即获得柔性薄膜功能片成品。本专利技术把片材透明导电薄膜粘贴在透明基板上,即可方便地进行后续的加工工序,避免了透明导电膜由于相对柔软而加工困难的缺陷,加工完成后,还能方便地将柔性薄膜功能片从透明基板上揭下来,制作效率和产品良率都较高。【专利说明】
本专利技术涉及触摸屏
,尤其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柔性薄膜(film)功能片是电容式触摸屏的核心组件之一,也会是未来柔性显示器件的关键组件之一。薄膜功能片以柔性透明导电膜为基材,包括ITO薄膜、纳米银膜和石墨烯膜,通过一定的工艺步骤加工成功能片,然后连接好电路就具有触摸功能。现有的柔性薄膜功能片的主要制作方法包括:网印制作方法、激光刻蚀方法以及卷绕式黄光制作方法。 网印制作方法是通过丝网印刷,在一片片预先裁切好的ITO薄膜片材上印刷耐酸油墨或ITO蚀刻膏,然后再进行蚀刻和清洗,之后再丝印边缘银走线,然后用激光切割或冲切成一个个小片,结合后续的绑定柔性印刷电路(FPC)就获得薄膜功能片。网印制作方法存在的缺陷包括:1、丝网印刷ITO线路比较宽,一般是200微米左右,再做细就有困难,导致薄膜功能片灵敏度不够高;2、丝网印刷制作的薄膜功能片不能做两层ITO线路,即不能在一片ITO薄膜上同时做X,Y线路;3、丝网印刷对作业环境要求比较高,制作过程中由于网版容易因为灰尘或细小微粒造成断路,进而影响功能;4、丝网印刷在大片印刷过程中,很难保证每一个小片的丝印都是合格的,良率低;5、丝网印刷无论耐酸油墨还是ITO蚀刻膏,都有比较浓的气味,不环保。 激光刻蚀方法则是利用大功率激光进行蚀刻,其主要包括开料切片材、激光刻蚀、丝印银浆、激光刻蚀银走线、切割后绑定等工序步骤。对于纳米银膜和石墨烯膜的薄膜功能片,只能采用激光刻蚀方法,而不适合采用网印制作方法。激光刻蚀方法存在的缺陷包括:1、激光蚀刻过程中粉尘比较多,要及时的清理粉尘,激光器才能顺利的工作;2、激光蚀刻在制作小片时效率较高,但对于大尺寸的功能片则效率相对较低,尤其是对于7寸以上的大尺寸触摸屏,激光蚀刻效率非常低。 而卷绕式黄光制作方法主要包括卷材清洗涂光阻、卷材曝光、卷材显影清洗、卷材蚀刻剥膜、镀金属或丝印银浆以及再次黄光或激光刻蚀银走线等工序步骤。卷绕式黄光制作方法存在的缺陷包括:1、每道工序都需采用专门设备,其中有清洗设备、涂光阻设备、曝光设备、显影清洗设备以及蚀刻剥膜设备等,设备比较多,设备投入比较大,制作成本高,且产品精确度无法保证;2、因为是整卷的加工,中间的品质无法保证,不如片材那么灵活。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其能方便快捷地制作透明导电膜,且成本较低。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包括如下步骤:裁切步骤,把透明导电膜和UV胶分别裁切成与透明基板大小一致的尺寸;贴合步骤,将所述透明导电膜借助于所述UV胶粘贴到透明基板上,形成半成品; 常规加工步骤,把贴合好的半成品依序进行清洗涂光阻、曝光显影、蚀刻、剥膜等常规加工工序,在透明导电膜上形成预定的线路;UV照射步骤,采用UV灯照射加工好的产品,使UV胶粘性降低;分离、切割及绑定步骤,把形成有预定线路的透明导电膜从透明基板上揭下来,最后进行切割、绑定后即获得柔性薄膜功能片成品。 进一步地,所述常规加工步骤中,采用黄光制程来形成预定的线路。 进一步地,所述透明基板为玻璃基板。 进一步地,所述透明基板厚度为1.0-1.5mm。 进一步地,所述UV胶为UV胶粘层或者UV双面胶。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专利技术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利用UV胶把片材透明导电薄膜粘贴在厚度为1.0mm-1.5mm的玻璃基板或其他透明平板基板上,即可方便地进行后续的加工工序,避免了透明导电膜由于相对柔软而加工困难的缺陷,当加工完成后,也还能方便地将加工好的柔性薄膜功能片从透明基板上揭下来以进行切割、绑定加工,整个加工过程非常方便快捷,制作效率和产品良率都较高,而且透明基板还可回收再利用,使用成本低。 本专利技术还可配合黄光制程制制作出线路比较精细的功能片,精细线路线宽可以做到10微米左右,触摸灵敏度较高,可以利用现有的黄光制程的设备,无需投入新设备;此夕卜,还可以在一片透明导电膜上做功能片的X,Y线路,实现真正的多点触控;另外,由于黄光制程工艺,相比卷绕式黄光工艺,其工序连续,精确度很好控制,制作出功能片的效率和良率比较高,相比丝网印刷和激光蚀刻,功能片线路更精细,触摸灵敏度高,而且更安全环保。 本专利技术的方法还可以在透明导电膜上做比较复杂的加工,如触摸屏的搭桥和打孔等复杂工艺。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专利技术中将透明导电膜粘贴于透明基板上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包括如下步骤:裁切步骤:把透明导电膜(IT0薄膜)和UV胶分别裁切成与透明基板大小一致的尺寸,一般地,可以采用厚度为1.ο-1.5mm的玻璃基板、透明陶瓷基板、透明塑料基板等透明材料制成所述透明基板,而所述UV胶则可以是层状的UV胶粘层或者UV双面胶;贴合步骤,将所述透明导电膜3借助于所述UV胶2粘贴到透明基板I上,形成如图2所示的半成品;常规加工步骤,把贴合好的半成品依序进行清洗涂光阻、曝光显影、蚀刻、剥膜等常规加工工序,在透明导电膜上形成预定的线路;UV照射步骤,采用UV灯照射加工好的产品,使UV胶粘性降低;分离、切割及绑定步骤,把形成有预定线路的透明导电膜从透明基板上揭下来,最后进行切割、绑定后即获得柔性薄膜功能片成品。 本专利技术通过使用UV胶把片材透明导电薄膜贴在厚度为1.0mm-1.5mm的玻璃基板或其他透明平板基板上,使得透明导电膜的加工变得方便容易,透明导电膜加工好后,再用UV灯照射后使UV胶的粘性降低而很容易将透明导电膜揭下来进行下一步的加工工序,进而获得成品。本专利技术的方法也适用于制作其他柔性产品。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专利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范围限定。【权利要求】1.一种,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裁切步骤,把透明导电膜和UV胶分别裁切成与透明基板大小一致的尺寸; 贴合步骤,将所述透明导电膜借助于所述UV胶粘贴到透明基板上,形成半成品; 常规加工步骤,把贴合好的半成品依序进行清洗涂光阻、曝光显影、蚀刻、剥膜等常规加工工序,在透明导电膜上形成预定的线路; UV照射步骤,采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柔性薄膜功能片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裁切步骤,把透明导电膜和UV胶分别裁切成与透明基板大小一致的尺寸;贴合步骤,将所述透明导电膜借助于所述UV胶粘贴到透明基板上,形成半成品;常规加工步骤,把贴合好的半成品依序进行清洗涂光阻、曝光显影、蚀刻、剥膜等常规加工工序,在透明导电膜上形成预定的线路;UV照射步骤,采用UV灯照射加工好的产品,使UV胶粘性降低;分离、切割及绑定步骤,把形成有预定线路的透明导电膜从透明基板上揭下来,最后进行切割、绑定后即获得柔性薄膜功能片成品。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生王学雷许朝阳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豪威薄膜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