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覆盖件翼子板侧翻边整形模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749176 阅读:1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2-10 19: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覆盖件翼子板侧翻边整形模机构,包括上模插刀,上模插刀的一侧固定在第一斜楔主动板上,第一斜楔主动板的另一侧设有第二斜楔主动板,第二斜楔主动板的另一侧设有斜楔滑块,斜楔滑块上设有旋转斜楔,斜楔滑块的上部侧边上设有第三斜楔主动板,旋转斜楔的下部侧边上设有第四斜楔主动板,第三斜楔主动板与第四斜楔主动板相对设置,旋转斜楔中贯穿设有旋转导柱,旋转导柱通过第四斜楔主动板驱动旋转,旋转斜楔的下方设有带动旋转导柱往反方向旋转的氮气弹簧。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采用互动的各个斜楔主动板、旋转斜楔等的结构设计,消除了汽车覆盖件翼子板在翻边整形之后取件困难的问题,方便实现模具的自动化线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覆盖件翼子板侧翻边整形模机构,包括上模插刀,上模插刀的一侧固定在第一斜楔主动板上,第一斜楔主动板的另一侧设有第二斜楔主动板,第二斜楔主动板的另一侧设有斜楔滑块,斜楔滑块上设有旋转斜楔,斜楔滑块的上部侧边上设有第三斜楔主动板,旋转斜楔的下部侧边上设有第四斜楔主动板,第三斜楔主动板与第四斜楔主动板相对设置,旋转斜楔中贯穿设有旋转导柱,旋转导柱通过第四斜楔主动板驱动旋转,旋转斜楔的下方设有带动旋转导柱往反方向旋转的氮气弹簧。本专利技术通过采用互动的各个斜楔主动板、旋转斜楔等的结构设计,消除了汽车覆盖件翼子板在翻边整形之后取件困难的问题,方便实现模具的自动化线生产。【专利说明】汽车覆盖件翼子板侧翻边整形模机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翻边整形模具,具体涉及一种汽车覆盖件翼子板侧翻边整形模机构。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的汽车覆盖件翼子板侧翻边整形模,考虑到取件的问题,通常采用电车机构或普通旋转机构来实现。由于此件很大,如采用电车机构则模具会伸到机床(机床最大台面宽度2600)外,模具安全性较差,如采用普通旋转斜楔机构,由于旋转凸轮太大无论铸造性还是加工性都难以满足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并且安全系数高的汽车覆盖件翼子板侧翻边整形模机构。 一种汽车覆盖件翼子板侧翻边整形模机构,包括上模本体及下模本体,上模本体与下模本体之间构成汽车覆盖件翼子板成型腔;所述上模本体的底部设有上模插刀,上模插刀的一侧固定在第一斜楔主动板上,第一斜楔主动板的另一侧设有第二斜楔主动板,第二斜楔主动板通过第一斜楔主动板驱动,第二斜楔主动板的另一侧设有斜楔滑块,斜楔滑块通过第二斜楔主动板驱动,斜楔滑块上设有旋转斜楔,斜楔滑块的上部侧边上设有第三斜楔主动板,旋转斜楔的下部侧边上设有第四斜楔主动板,第三斜楔主动板与第四斜楔主动板相对设置,第四斜楔主动板通过第三斜楔主动板驱动,旋转斜楔中贯穿设有旋转导柱,旋转导柱通过第四斜楔主动板驱动旋转,旋转导柱伸出旋转斜楔的两端旋转插入导套中,旋转斜楔上方设有侧整形镶块,与侧整形镶块相对的旋转斜楔上方设有凸导板,凸导板的两侧设有凹导板,凸导板、凹导板与旋转导柱动力连接,旋转斜楔的下方,设有带动旋转导柱往反方向旋转的氮气弹簧。 本专利技术通过采用互动的各个斜楔主动板、旋转斜楔等的结构设计,消除了汽车覆盖件翼子板在翻边整形之后取件困难的问题,方便实现模具的自动化线生产,加快了模具在工作过程中的生产节拍。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应理解,以下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而非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 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汽车覆盖件翼子板侧翻边整形模机构,包括上模本体及下模本体,上模本体与下模本体之间构成汽车覆盖件翼子板成型腔,参见图1,上模本体的底部设有上模插刀1,上模插刀I的一侧固定在第一斜楔主动板2上,第一斜楔主动板2的另一侧设有第二斜楔主动板3,第二斜楔主动板3通过第一斜楔主动板2驱动,第二斜楔主动板3的另一侧设有斜楔滑块4,斜楔滑块4通过第二斜楔主动板3驱动,斜楔滑块4上设有旋转斜楔5,斜楔滑块4的上部侧边上设有第三斜楔主动板6,旋转斜楔5的下部侧边上设有第四斜楔主动板7,第三斜楔主动板6与第四斜楔主动板7相对设置,第四斜楔主动板7通过第三斜楔主动板6驱动,结合图2,旋转斜楔5中贯穿设有旋转导柱8,旋转导柱8通过第四斜楔主动板7驱动旋转,旋转导柱8伸出旋转斜楔5的两端旋转插入导套9中,旋转斜楔5上方设有侧整形镶块10,与侧整形镶块10相对的旋转斜楔5上方设有凸导板11,凸导板11的两侧设有凹导板12,凸导板11、凹导板12与旋转导柱8动力连接,旋转斜楔5的下方,设有带动旋转导柱8往反方向旋转的氮气弹簧13。 合模时:随着上模本体及下模本体的闭合,上模插刀I跟随上模本体一起向下运动,通过第一斜楔主动板2对第二斜楔主动板3的驱动,使得斜楔滑块4向左运动,第三斜楔主动板6固定在斜楔滑块4上,斜楔滑块4对第四斜楔主动板7的驱动使得原本倾斜的部件绕着旋转导柱8顺时针旋转10°到达模具闭合的状态。 开模时:随着上模本体和下模本体分离,上模插刀I向上运动,在氮气弹簧13的驱动下旋转斜楔5的旋转导柱8绕导套9的中心逆时针旋转10°,在此过程中旋转斜楔5在凸凹导板的支撑下运动,在止动块14、15的作用下机构停止运动,达到取件的目的。 以上所述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专利技术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汽车覆盖件翼子板侧翻边整形模机构,包括上模本体及下模本体,上模本体与下模本体之间构成汽车覆盖件翼子板成型腔,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本体的底部设有上模插刀,上模插刀的一侧固定在第一斜楔主动板上,第一斜楔主动板的另一侧设有第二斜楔主动板,第二斜楔主动板通过第一斜楔主动板驱动,第二斜楔主动板的另一侧设有斜楔滑块,斜楔滑块通过第二斜楔主动板驱动,斜楔滑块上设有旋转斜楔,斜楔滑块的上部侧边上设有第三斜楔主动板,旋转斜楔的下部侧边上设有第四斜楔主动板,第三斜楔主动板与第四斜楔主动板相对设置,第四斜楔主动板通过第三斜楔主动板驱动,旋转斜楔中贯穿设有旋转导柱,旋转导柱通过第四斜楔主动板驱动旋转,旋转导柱伸出旋转斜楔的两端旋转插入导套中,旋转斜楔上方设有侧整形镶块,与侧整形镶块相对的旋转斜楔上方设有凸导板,凸导板的两侧设有凹导板,凸导板、凹导板与旋转导柱动力连接,旋转斜楔的下方,设有带动旋转导柱往反方向旋转的氮气弹簧。【文档编号】B21D37/10GK104190797SQ201410395676【公开日】2014年12月10日 申请日期:2014年8月12日 优先权日:2014年8月12日 【专利技术者】祝娟娟, 张站东, 高义龙, 李岩, 周高珍, 胡丰澄, 朱胜才 申请人:安徽江淮福臻车体装备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覆盖件翼子板侧翻边整形模机构,包括上模本体及下模本体,上模本体与下模本体之间构成汽车覆盖件翼子板成型腔,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本体的底部设有上模插刀,上模插刀的一侧固定在第一斜楔主动板上,第一斜楔主动板的另一侧设有第二斜楔主动板,第二斜楔主动板通过第一斜楔主动板驱动,第二斜楔主动板的另一侧设有斜楔滑块,斜楔滑块通过第二斜楔主动板驱动,斜楔滑块上设有旋转斜楔,斜楔滑块的上部侧边上设有第三斜楔主动板,旋转斜楔的下部侧边上设有第四斜楔主动板,第三斜楔主动板与第四斜楔主动板相对设置,第四斜楔主动板通过第三斜楔主动板驱动,旋转斜楔中贯穿设有旋转导柱,旋转导柱通过第四斜楔主动板驱动旋转,旋转导柱伸出旋转斜楔的两端旋转插入导套中,旋转斜楔上方设有侧整形镶块,与侧整形镶块相对的旋转斜楔上方设有凸导板,凸导板的两侧设有凹导板,凸导板、凹导板与旋转导柱动力连接,旋转斜楔的下方,设有带动旋转导柱往反方向旋转的氮气弹簧。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祝娟娟张站东高义龙李岩周高珍胡丰澄朱胜才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江淮福臻车体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