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纸板吸取装置,该纸板吸取装置包括平移升降部件和吸盘,所述吸盘安装平移升降部件上,所述纸板吸取装置还包括夹取弯折部件。纸板吸取装置可在吸取纸板的同时完成纸板弯折操作,其使用可带来降低人力劳动强度、节约人工成本、生产效率提高、产品质量稳定的优点。为进一步提升现有机械化自动生产线的自动化程度提供了技术保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纸板吸取装置,该纸板吸取装置包括平移升降部件和吸盘,所述吸盘安装平移升降部件上,所述纸板吸取装置还包括夹取弯折部件。纸板吸取装置可在吸取纸板的同时完成纸板弯折操作,其使用可带来降低人力劳动强度、节约人工成本、生产效率提高、产品质量稳定的优点。为进一步提升现有机械化自动生产线的自动化程度提供了技术保障。【专利说明】一种纸板吸取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纸板吸取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纸板吸取装置一般采用吸盘吸取方式实现吸取目的。此类纸板吸取装置包括起到搬运作用的平移升降部件和吸盘,吸盘连通真空管路。工作时平移升降部件将吸盘置于放置纸板的位置,然后吸盘工作,促使纸板被吸附在吸盘上,接着平移升降部件搬运纸板到指定位置,最后释放纸板。因此,现有的纸板吸取装置只具备搬运功能。在装箱工艺中有将弯折好的纸板放入包装箱的工序,此类纸板为长方形结构,在长边方向上分布有四条平行的折痕,纸板经手工弯折后形成凸形结构。现有的纸板吸取装置只能将已经弯折成形的纸板搬运至包装箱内而无法实现吸取和弯折的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既能吸取纸板又能对纸板进行加工操作的纸板吸取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中纸板吸取装置功能单一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该纸板吸取装置包括平移升降部件和吸盘,所述吸盘安装平移升降部件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纸板吸取装置还包括夹取弯折部件,所述夹取弯折部件包括成形组件、挤压组件和摆动组件,所述成形组件、摆动组件都固定安装在平移升降件上,所述成形组件上设有往两个相反方向错位分布的三个支撑面,所述吸盘凸出在中间的支撑面上,所述挤压组件通过直线气缸I安装在摆动组件上,所述直线气缸I的活塞杆伸缩方向与成形组件上的支撑面平行,所述挤压组件通过摆动组件安装在平移升降部件上且成形组件的两侧各分布一个挤压组件,所述挤压组件设有相邻且呈垂直位置关系的挤压面,所述挤压组件向相邻支撑面之间的位置以摆动方式运动。 成形组件在纸板成形前以及纸板成形后提供限制作用,使得纸板在动力作用下贴覆在成形组件上得到所需的形状。动力来自挤压组件,挤压组件的作用面在挤压组件摆动过程中持续不断的将动力传递给纸板,并使纸板顺应成形组件的外形而弯折。在初始状态下,挤压组件展开,支撑面所在平面与挤压组件之间没有交集区域,故挤压组件与成形组件之间分离,这样方便纸板直接进入成形组件上。由此,吸取纸板的过程中可弯折成形。 摆动组件的优选结构有:第一种,摆动组件包括直线气缸I1、连接板III,所述连接板III转动连接在成形组件的两侧,所述连接板III的一端与直线气缸II的活塞杆连接,所述挤压组件固定安装在连接板III的另一端;第二种,摆动组件包括摆动气缸。 成形组件的结构可以是一体式结构,也可以是分体式结构。一体式结构可以采用板材弯折成与弯折成形的纸板的形状相同的结构,也可以是凸模结构的块状体。一体式结构的成形组件使用方便,但应对不同规格的纸板时不具备适应性。分体式结构虽然在安装调试过程需要花费较长时间,但可以调整各个部件的位置而具备一定的适应性,可以应对不同规格的纸板。作为本专利技术分体式结构的优选方案,所述成形组件包括主体和侧板,所述主体表面设有三个连续分布的长度相同的支撑面,两侧的支撑面平行且都垂直于中间的支撑面,所述主体两侧各分布有一个侧板,所述侧板表面设有支撑面,两个侧板上的支撑面处于同一平面内且与主体的中间的支撑面平行。 成形组件仅有主体与平移升降部件固定连接,使得侧板的位置固定不动,而主体可以随平移升降部件一起运动。该结构可使侧板长度设计成比主体长度长的结构,进而延长支撑面的长度,当纸板沿着支撑面运动时纸板与支撑面接触的部位即纸板的两端继续受到限制作用,这有利于维持纸板成形的状态、稳定纸板成形后的结构。 为了保证吸取纸板以及弯折纸板顺利进行,避免纸板自重对吸取和弯折操作产生影响。所述平移升降部件的平移方向垂直于支撑面,所述平移升降部件的升降方向平行于支撑面。 本专利技术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纸板吸取装置可在吸取纸板的同时完成纸板弯折操作,其使用可带来降低人力劳动强度、节约人工成本、生产效率提高、产品质量稳定的优点。为进一步提升现有机械化自动生产线的自动化程度提供了技术保障。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具体说明。 图1为本专利技术第一种实施例的挤压组件展开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1 ; 图2为本专利技术第一种实施例的挤压组件展开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1I ; 图3为本专利技术第一种实施例的挤压组件收拢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专利技术弯折操作中纸板的状态变化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专利技术第一种实施例。 如图1、2、3所示,纸板吸取装置包括平移升降部件、成形组件、挤压组件1、摆动组件,平移升降部件、成形组件、挤压组件1、摆动组件都安装在机架上。 平移升降部件包括平移组件和升降组件。平移组件包括载物板、同步带、同步带轮、伺服电机;同步带轮安装在机架上,同步带安装同步带轮上并展开形成两端呈圆弧、中间呈笔直状的结构;伺服电机固定安装在机架上,伺服电机通过减速器与其中一个同步带轮连接并驱动该同步带轮转动,进而伺服电机驱动同步带转动。载物板通过直线导轨安装在机架上,直线导轨包括滑块和轨道,滑块安装在载物板底部,轨道安装在机架上,滑块上设有滑槽,轨道嵌入在滑槽内与滑块滑动连接;载物板与同步带展开形成的笔直部分固定连接;同步带转动时驱动载物板水平直线滑动。升降组件安装在载物板上,升降组件包括支撑杆、连接板1、连接板I1、拉杆、同步带、同步带轮、伺服电机,支撑杆固定安装在载物板上并且载物板上设有两个支撑杆,连接板I固定安装在支撑杆的一端,在连接板I上安装有同步带轮,在载物板上也安装有同步带轮,同步带安装同步带轮上并展开形成两端呈圆弧、中间呈笔直状的结构;伺服电机固定安装在载物板上,伺服电机与安装在载物板上同步带轮连接并驱动该同步带轮转动,进而伺服电机驱动同步带转动;连接板II固定连接在同步带展开形成的笔直部分,连接板II两端都设有拉杆,拉杆的一端穿过载物板而凸出在载物板底部,拉杆与载物板之间通过导向套连接;伺服电机启动后带动同步带转动,驱动拉杆在竖直方向做直线运动。成形组件、挤压组件1、摆动组件安装在拉杆上,由于平移升降部件上有四个呈矩阵分布的拉杆,同一侧的两个为一组,每组拉杆上各安装有成形组件、挤压组件1、摆动组件,即该纸板吸取装置上设有两个弯折工位。平移升降部件工作时可以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运动,由此在立体空间区域形成运动范围。 摆动组件包括载物板III2、直线气缸II 3、连接板1114。摆动组件包括两个直线气缸II 3,直线气缸II 3的缸体通过夹具都固定安装在拉杆上;摆动组件包括两个连接板III4,连接板III 4为L形,其中间部位通过销轴转动连接在载物板III 2上并且分布在载物板III 2的两侧,连接板III4与载物板III2的连接点形成摆动运动的支点,连接板III4 一端通过关节轴承与直线气缸II 3的活塞杆活动连接;直线气缸II 3伸出时连接板III 4收拢在载物板III 2的两侧,直线气缸II 3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纸板吸取装置,该纸板吸取装置包括平移升降部件和吸盘(14),所述吸盘(14)安装平移升降部件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纸板吸取装置还包括夹取弯折部件,所述夹取弯折部件包括成形组件、挤压组件(1)和摆动组件,所述成形组件、摆动组件都固定安装在平移升降件上,所述成形组件上设有往两个相反方向错位分布的三个支撑面,所述吸盘(14)凸出在中间的支撑面上,所述挤压组件(1)通过直线气缸Ⅰ(15)安装在摆动组件上,所述直线气缸Ⅰ(15)的活塞杆伸缩方向与成形组件上的支撑面平行,所述挤压组件(1)通过摆动组件安装在平移升降部件上且成形组件的两侧各分布一个挤压组件(1),所述挤压组件(1)设有相邻且呈垂直位置关系的挤压面,所述挤压组件(1)向相邻支撑面之间的位置以摆动方式运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正,姜钰,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中亚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