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徐作宁专利>正文

充气内胎保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74381 阅读:1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用于防止充气内胎被刺破的保护装置,由带折叠边的金属薄板圈体构成,该保护圈可装于各种车辆的内胎外弧顶和外胎内侧面之间,以阻挡尖锐物刺破内胎,同时又不影响车辆的正常行驶,对于车辆的安全、高效行驶有积极作用。(*该技术在200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充气内胎保护装置本技术涉及轮胎技术,特别是一种轮胎的防刺伤装置。由内、外胎组成的充气轮胎广泛应用在各种车辆上,车辆在行驶当中,轮胎经常会被地面尖锐物刺破漏气而抛锚,尤其是无法携带备用轮的自行车,摩托车等车辆,就地恢复行驶十分困难。目前对如何保护充气内胎被刺破漏气的技术及产品,在市场上和有关刊物上尚未找到。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止充气内胎被刺破的保护装置。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方案是:在充气内胎承受路面压力的外弧顶面与外胎的内侧面之间安装一个外侧面的大小和形状与外胎内侧顶面的大小和形状相对应的,用弹性金属薄板制成的圈体,以阻挡尖锐物刺破内胎,为防止圈体两侧的断口割破内胎,圈体的两边缘折成叠边结构,使钢圈断口折向圈外一侧。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在内胎外弧顶面装有保护金属圈,能够对尖锐物起阻挡作用,防止内胎被刺破漏气;由于保护圈由弹性金属薄板制成,因此,对轮胎的弹性影响不大,不影响轮胎的正常使用。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述:图1是本技术装于自行车轮胎上的断面示意图。-->图2是用于自行车充气内胎保护圈的主视图。图3是图2的左视局部剖视图。图4是图3的局部放大视图。图1所示,本技术圈体2安装在充气内胎4承受路面压力的弧顶面与外胎1的内侧面之间。圈体2的大小和形状与外胎1内侧顶面的大小和形状相对应,使之洽好贴合在一起,圈体2两侧的断口向圈外侧折成折叠边3可避免断口割破内胎4。图2、图3、图4表示了上述实施例的整体形状和构造。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充气内胎保护装置,其特征是:外侧面的大小和形状与外胎(1)内侧顶面的大小和形状相对应的、用弹性金属薄板制成的圈体(2),其两侧有折向圈外侧的折叠边(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充气内胎保护装置,其特征是:外侧面的大小和形状与外胎(1)内侧顶面的大小和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作宁
申请(专利权)人:徐作宁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5[中国|广西]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