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736800 阅读:1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2-10 12:26
提供一种不使天线特性下降、紧凑的结构的天线。天线(10)具备供电用波导管(14)、副反射镜(12)和主反射镜(11)。供电用波导管(14)传播由垂直偏振波及水平偏振波构成的电波。副反射镜(12)与供电用波导管(14)的开口部面对而配置,将从该开口部照射的电波反射。主反射镜(11)与副反射镜(12)面对而配置,将副反射镜(12)反射的电波向外部放射。主反射镜(11)的表面是使至少各一次通过规定的抛物线的一侧及另一侧的线围绕旋转轴旋转而成的形状。副反射镜(12)的表面是使台阶状或波状的线围绕旋转轴旋转而成的形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专利摘要】提供一种不使天线特性下降、紧凑的结构的天线。天线(10)具备供电用波导管(14)、副反射镜(12)和主反射镜(11)。供电用波导管(14)传播由垂直偏振波及水平偏振波构成的电波。副反射镜(12)与供电用波导管(14)的开口部面对而配置,将从该开口部照射的电波反射。主反射镜(11)与副反射镜(12)面对而配置,将副反射镜(12)反射的电波向外部放射。主反射镜(11)的表面是使至少各一次通过规定的抛物线的一侧及另一侧的线围绕旋转轴旋转而成的形状。副反射镜(12)的表面是使台阶状或波状的线围绕旋转轴旋转而成的形状。【专利说明】天线
本专利技术涉及具备主反射镜及副反射镜的天线。
技术介绍
以往,有为了卫星通信及气象观测而使用具有呈抛物曲面的反射器的天线(抛物面天线)的情况。专利文献I公开了该抛物面天线。 专利文献I的抛物面天线具备供电用波导管、喇叭、抛物线反射器和反射板。用来向外部放射的电波在供电用波导管中传播,被从喇叭朝向抛物线反射器放射。由于喇叭被配置在抛物线反射器的抛物曲面的焦点处,所以抛物线反射器将该电波作为平面波反射。此外,反射板为了将由抛物线反射器或供电用波导管进行的向喇叭的反射抵消而配置。另夕卜,该反射板构成为阶梯状。 这样,专利文献I是通过抛物线反射器将喇叭放射的电波反射而将电波向外部放射的结构(具备I个反射器的结构)。相对于此,专利文献2公开具备两个反射器的结构。 专利文献2的天线装置是通过将由一次放射器放射的电波用反射板(副反射镜)反射、然后用透镜天线(或抛物面天线、主反射镜)再反射、将电波向外部放射的结构。另夕卜,该反射板是能够使形状变化的结构,即使扫描角度变化也能够保持一定的波束样式。 专利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实公平6 - 28818号公报 专利文献2:特开平11 — 27036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 在将抛物面天线用于气象观测的情况下,有将口径较小者配置许多而进行观测的情况。但是,已知如果使抛物面天线的口径变小则指向性下降。此外,在使用双重偏振波的情况下,有混杂了两个偏振波的情况。 此外,如专利文献I的抛物面天线那样具备喇叭的结构由于需要将照射口配置到抛物线放射器(抛物线)的焦点的位置,所以难以使垂直于口径的方向的尺寸变小。 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以上的情况而做出的,其目的是提供一种不使天线特性下降的紧凑的结构的天线。 解决课题的手段及效果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是以上那样的,接着说明用来解决该课题的技术方案和其效果O 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提供以下的结构的天线。即,该天线具备供电用波导管、副反射镜和主反射镜。上述供电用波导管传播由垂直偏振波及水平偏振波构成的电波。上述副反射镜与上述供电用波导管的开口部面对而配置,将从该开口部照射的电波反射。上述主反射镜与上述副反射镜面对而配置,将上述副反射镜反射的电波向外部放射。上述主反射镜的表面是使至少各一次通过规定的抛物线的一侧及另一侧的线围绕旋转轴旋转而成的形状。上述副反射镜的表面是使台阶状或波状的线围绕旋转轴旋转而成的形状。 由此,即使是口径较小的情况,也能够将天线特性良好的平面波向外部放射。此夕卜,该天线由于是具备副反射镜的结构,所以能够抑制垂直于口径的方向的尺寸。因而,能够实现整体上紧凑、天线特性也良好的天线。 在上述天线中,优选的是,上述主反射镜的表面是使与规定的抛物线至少交叉两次以上的线围绕旋转轴旋转而成的形状。 由此,能够实现天线特性更好的天线。 在上述天线中,优选的是,上述主反射镜的表面是使斜率不离散而连续地变化的线围绕旋转轴旋转而成的形状。 由此,能够实现天线特性更好的天线。 在上述天线中,优选的是,上述副反射镜的表面是使台阶状的线围绕旋转轴旋转而成的形状。 由此,能够实现可通过简单的方法制造的副反射板。 在上述天线中,优选的是,为了观测气象状况而使用。 即,在进行气象观测的情况下,有将口径较小的天线排列配置多个的情况。因而,能够更好地发挥不使天线特性劣化而实现了紧凑化的本专利技术的效果。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是有关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天线装置的立体图。 图2是天线的剖视图。 图3是说明主反射镜的反射面的形状的图。 图4是说明决定主反射镜的反射面的形状的处理的图。 图5是表示主反射镜及副反射镜的变形例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接着,参照【专利附图】【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图1是有关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天线装置I的立体图。图2是天线10的剖视图。 天线装置I与图略的电波生成部(磁控管等)及控制部等一起构成雷达装置。天线装置I例如用于气象观测用,但也可以用于其他用途(通信等)。 天线装置I如图1所示,具备天线10、传递部20和支承台50。天线10可在垂直方向(使仰角变化的方向)及水平方向(使方位角变化的方向)上旋转而构成。 支承台50具备腿部和固定在腿部上的支承板。在该支承板上,安装着构成传递部20的各零件(齿轮及波导管等)。此外,在该支承台50上,安装着用来使天线10在垂直方向上旋转的马达(图略)、和用来使天线10在水平方向上旋转的马达(图略)。 传递部20将这些马达的动力通过齿轮等传递,能够使天线10在垂直方向及水平方向上旋转。 此外,传递部20具备将电波生成部生成的电波(电磁波)向天线10传递的图略的波导管。这里,在本实施方式中,假设是将垂直方向的偏振波和水平方向的偏振波的两者向天线10传递的结构。 天线10如图1及图2所示,具备主反射镜11、副反射镜12、副反射镜支承部13和供电用波导管14。 供电用波导管14与传递部20的波导管连接。供电用波导管14是圆筒状的部件,配置为,使其中心轴线与主反射镜11及副反射镜12的中心轴线一致。如图2所示,在供电用波导管14中传播的电波以从供电用波导管14的开口部扩散的方式被放射。 副反射镜支承部13是安装在供电用波导管14的外周部上的圆筒状的部件。副反射镜支承部13支承着副反射镜12。此外,假设副反射镜支承部13由电波的透过率较高的材料构成。 副反射镜12面向供电用波导管14的开口部而配置。副反射镜12由电波的反射率较高的材料构成。副反射镜12是在圆柱上以同心圆状形成有多个阶差那样的形状(详细情况后述)。副反射镜12将从供电用波导管14的开口部放射的电波朝向主反射镜11反射。 主反射镜11面向副反射镜支承部13而配置。主反射镜11与副反射镜12同样,由电波的反射率较高的材料构成。主反射镜11的表面为近似于抛物曲面的曲面(详细情况后述)。主反射镜11将从副反射镜12放射的电波反射。由此,能够将平面波朝向外部放射。另外,关于主反射镜11的形状的详细情况在后面叙述。 主反射镜11放射的电波通过雨或云等反射。该反射波在上述电波的路径中反向传播,被雷达装置的控制部等解析。由此,能够求出水滴的位置、大小及密度等。 此外,通过如本实施方式那样进行2重偏振波,能够根据两种电波的反射率的差等求出降水强度。在气象雷达中,如以上那样进行气象观测。 接着,参照图2及图3对主反射镜11及副反射镜12的形状进行说明。图3是说明主反射镜11的反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天线,其特征在于,具备:供电用波导管,传播由垂直偏振波及水平偏振波构成的电波;副反射镜,与上述供电用波导管的开口部面对而配置,将从该开口部照射的电波反射;以及主反射镜,与上述副反射镜面对而配置,将上述副反射镜反射的电波向外部放射;上述主反射镜的表面是使至少各一次通过规定的抛物线的一侧及另一侧的线围绕旋转轴旋转而成的形状;上述副反射镜的表面是使台阶状或波状的线围绕旋转轴旋转而成的形状。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箟耕治
申请(专利权)人:古野电气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