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朋波专利>正文

气管手术防护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731891 阅读: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2-05 18: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气管手术防护固定装置,其包括气管插管固定板,所述气管插管固定板两侧分别设有固定带,特征在于气管插管固定板上部设有防护罩,所述防护罩插在气管插管上,所述防护罩内面设有医用吸附棉,所述防护罩两侧分别经连接带与固定带相连接,当气管内的积痰和过多的血液经手术口喷溅而出时,经防护罩的阻挡和医用吸附棉的吸附,避免了不必要的污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由于采用上述结构,具有结构新颖、手术安全、无污染、操作方便、节约人力、手术视野宽阔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地说是一种气管手术防护固定装置,其包括气管插管固定板,所述气管插管固定板两侧分别设有固定带,特征在于气管插管固定板上部设有防护罩,所述防护罩插在气管插管上,所述防护罩内面设有医用吸附棉,所述防护罩两侧分别经连接带与固定带相连接,当气管内的积痰和过多的血液经手术口喷溅而出时,经防护罩的阻挡和医用吸附棉的吸附,避免了不必要的污染,本技术由于采用上述结构,具有结构新颖、手术安全、无污染、操作方便、节约人力、手术视野宽阔等优点。【专利说明】气管手术防护固定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地说是一种气管手术防护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在临床做气管切开手术时,病人一般取仰卧位,肩下垫一小枕,头后仰,使气管接近皮肤,暴露明显,以利于手术,助手坐于头侧,以固定头部,保持正中位,常规消毒,铺无菌巾等,其不足是:一是在手术插管过程中,使气管内形成负压,导致气管内的积痰和过多的血液经手术口喷溅而出,对临床医生造成污染,二是于肩下垫一小枕头的高度不可调,使手术过程中的颈部达不到理想的暴露视野、导致手术不方便,三是在手术过程中,需要助手实时把持患者的头部,避免手术中头部晃动对手术造成危险,导致浪费人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新颖、手术安全、无污染、操作方便、节约人力、手术视野宽阔的气管手术防护固定装置。 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气管手术防护固定装置,包括气管插管固定板,所述气管插管固定板两侧分别设有固定带,其特征在于气管插管固定板上部设有防护罩,所述防护罩插在气管插管上,所述防护罩内面设有医用吸附棉,所述防护罩两侧分别设有连体式定位夹,所述医用吸附棉经连体式定位夹固定在防护罩内,所述防护罩经连体式定位夹与固定带相连接,当气管内的积痰和过多的血液经手术口喷溅而出时,经防护罩的阻挡和医用吸附棉的吸附,避免了不必要的污染。 本技术可在气管插管固定板下方设有调高装置,其包括定位底板、调高气囊、充气阀和板弹簧,气管插管固定板下方设有定位底板,所述定位底板是由颈椎定位板和肩部压板构成,所述颈椎定位板沿颈椎方向的上部设有导向滑槽,所述颈椎定位板两侧分别设有固定环,所述固定带与固定环相连接,所述导向滑槽中部设有调高气囊,所述调高气囊上端与板弹簧相抵触,所述板弹簧两端分别与导向滑槽滑动连接,所述调高气囊与充气阀相连接,以利于根据不同人的颈椎屈曲高度控制调高气囊的高度,达到使用舒适、便于手术的作用。 本技术还可设有固定头架,所述固定头架是由移动板和顶板相交叉固定而成,所述颈椎定位板两侧分别设有插孔,所述固定头架经移动板插在插孔内与颈椎定位板相连接,以达到在手术过程中定位病人头部的作用,大大节约了人力,减少了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 本技术所述连体式定位夹是由两个夹体经连接铰链铰接而成。 本技术由于采用上述结构,具有结构新颖、手术安全、无污染、操作方便、节约人力、手术视野宽阔等优点。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气管插管固定板1、固定带2、防护罩3、医用吸附棉4、连体式定位夹5、定位底板6、调高气囊7、充气阀8、板弹簧9、颈椎定位板10、肩部压板11、导向滑槽12、固定环13、固定头架1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如附图所示,一种气管手术防护固定装置,包括气管插管固定板1,所述气管插管固定板I两侧分别设有固定带2,其特征在于气管插管固定板I上部设有防护罩3,所述防护罩3插在气管插管上,所述防护罩3内面设有医用吸附棉4,所述防护罩3两侧分别设有连体式定位夹5,所述医用吸附棉4经连体式定位夹5固定在防护罩内,所述防护罩经连体式定位夹与固定带2相连接,当气管内的积痰和过多的血液经手术口喷溅而出时,经防护罩3的阻挡和医用吸附棉的吸附,避免了不必要的污染。 本技术可在气管插管固定板I下方设有调高装置,其包括定位底板6、调高气囊7、充气阀8和板弹簧9,气管插管固定板I下方设有定位底板6,所述定位底板6是由颈椎定位板10和肩部压板11构成,所述颈椎定位板10沿颈椎方向的上部设有导向滑槽12,所述颈椎定位板10两侧分别设有固定环13,所述固定带2与固定环13相连接,所述导向滑槽12中部设有调高气囊7,所述调高气囊7上端与板弹簧9相抵触,所述板弹簧9两端分别与导向滑槽12滑动连接,所述调高气囊7与充气阀8相连接,以利于根据不同人的颈椎屈曲高度控制调高气囊7的高度,达到使用舒适、便于手术的作用。 本技术还可设有固定头架14,所述固定头架14是由移动板和顶板相交叉固定而成,所述颈椎定位板10两侧分别设有插孔,所述固定头架14经移动板插在插孔内与颈椎定位板10相连接,以达到在手术过程中定位病人头部的作用,大大节约了人力,减少了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 本技术所述连体式定位夹是由两个夹体经连接铰链铰接而成。 本技术在临床手术时,将本技术垫在手术患者颈肩部位,肩部压板8置于手术患者肩下,颈椎定位板7的调高气囊4正对病人颈椎,操作充气阀5,向调高气囊4内充气,使病人的颈椎处于向上屈曲,使病人的下颌上翘,将手术部位完全暴露,再将病人头部两侧的固定头架14沿着插孔相对靠向头部,将头部固定在颈椎定位板10上,然后再将气管插管通过防护罩3和气管插管固定板I插入病人的气管内,为了固定气管插管,将气管插管固定板I两端的固定带2分别与固定环13固定连接,再将防护罩3内面垫上医用吸附棉4,医用吸附棉4经连体式定位夹5固定在防护罩3上,防护罩3再经连体式定位夹5与固定带2固定连接,以防止病人在手术过程中的血液或痰液喷溅而出,上述准备完毕,医生即可对气管进行切开术。 本技术由于采用上述结构,具有结构新颖、手术安全、无污染、操作方便、节约人力、手术视野宽阔等优点。【权利要求】1.一种气管手术防护固定装置,包括气管插管固定板,所述气管插管固定板两侧分别设有固定带,其特征在于气管插管固定板上部设有防护罩,所述防护罩插在气管插管上,所述防护罩内面设有医用吸附棉,所述防护罩两侧分别设有连体式定位夹,所述医用吸附棉经连体式定位夹固定在防护罩内,所述防护罩经连体式定位夹与固定带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管手术防护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本技术可在气管插管固定板下方设有调高装置,其包括定位底板、调高气囊、充气阀和板弹簧,气管插管固定板下方设有定位底板,所述定位底板是由颈椎定位板和肩部压板构成,所述颈椎定位板沿颈椎方向的上部设有导向滑槽,所述颈椎定位板两侧分别设有固定环,所述固定带与固定环相连接,所述导向滑槽中部设有调高气囊,所述调高气囊上端与板弹簧相抵触,所述板弹簧两端分别与导向滑槽滑动连接,所述调高气囊与充气阀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气管手术防护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设有固定头架,所述固定头架是由移动板和顶板相交叉固定而成,所述颈椎定位板两侧分别设有插孔,所述固定头架经移动板插在插孔内与颈椎定位板相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气管手术防护固定装置,包括气管插管固定板,所述气管插管固定板两侧分别设有固定带,其特征在于气管插管固定板上部设有防护罩,所述防护罩插在气管插管上,所述防护罩内面设有医用吸附棉,所述防护罩两侧分别设有连体式定位夹,所述医用吸附棉经连体式定位夹固定在防护罩内,所述防护罩经连体式定位夹与固定带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朋波丁吉江于京涛
申请(专利权)人:王朋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