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LED灯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729288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2-04 14: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LED灯泡,包括泡壳及设于其内的LED光源。其中,所述泡壳内还设有一装饰部,位于所述LED光源的出射光的光路上,所述装饰部包括第一装饰单元以及第二装饰单元,所述第二装饰单元的透光率比所述第一装饰单元的透光率高至少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LED灯泡,包括泡壳及设于其内的LED光源。其中,所述泡壳内还设有一装饰部,位于所述LED光源的出射光的光路上,所述装饰部包括第一装饰单元以及第二装饰单元,所述第二装饰单元的透光率比所述第一装饰单元的透光率高至少5%。【专利说明】一种LED灯泡
本技术涉及半导体照明领域,公开了一种LED灯泡,特别是一种具有装饰部的LED蜡烛灯。
技术介绍
在灯具照明领域中,如传统的钨丝灯发光时会产生折线形光斑,而LED等半导体光源没有这一特性,其所形成的光要么是大角度的发散光、要么是具有高照度的聚合光,其出射光并不具备传统光斑形状。为了使得LED蜡烛灯不仅在光通量和角度上替换传统光源,同时在视觉效果上也能体现传统灯具如钨丝灯的折线形光斑的钨丝效果,需要一种具有传统灯具发光效果的LED灯泡。 中国专利CN203273343U公开了一种带有装饰效果的LED灯头,包括了一装饰部,可以使得LED灯头照明的同时具有彩色或转色的发光装饰效果,从而提高LED灯头的时尚感和观赏性,并满足人们个性化的追求及灯头多功能化的需要。但该专利的技术方案并未揭示可以提供具有图案效果的照明灯具,因此本技术对此进行了研发以满足市场不同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技术缺陷,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LED灯泡,特别是一种具有装饰部的LED蜡烛灯。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LED灯泡,包括泡壳及设于其内的LED光源,其中,所述泡壳内还设有一装饰部,位于所述LED光源的出射光的光路上,所述装饰部包括第一装饰单元以及第二装饰单元,所述第二装饰单元的透光率比所述第一装饰单元的透光率高至少5%。 本技术公开的LED灯泡中,所述第一装饰单元与所述第二装饰单元二次成型或组装。可选地,所述第一装饰单元不透光,所述第二装饰单元透光率大于90%。可选地,所述装饰部由所述第二装饰单元一体成型而形成,所述第一装饰单元贴设或电镀于所述第二装饰单元上,所述第一装饰单元的透光率为O?50%。可选地,所述装饰部由所述第二装饰单元一体成型而形成,所述第一装饰单元为在所述第二装饰单元上部分咬花或磨砂形成。 本技术公开的LED灯泡中,所述第二装饰单元凹设于所述装饰部上,并成形为折线形,使得透过所述第二装饰单元的光线形成钨丝形光斑。 本技术公开的LED灯泡中,所述LED灯泡具有可对LED光源的出射光部分反射部分透射的配光区域,所述配光区域形成于所述泡壳或所述第一装饰单元上。 本技术公开的LED灯泡中,所述装饰部通过固定元件与所述泡壳连接固定。 本技术公开的LED灯泡中,所述装饰部与所述泡壳一体化成形,所述装饰部形成所述泡壳的一部分。 本技术公开的LED灯泡中,所述LED灯泡还包括一灯座,所述灯座与所述泡壳的一端固定形成一封闭的内部空间,所述内部空间内设有一散热器,所述散热器一端与所述灯座固定。 优选地,所述散热器呈柱状,所述LED光源安装在所述散热器的侧壁上。更优选地,所述LED光源被设置于位于泡壳内的同一高度上,至少一个所述透光部被设置于该高度平面。 优选地,所述散热器呈柱状,其中所述装饰部内壁与所述散热器间设有复数个固定元件,所述装饰部通过所述复数个固定元件固定在所述散热器上,所述固定元件抵顶于所述散热器的侧壁。 通过在一个LED灯泡中加入一个装饰部以作为透光部,其中,装饰部内设有高透光率且具有特定形状的第二装饰单元,并且选用相对较低透光率的透光介质制成装饰部的其余部分即第一装饰单元,从而使得从LED灯泡中出射光形成的光斑具有特定形状,尤其是可以通过将第二装饰单元做成折线形或者仿照传统灯具中钨丝缠绕形状而制作,从而使得出射光斑具有钨丝形状,以使LED灯泡也能够发出钨丝形状光斑的传统灯具发光的效果,满足用户的需求。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所示的是本技术公开的LED灯泡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透视图; 图2所示的是本技术公开的LED灯泡的另一具体实施例的立体视图; 图3所示的是本技术公开的LED灯泡的装饰部的立体图。 附图标记:1_泡壳,2-LED光源,3-装饰部,31-第一装饰单元,32-第二装饰单元,33-固定元件,4-灯座,5-散热器,6-壳体,7-电源。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进一步阐述本技术。 如图1所示,本技术公开了一种LED灯泡,包括泡壳I及LED光源2。其中LED光源2设于泡壳I内,其出射光通过泡壳I射出灯泡为用户提供照明。泡壳I内还设有一装饰部3,位于LED光源2的出射光的光路上,该装饰部3包括第一装饰单元31以及第二装饰单元32,其中第一装饰单元31具有较低的透光率,第二装饰单元32具有较高的透光率,两者的透光率的差值为大于等于5%。由于通用的LED灯泡的出射光要么是发散的要么是聚合的,因此本技术采用在这些LED光源2的光路上布置一些透光部,在大部分实施例中为第二装饰单元32,利用光沿直线传播的原理,在光路上布置一些透光率不同的介质,使透射出的光线产生有明暗分别的不同区域,亮区、暗区分别聚合在一起,就能形成不同的光斑图样。本技术优选实施方式中,只需将光斑成型区域所采用的透光介质以及其余部分所采用的透光介质两者的透光率差配置在相差超过5%即可,即第一装饰单元31比第二装饰单元32的透光率低至少5%,因为当两种不同的介质的透光率相差超过5%时,肉眼就能明显地分别从不同介质透射出的光线的明暗、散射等光学性质的差异。在本技术优选实施方式中,第二装饰单元32可采用透光率高达92%或者更高透光率的透光介质,例如可以采用聚碳酸酯(PC)材质或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材质,第一装饰单元31采用透光率低于87 %的透光介质即可,从而使得从LED灯射出的光斑形成特定光斑图样,满足用户的需求。 本技术公开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第一装饰单元31和第二装饰单元32是二次成型或组装的。其中有三种较优的二次成型或组装方式: 第一种:将第一装饰单元31配置成不透光,第二装饰单元32的透光率大于90%。比如第一装饰单元31为全反射表面,第二装饰单元32为聚碳酸酯(PC)材质或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材质的光学元件。 第二种:将第一装饰单元31配置成透光率为O?50%的低透光性质,将第二装饰单元32 —体成型从而形成装饰部3,通过将第一装饰单元31上贴设或电镀于第二装饰单元32上,使第二装饰单元32的第一装饰单元31形成遮光区,从而遮挡部分光线。 第三种:将第二装饰单元32 —体成型从而形成装饰部3,在第二装饰单元32上的部分区域进行咬花或磨砂处理,从而形成第一装饰单元31。通过咬花工艺或磨砂工艺,第一装饰单元31形成了一个光散射区域,将传播至装饰部3的光线进行散射处理,使光散射区域的出射光线为不规则的散射光,起到均匀化出射光线以及降低出射光强的作用,从而使用户可以看到由第一装饰单元31形成的明显的光斑图案。 申请人:认为,上述三种实施方案并不是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而是三种优选方案,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LED灯泡,包括泡壳及设于其内的LED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泡壳内还设有一装饰部,位于所述LED光源的出射光的光路上,所述装饰部包括第一装饰单元以及第二装饰单元,所述第二装饰单元的透光率比所述第一装饰单元的透光率高至少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旭煌王洪波刘泽玉
申请(专利权)人:欧普照明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