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灯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729289 阅读: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2-04 14: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灯具,包括若干LED、第一光通道、第二光通道、第一导光部和第二导光部,一部分LED的光线先后经过所述第一光通道和所述第一导光部出射,另一部分LED的光线先后经过所述第二光通道和所述第二导光部出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灯具的光线具有丰富的层次感,跟现有技术相比,更加美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灯具,包括若干LED、第一光通道、第二光通道、第一导光部和第二导光部,一部分LED的光线先后经过所述第一光通道和所述第一导光部出射,另一部分LED的光线先后经过所述第二光通道和所述第二导光部出射。本技术的灯具的光线具有丰富的层次感,跟现有技术相比,更加美观。【专利说明】一种灯具
本技术涉及照明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灯具。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LED灯具一般包括外壳,外壳内设有LED光源和用于配光的反射器。LED光源的小角度方向的光线直接从外壳的出光口射出,大角度方向的光线经过反射器反射后从外壳的出光口射出。为了使光线更加均匀地出射,在外壳的出光口设置一个扩散板。这种LED灯具的出光面即为扩散板的外表面,出光面较为单一,缺乏层次感、立体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灯具。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灯具,包括若干LED、第一光通道、第二光通道、第一导光部和第二导光部,一部分LED的光线先后经过所述第一光通道和所述第一导光部出射,另一部分LED的光线先后经过所述第二光通道和所述第二导光部出射。 优选地,所述第一导光部包括入光面和出光面,所述第一导光部的入光面和/或出光面为使光扩散的扩散面。 优选地,所述第二导光部呈环形并且环绕所述第一导光部,所述第二导光部包括离所述LED较近的第一端面、离所述LED较远的第二端面、内侧面和外侧面,所述LED的光线从所述第一端面进入所述第二导光部后从所述第二端面出射。 优选地,所述第一端面至少包括呈阶梯分布的第一台阶面和第二台阶面,所述第二台阶面位于所述第一台阶面的外侧,所述第一端面还包括连接所述第一台阶面和所述第二台阶面的第一连接面以及连接所述第二台阶面和所述外侧面的第二连接面,所述第一连接面和所述第二连接面为使光扩散的扩散面,所述LED的光线从所述第一台阶面进入所述第二导光部;进入所述第二导光部的部分光线经所述内侧面、第一台阶面及第二端面反射至所述第一连接面,再经所述第一连接面散射后从所述第二端面出射;进入所述第二导光部的另一部分光线经所述内侧面、第一台阶面、第二台阶面及第二端面反射至所述第二连接面,再经所述第二连接面散射后从所述第二端面出射。 优选地,所述灯具还包括外壳和连接部,所述连接部设置于所述外壳内,所述连接部用于连接所述第一导光部和所述外壳,所述第二导光部夹持于所述第一导光部和所述外壳之间。 优选地,所述第二光通道环绕所述第一光通道。 优选地,所述连接部呈筒状,所述第一光通道由所述连接部的内壁面围成。 优选地,所述外壳包括底壁和呈筒状的侧壁,所述侧壁包括自由端及与所述底壁连接的连接端,所述第二光通道由所述连接部的外壁面和所述侧壁的内壁面围成。 优选地,所述第一导光部包括外侧面,所述第一导光部的外侧面局部倾斜以形成卡持面,所述第二导光部的内侧面倾斜设置以配合所述卡持面,所述第二导光部夹持在所述卡持面与所述外壳的侧壁的自由端之间。 优选地,所述灯具还包括基板,所述LED设置在所述基板上,所述基板夹持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底壁之间。 优选地,所述LED设置于所述底壁,所述连接部的一端与所述底壁通过螺钉连接。 优选地,所述连接部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导光部通过卡接的方式连接。 优选地,所述卡持面与所述内侧面之间设有间隙。 优选地,所述内侧面上设有反射层。 本技术的灯具的光线具有丰富的层次感,跟现有技术相比,更加美观。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是本技术的灯具的一个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2是图1中灯具的一个视角的立体分解图; 图3是图1中灯具的另一个视角的立体分解图; 图4是第二导光部的一个视角的立体示意图; 图5是第二导光部的另一个视角的立体示意图; 图6是第一导光部的立体示意图; 图7是连接部的立体示意图; 图8是外壳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至图7对本技术的灯具的一个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本实施例的灯具包括LED、基板3、第一导光部5、第二导光部6、连接部7和外壳8。所述LED、所述基板3及所述连接部7设置在外壳8内。所述灯具还包括第一光通道101和第二光通道100。所述LED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光通道101内的LED I和设置于所述第二光通道100内的LED 2。所述连接部7呈筒状,所述第一光通道101由所述连接部7的内壁面71围成。所述第二光通道100环绕所述第一光通道101。所述外壳8包括底壁82和呈筒状的侧壁81,所述侧壁81包括自由端及与所述底壁82连接的连接端,所述第二光通道100由所述连接部7的外壁面72和所述侧壁81的内壁面围成。所述LED I的光线先后经过所述第一光通道101和所述第一导光部5出射,所述LED 2的光线先后经过所述第二光通道100和所述第二导光部6出射。这样,本实施例的灯具形成2个出光渠道,跟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层次感,具有更好的装饰效果。 所述第一导光部5包括入光面51和出光面52,所述第一导光部5的入光面51为使光扩散的扩散面,例如,所述入光面51可以通过磨砂处理而成为扩散面,通过将所述入光面51设置成扩散面,可以使光线更加柔和、均匀。所述第二导光部6呈环形并且环绕所述第一导光部5,所述第二导光部6包括离所述LED 2较近的第一端面、离所述LED 2较远的第二端面67、内侧面69和外侧面66。所述LED 2的光线从所述第一端面进入所述第二导光部6后从所述第二端面67出射。所述第一端面包括呈阶梯分布的第一台阶面61和第二台阶面62,所述第二台阶面62位于所述第一台阶面61的外侧。所述第一端面还包括连接所述第一台阶面61和所述第二台阶面62的第一连接面63以及连接所述第二台阶面62和所述外侧面66的第二连接面65,所述第一连接面63和所述第二连接面65为使光扩散的扩散面,所述第一连接面63和第二连接面65可以经磨砂处理而成为扩散面,所述LED 2的光线从所述第一台阶面61进入所述第二导光部6 ;进入所述第二导光部6的部分光线经所述内侧面69、第一台阶面61及第二端面67反射至所述第一连接面63,再经所述第一连接面63散射后从所述第二端面67出射;进入所述第二导光部6的另一部分光线经所述内侧面69、第一台阶面61、第二台阶面62及第二端面67反射至所述第二连接面65,再经所述第二连接面65散射后从所述第二端面67出射。所述第一连接面63和所述第二连接面65是环形的斜面。所述第一台阶面61、所述第一连接面63、所述第二台阶面62、所述第二连接面65、所述第二端面67都是环形的表面。这样,就在所述第二导光部6上形成2个亮环,起到良好的装饰视觉效果。 所述连接部7用于沿上、下方向连接所述第一导光部5和所述外壳8,所述第二导光部6夹持于所述第一导光部5和所述外壳8之间,这种装配结构简单、易于操作,可以节省灯具的装配时间。所述连接部7的一端与所述底壁82通过螺钉连接。 所述灯具还包括基板3,所述LED I和所述LED 2都设置在所述基板3上,所述基板3外周夹持在所述连接部7与所述底壁82之间,具体地,所述连接部7的一端设有沿其周向均匀分布的4个凸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灯具,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LED、第一光通道、第二光通道、第一导光部和第二导光部,一部分LED的光线先后经过所述第一光通道和所述第一导光部出射,另一部分LED的光线先后经过所述第二光通道和所述第二导光部出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廉瑞凯邓诗涛徐正旺
申请(专利权)人:欧普照明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