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结构退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728535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2-04 12: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复合结构退料装置,该退料装置与加工模具连接,该退料装置包括一个上套管(4),上套管(4)的上端外表面通过紧固面管(14)与模具的内腔表面固定连接,上套管(4)的中心部加工有沿中轴线的中心孔,退料冲(3)安装在该中心孔内,上套管(4)的下部外圆周面上套装一个管状的垫座(5),垫座(5)的管状内腔中设置有一个横梁(13),横梁(13)在截面形状退料冲(3)的底部的形状一致,横梁(13)可抵压在退料冲(3)的底部,使退料冲(3)沿上套管(4)的中心孔滑动,垫座(5)的外圆周面套装在下管套(6)上部的开口端上,下管套(6)下部的封闭端与上套管(4)底端之间设置有回位弹簧(7)。该装置是对原有退料方式的改进,适用于机械类加工行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是一种复合结构退料装置,该退料装置与加工模具连接,该退料装置包括一个上套管(4),上套管(4)的上端外表面通过紧固面管(14)与模具的内腔表面固定连接,上套管(4)的中心部加工有沿中轴线的中心孔,退料冲(3)安装在该中心孔内,上套管(4)的下部外圆周面上套装一个管状的垫座(5),垫座(5)的管状内腔中设置有一个横梁(13),横梁(13)在截面形状退料冲(3)的底部的形状一致,横梁(13)可抵压在退料冲(3)的底部,使退料冲(3)沿上套管(4)的中心孔滑动,垫座(5)的外圆周面套装在下管套(6)上部的开口端上,下管套(6)下部的封闭端与上套管(4)底端之间设置有回位弹簧(7)。该装置是对原有退料方式的改进,适用于机械类加工行业。【专利说明】一种复合结构退料装置
本技术是一种复合结构退料装置,属于机械

技术介绍
我国枪弹制造业基本是在二战前德国制造设备的基础上组建并逐渐发展壮大的,几十年来,在原有技术基础上经过不断的技术革新和工艺改造,生产工艺大大简化,工艺装备水平明显提高。机枪弹战斗部(弹头)是由弹头壳、燃烧剂、和钢芯等部件构成,其中钢芯是影响各个指标的主要部件,其加工方式多数为:采用一定直径和牌号的材料(如45#),在专用设备上,经过机械车削的方式,完成其外形尺寸和相关技术参数的加工。 随着新工艺的发展,钢芯冲压的生产模式由过去的车削加工变为冲压加工。此加工方式因制件充满模具内腔,其退料阻力较大,又受到制件的特定形状所限,利用普通的退料方式会因退料冲强度问题导致断裂,无法满足连续冲压工艺要求。 【
技术实现思路
】 本技术针对上述问题,设计了一种复合结构退料装置,该装置可满足瓶状型、圆台型或锥体型产品,从模具中安全推出的需要。该装置与于冲压或挤压工艺配套使用,是对原有退料方式的改进,适用于机械类加工行业。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该种复合结构退料装置,该退料装置与加工模具连接,模具是由外模套(8)、内模套(9)和模仁(10)组成,模仁(10)的中心部形成的模腔(2)内是经冲压或挤压加工完成后滞留其中的零件(I),其特征在于:该退料装置包括一个上套管(4),上套管(4)的上端外表面与模具的外模套(8)下端的内腔表面固定连接,上套管(4)的中心部加工有沿中轴线的中心孔,退料冲(3)安装在该中心孔内,退料冲(3)的底部两侧各设置有一个滑块(11),上套管(4)的中心孔两侧也各加工有与滑块(11)相配合的滑槽(12),上套管(4)的下部外圆周面上套装一个管状的垫座(5),垫座(5)可沿上套管(4)滑动,垫座(5)的管状内腔中设置有一个横梁(13),横梁(13)在截面形状退料冲(3)的底部的形状一致,也套装在上套管(4)的中心孔及两侧的滑槽(12)内,横梁(13)可抵压在退料冲(3)的底部,使退料冲 (3)沿上套管(4)的中心孔滑动,垫座(5)的外圆周面套装在下管套(6)上部的开口端上,下管套(6)下部的封闭端与上套管(4)底端之间设置有回位弹簧(7)。 本技术技术方案的优点是: 1.在加工瓶状型及圆台型或锥体(小端尺寸大于2.5mm)型产品时,利用垫座对上套管的约束(防止外涨),使上套管内孔对退料冲具有保护作用。当尺寸较小且有一定长度的退料冲沿着上套管的滑槽(12)前移时,避免因其强度不够而断裂,保护连续冲压设备安全运行; 2.退料冲(3)的底部两侧各设置有一个滑块(11),可以增加退料冲(3)与上套管 (4)的接触面强度; 3.把垫座与上套管组合,使垫座(5)的管状内腔结构与上套管(4)精密配合,用以对上套管实施紧固约束,确保上套管(4)开口的中心孔及两侧的滑槽(12)的外壁不会向外涨开,即确保中心孔及两侧的滑槽(12)内的退料冲(3)及其底部两侧设置的滑块(11)与之配合并达到导向和抱紧紧箍的作用。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下套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技术上套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技术垫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技术退料冲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技术组装图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地详述: 参见附图1?5所示,该种复合结构退料装置,该退料装置与加工模具连接,模具是由外模套8、内模套9和模仁10组成,模仁10的中心部形成的模腔2内是经冲压或挤压加工完成后滞留其中的零件I,其特征在于:该退料装置包括一个上套管4,上套管4的上端外表面与模具的外模套8下端的内腔表面固定连接,上套管4的中心部加工有沿中轴线的中心孔,退料冲3安装在该中心孔内,退料冲3的底部两侧各设置有一个滑块11,上套管4的中心孔两侧也各加工有与滑块11相配合的滑槽12,上套管4的下部外圆周面上套装一个管状的垫座5,垫座5可沿上套管4滑动,垫座5的管状内腔中设置有一个横梁13,横梁13在截面形状退料冲3的底部的形状一致,也套装在上套管4的中心孔及两侧的滑槽12内,横梁13可抵压在退料冲3的底部,使退料冲3沿上套管4的中心孔滑动,垫座5的外圆周面套装在下管套6上部的开口端上,下管套6下部的封闭端与上套管4底端之间设置有回位弹簧7。 该退料装置的工作过程是: 将内有回位弹簧7的下套管6与上套管4配合到一起,并使得前端面完全与垫座5的后端面接触,依靠外力使下套管6推压垫座5,而垫座5管状内腔中设置的横梁13又作用于退料冲3底部两侧的滑块11,使退料冲3、垫座5、下套管6沿着上套管4的中心孔及两侧的滑槽12前移,使退料冲3的小端面与零件I接触,在推力的持续作用下直至将零件I推离模仁10中心部的模腔2,送出模口,完成退料功能。【权利要求】1.一种复合结构退料装置,该退料装置与加工模具连接,模具是由外模套(8)、内模套(9)和模仁(10)组成,模仁(10)的中心部形成的模腔(2)内是经冲压或挤压加工完成后滞留其中的零件(I),其特征在于:该退料装置包括一个上套管(4),上套管(4)的上端外表面通过紧固面管(14)与模具的外模套(8)下端的内腔表面固定连接,上套管(4)的中心部加工有沿中轴线的中心孔,退料冲(3)安装在该中心孔内,退料冲(3)的底部两侧各设置有一个滑块(11),上套管(4)的中心孔两侧也各加工有与滑块(11)相配合的滑槽(12),上套管(4)的下部外圆周面上套装一个管状的垫座(5),垫座(5)可沿上套管(4)滑动,垫座(5)的管状内腔中设置有一个横梁(13),横梁(13)在截面形状退料冲(3)的底部的形状一致,也套装在上套管(4)的中心孔及两侧的滑槽(12)内,横梁(13)可抵压在退料冲(3)的底部,使退料冲(3)沿上套管(4)的中心孔滑动,垫座(5)的外圆周面套装在下管套(6)上部的开口端上,下管套(6)下部的封闭端与上套管(4)底端之间设置有回位弹簧(7)。【文档编号】B21D45/04GK203972672SQ201420390596【公开日】2014年12月3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15日 优先权日:2014年7月15日 【专利技术者】高建中, 李凯, 赵金库, 肖荣飞, 宋成俊, 郑海云 申请人:黑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复合结构退料装置,该退料装置与加工模具连接,模具是由外模套(8)、内模套(9)和模仁(10)组成,模仁(10)的中心部形成的模腔(2)内是经冲压或挤压加工完成后滞留其中的零件(1),其特征在于:该退料装置包括一个上套管(4),上套管(4)的上端外表面通过紧固面管(14)与模具的外模套(8)下端的内腔表面固定连接,上套管(4)的中心部加工有沿中轴线的中心孔,退料冲(3)安装在该中心孔内,退料冲(3)的底部两侧各设置有一个滑块(11),上套管(4)的中心孔两侧也各加工有与滑块(11)相配合的滑槽(12),上套管(4)的下部外圆周面上套装一个管状的垫座(5),垫座(5)可沿上套管(4)滑动,垫座(5)的管状内腔中设置有一个横梁(13),横梁(13)在截面形状退料冲(3)的底部的形状一致,也套装在上套管(4)的中心孔及两侧的滑槽(12)内,横梁(13)可抵压在退料冲(3)的底部,使退料冲(3)沿上套管(4)的中心孔滑动,垫座(5)的外圆周面套装在下管套(6)上部的开口端上,下管套(6)下部的封闭端与上套管(4)底端之间设置有回位弹簧(7)。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建中李凯赵金库肖荣飞宋成俊郑海云
申请(专利权)人:黑龙江北方工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