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架类产品的成型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728436 阅读: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2-04 12: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框架类产品的成型模具,包括公模板、公模仁、母模板、母模仁、滑块、方销以及斜导柱,所述斜导柱的一端固定于所述母模板上,另一端倾斜穿过所述滑块,所述公模仁、母模仁以及滑块组成用于成型产品的型腔,所述滑块与所述产品中框架的侧面和底面接触,所述方销设置于所述滑块下方,与所述产品的底面相对应的位置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滑块形成产品中框架的侧面和底面,脱模时,滑块先向外移动,使滑块与产品脱离,然后方销再对应框架的底面顶出,这样,相较于方销既成型产品又顶出的情况,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对方销的宽度没有要求,解决了不易顶出的问题,同时,滑块先脱模,也避免了方销顶出过程中使产品产生毛边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框架类产品的成型模具,包括公模板、公模仁、母模板、母模仁、滑块、方销以及斜导柱,所述斜导柱的一端固定于所述母模板上,另一端倾斜穿过所述滑块,所述公模仁、母模仁以及滑块组成用于成型产品的型腔,所述滑块与所述产品中框架的侧面和底面接触,所述方销设置于所述滑块下方,与所述产品的底面相对应的位置处。本技术通过滑块形成产品中框架的侧面和底面,脱模时,滑块先向外移动,使滑块与产品脱离,然后方销再对应框架的底面顶出,这样,相较于方销既成型产品又顶出的情况,本技术对方销的宽度没有要求,解决了不易顶出的问题,同时,滑块先脱模,也避免了方销顶出过程中使产品产生毛边的问题。【专利说明】框架类产品的成型模具
本技术涉及注塑模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框架类产品的成型模具。
技术介绍
对于框架类产品,例如TV、平板、车载以及工业等类的产品,通常是由滑块形成框架的侧面,由方销形成框架的底面,顶出过程中,由于产品框架的底面较窄,导致方销较窄,活动空间也较小,不易顶出,同时,顶出时会使产品产生毛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框架类产品的成型模具,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框架类产品的成型模具,包括公模板、公模板内的公模仁、母模板、母模板内的母模仁、滑块、方销以及斜导柱,所述斜导柱的一端固定于所述母模板上,另一端倾斜穿过所述滑块,所述公模仁、母模仁以及滑块组成用于成型产品的型腔,所述滑块与所述产品中框架的侧面和底面接触,所述方销设置于所述滑块下方,与所述产品的底面相对应的位置处。 较佳地,还包括顶出板和后板,所述顶出板与驱动装置相连,并能够在所述后板与所述公模板之间形成的空腔内上下移动。 较佳地,所述方销的一端固定于所述顶出板上,另一端穿过所述公模板和公模仁置于所述滑块下方。 较佳地,所述公模板与所述后板之间设有用于形成所述空腔的支撑柱。 较佳地,所述顶出板上方还固定有用于限制所述顶出板顶出行程的限位块。 较佳地,所述公模板与所述后板之间还固定安装有辅助导柱,所述辅助导柱从所述顶出板穿出。 较佳地,所述顶出板上还固定有复位杆,所述复位杆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公模板的上表面。 较佳地,所述复位杆上还套设有复位弹簧。 较佳地,所述滑块与所述公模板之间通过弹簧连接,合模时,所述弹簧处于压缩状态。 较佳地,所述母模板上还固定有滑块束块,所述滑块束块上设有第一倾斜面,所述滑块相对应的位置处设有与第一倾斜面匹配的第二倾斜面,所述第一倾斜面和第二倾斜面与所述斜导柱的倾斜角度相同。 本技术提供的框架类产品的成型模具,包括公模板、公模板内的公模仁、母模板、母模板内的母模仁、滑块、方销以及斜导柱,所述斜导柱的一端固定于所述母模板上,另一端倾斜穿过所述滑块,所述公模仁、母模仁以及滑块组成用于成型产品的型腔,所述滑块与所述产品中框架的侧面和底面接触,所述方销设置于所述滑块下方,与所述产品的底面相对应的位置处。本技术通过滑块形成产品中框架的侧面和底面,脱模时,滑块先向外移动,使滑块与产品脱离,然后方销再对应框架的底面顶出,这样,相较于方销既成型产品又顶出的情况,本技术对方销的宽度没有要求,解决了不易顶出的问题,同时,滑块先脱模,也避免了方销顶出过程中使产品产生毛边的问题。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一【具体实施方式】的框架类产品的成型模具的结构示意图(合模状态); 图2为本技术一【具体实施方式】的框架类产品的成型模具的结构示意图(开模状态); 图3为本技术一【具体实施方式】的框架类产品的成型模具的结构示意图(顶出态)。 图中:10-公模板、11-公模仁、20-母模板、21-母模仁、22-滑块束块、30-滑块、31-弹簧、40-方销、50-斜导柱、60-顶出板、61-支撑柱、62-限位块、63-辅助导柱、64-复位杆、65-复位弹簧、70-后板、80-空腔、90-产品、91-框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详尽的表述上述技术的技术方案,以下列举出具体的实施例来证明技术效果;需要强调的是,这些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而不限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 本技术提供的框架类产品的成型模具,如图1至图3所示,包括公模板10、公模板10内的公模仁11、母模板20、母模板20内的母模仁21、滑块30、方销40以及斜导柱50,所述斜导柱50的一端固定于所述母模板20上,另一端倾斜穿过所述滑块30,所述公模仁11、母模仁21以及滑块30组成用于成型产品90的型腔,所述滑块30与所述产品90中框架91的侧面和底面接触,所述方销40设置于所述滑块30下方,与所述产品90的底面相对应的位置处。开模时,所述母模板20上升,利用斜导柱50带动滑块30在水平方向上向外运动,脱离产品90 ;然后,再使方销40向上顶起,将产品90顶出。这样,相较于方销40既成型产品90又顶出的情况,本技术对方销40的宽度没有要求,解决了不易顶出的问题,同时,滑块30先脱模,也避免了方销40顶出过程中使产品90产生毛边的问题。 较佳地,请继续参考图1至图3,所述框架类产品的成型模具还包括顶出板60和后板70,所述顶出板60与驱动装置(图中未示出)相连,并能够在所述后板70与所述公模板10之间形成的空腔80内上下移动。具体地,所述方销40的一端固定于所述顶出板60上,另一端穿过所述公模板10和公模仁11置于所述滑块30下方,以顶出板60的顶出推动方销40的升降。 较佳地,所述公模板10与所述后板70之间设有用于形成所述空腔80的支撑柱61 ;所述顶出板60上方还固定有用于限制所述顶出板60顶出行程的限位块62,请重点参考图3,当顶出板60上升,直至限位块62与公模板10接触时,则顶出板60不能够继续上升,从而对产品90以及模具各部件进行保护;较佳地,所述公模板10与所述后板70之间还固定安装有辅助导柱63,所述辅助导柱63从所述顶出板60穿出,当顶出板60上下运动时,起到导向的作用。 较佳地,请重点参考图3,所述顶出板60上还固定有复位杆64,所述复位杆64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公模板10的上表面,较佳地,所述复位杆64上还套设有复位弹簧65。当顶出板60顶出时,复位杆64伸出所述公模板10的上表面;合模时,母模板20向下压,推动复位杆64,进而使顶出板60回复至初始位置,所述复位弹簧65用以缓冲对顶出板60的力。 较佳地,请继续参考图1至图3,所述滑块30与所述公模板10之间通过弹簧31连接,合模时,所述弹簧31处于压缩状态,用以辅助斜导柱50控制滑块30的移动;较佳地,所述母模板20上还固定有滑块束块22,所述滑块束块22上设有第一倾斜面,所述滑块30相对应的位置处设有与第一倾斜面匹配的第二倾斜面,所述第一倾斜面和第二倾斜面与所述斜导柱50的倾斜角度相同,进一步辅助斜导柱50控制滑块30的运动。 综上所述,本技术提供的框架类产品的成型模具,包括公模板10、公模板10内的公模仁11、母模板20、母模板20内的母模仁21、滑块30、方销40以及斜导柱50,所述斜导柱50的一端固定于所述母模板20上,另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框架类产品的成型模具,包括公模板、公模板内的公模仁、母模板、母模板内的母模仁、滑块、方销以及斜导柱,所述斜导柱的一端固定于所述母模板上,另一端倾斜穿过所述滑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公模仁、母模仁以及滑块组成用于成型产品的型腔,所述滑块与所述产品中框架的侧面和底面接触,所述方销设置于所述滑块下方,与所述产品的底面相对应的位置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小军
申请(专利权)人:圣美精密工业昆山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