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727874 阅读:1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2-04 11: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空调器,包括:压缩机、控制阀组件、室外换热器、室内换热器和储液罐。压缩机具有排气口和回气口。控制阀组件包括第一至第四接口。室外换热器的第一端与第二接口相连,室内换热器的第一端与第三接口相连。储液罐包括壳体、第一通管和第二通管,第一通管和第二通管分别伸入到壳体内,第一通管的伸入到壳体内的管口位于第二通管的伸入到壳体内的管口的下方,第一通管与室外换热器的第二端相连,第二通管与室内换热器的第二端之间串联有节流元件。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空调器,制热运行时实际参与制热循环的冷媒量大于制冷运行时实际参与制冷循环的冷媒量,使得制冷运行时功率减少,提高制冷能效,制热运行时提高了制热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空调器,包括:压缩机、控制阀组件、室外换热器、室内换热器和储液罐。压缩机具有排气口和回气口。控制阀组件包括第一至第四接口。室外换热器的第一端与第二接口相连,室内换热器的第一端与第三接口相连。储液罐包括壳体、第一通管和第二通管,第一通管和第二通管分别伸入到壳体内,第一通管的伸入到壳体内的管口位于第二通管的伸入到壳体内的管口的下方,第一通管与室外换热器的第二端相连,第二通管与室内换热器的第二端之间串联有节流元件。根据本技术的空调器,制热运行时实际参与制热循环的冷媒量大于制冷运行时实际参与制冷循环的冷媒量,使得制冷运行时功率减少,提高制冷能效,制热运行时提高了制热能力。【专利说明】空调器
本技术涉及制冷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空调器。
技术介绍
从事空调系统性能设计的工程师们常常会碰到这样的困惑:制冷运行匹配的最佳冷媒量往往不是制热运行匹配的最佳冷媒量。多数情况下,制热运行需要的冷媒量比制冷运行需要的冷媒量要多一些。如果可以使制冷、制热都在最佳冷媒量下运行,必将大大提高制冷、制热能力、能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空调器,制热运行时实际参与制热循环的冷媒量大于制冷运行时实际参与制冷循环的冷媒量。 根据本技术的空调器,包括:压缩机,所述压缩机具有排气口和回气口 ;控制阀组件,所述控制阀组件包括第一至第四接口,所述第一接口与所述第二接口和所述第三接口中的其中一个导通,所述第四接口与所述第二接口和所述第三接口中的另一个导通,所述第一接口与所述排气口相连,所述第四接口与所述回气口相连;室外换热器和室内换热器,所述室外换热器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接口相连,所述室内换热器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三接口相连;储液罐,所述储液罐包括壳体、第一通管和第二通管,所述第一通管和所述第二通管分别伸入到所述壳体内,所述第一通管的伸入到所述壳体内的管口位于所述第二通管的伸入到所述壳体内的管口的下方,所述第一通管与所述室外换热器的第二端相连,所述第二通管与所述室内换热器的第二端之间串联有节流元件。 根据本技术的空调器,通过设有储液罐,第一通管的伸入到壳体内的管口位于第二通管的伸入到壳体内的管口的下方,使得一部分冷媒在制冷运行时储存在储液罐中,同时在制热运行时储液罐中储存的冷媒量少,从而制热运行时实际参与制热循环的冷媒量大于制冷运行时实际参与制冷循环的冷媒量,使得制冷运行时功率减少,提高制冷能效,制热运行时提闻了制热能力。 另外,根据本技术上述空调器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优选地,所述第一通管的位于所述壳体内的管口位于所述壳体的下部空间,所述第二通管的位于所述壳体内的管口位于所述壳体的上部空间。从而保证制热运行时实际参与制热循环的冷媒量大于制冷运行时实际参与制冷循环的冷媒量。 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一通管和所述第二通管分别从所述壳体的底壁伸入到所述壳体内。 在本技术的另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一通管和所述第二通管分别从所述壳体的顶壁伸入到所述壳体内。 优选地,所述控制阀组件为四通阀。 具体地,所述第一通管和所述第二通管分别为直管。 可选地,所述节流元件为电子膨胀阀或毛细管。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不的空调器中的储液iil的不意图; 图3为根据本技术另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的示意图; 图4为图3所不的空调器中的储液iil的不意图。 附图标记: 空调器100、 压缩机1、排气口 a、回气口 b、 储液罐2、壳体20、第一通管21、第二通管22、 控制阀组件3、第一接口 C、第二接口 d、第三接口 e、第四接口 f、 室外换热器4、室内换热器5、节流元件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 “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参考图1-图4详细描述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空调器100,该空调器100即可制冷运行又可制热运行。 如图1和图3所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空调器100包括:压缩机1、控制阀组件3、室外换热器4、室内换热器5、储液罐2和节流元件6。压缩机I具有排气口 a和回气口 b,需要说明的是,压缩机I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等均为现有技术,这里就不详细描述。 控制阀组件3包括第一接口 C、第二接口 d、第三接口 e和第四接口 f,第一接口 c与第二接口 d和第三接口 e中的其中一个导通,第四接口 f与第二接口 d和第三接口 e中的另一个导通,第一接口 c与排气口 a相连,第四接口 f与回气口 b相连。室外换热器4的第一端与第二接口 d相连,室内换热器5的第一端与第三接口 e相连。在空调器100处于制冷模式时,第一接口 c和第二接口 d导通且第四接口 f与第三接口 e导通,在空调器100处于制热模式时,第一接口 c和第三接口 e导通且第四接口 f和第二接口 d导通。 在本技术的优选示例中,如图1和图3所示,控制阀组件3为四通阀。在本技术的另一些示例中,控制阀组件3包括第一管道至第四管道,第一管道至第四管道依次首尾相连,第一管道上串联有第一电磁阀,第二管道上串联有第二电磁阀,第三管道上串联有第三电磁阀,第四管道上串联有第四电磁阀,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的连接处限定出第一接口 c,第一管道和第四管道的连接处限定出第二接口 d,第四管道和第三管道的连接处限定出第四接口 f,第三管道和第二管道的连接处限定出第三接口 e,第一电磁阀和第三电磁阀同时开启或关闭,第二电磁阀和第四电磁阀同时开启或关闭。 储液罐2包括壳体20、第一通管21和第二通管22,第一通管21和第二通管22分别伸入到壳体20内。第一通管21的伸入到壳体20内的管口位于第二通管22的伸入到壳体20内的管口的下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压缩机,所述压缩机具有排气口和回气口;控制阀组件,所述控制阀组件包括第一至第四接口,所述第一接口与所述第二接口和所述第三接口中的其中一个导通,所述第四接口与所述第二接口和所述第三接口中的另一个导通,所述第一接口与所述排气口相连,所述第四接口与所述回气口相连;室外换热器和室内换热器,所述室外换热器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接口相连,所述室内换热器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三接口相连;储液罐,所述储液罐包括壳体、第一通管和第二通管,所述第一通管和所述第二通管分别伸入到所述壳体内,所述第一通管的伸入到所述壳体内的管口位于所述第二通管的伸入到所述壳体内的管口的下方,所述第一通管与所述室外换热器的第二端相连,所述第二通管与所述室内换热器的第二端之间串联有节流元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亚林张浩
申请(专利权)人: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