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CKD株式会社专利>正文

PTP片叠摞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725833 阅读:1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2-04 02: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PTP片叠摞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课题在于有效地抑制掉落时的PTP片的旋转,以更加确定的正常的状态将PTP片叠摞。PTP片叠摞装置(31)包括:运送机构(35),该运送机构(35)运送在外缘上平行地设置第1短边部(NS1)和第2短边部(NS2)的矩形形状的PTP片(1);接纳机构(36),该接纳机构(36)具有接纳PTP片(1)的接纳空间(361),通过使PTP片(1)掉落至接纳空间(361)中,由此叠摞PTP片(1)。在接纳空间(361)的上方设置有支承机构(37),支承机构(37)包括:第1支承部(371),该第1支承部(371)支承第1短边部(NS1);第2支承部(372),该第2支承部(372)支承第2短边部(NS2)。在通过两个支承部(371、372)支承PTP片(1)的状态下,解除对第2短边部(NS2)的支承,由此,使第2短边部(NS2)先于第1短边部(NS1)掉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PTP片叠摞装置。本专利技术的课题在于有效地抑制掉落时的PTP片的旋转,以更加确定的正常的状态将PTP片叠摞。PTP片叠摞装置(31)包括:运送机构(35),该运送机构(35)运送在外缘上平行地设置第1短边部(NS1)和第2短边部(NS2)的矩形形状的PTP片(1);接纳机构(36),该接纳机构(36)具有接纳PTP片(1)的接纳空间(361),通过使PTP片(1)掉落至接纳空间(361)中,由此叠摞PTP片(1)。在接纳空间(361)的上方设置有支承机构(37),支承机构(37)包括:第1支承部(371),该第1支承部(371)支承第1短边部(NS1);第2支承部(372),该第2支承部(372)支承第2短边部(NS2)。在通过两个支承部(371、372)支承PTP片(1)的状态下,解除对第2短边部(NS2)的支承,由此,使第2短边部(NS2)先于第1短边部(NS1)掉落。【专利说明】PTP片叠摞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PTP片叠摞装置,其使PTP片掉落于接纳空间中而将其叠摞。
技术介绍
一般来说,PTP片呈矩形形状,在外缘具有长边部和短边部,具有接纳药片的袋部。在这样的PTP片的生产过程中,在将PTP片装箱的前一阶段,有时会通过PTP片叠摞装置使PTP片处于叠摞的状态。 PTP片叠摞装置包括:接纳机构,该接纳机构具有用于以叠摞的状态接纳PTP片的接纳空间;运送机构,该运送机构运送PTP片(比如,参照专利文献I等)。接纳机构包括:开口部,该开口部于上方开口,与接纳空间连通,通过开口部使PTP片掉落至接纳空间中,由此,以叠摞于接纳空间中的状态接纳PTP片。 另外,运送机构将PTP片运送到上述开口部,比如,在上述专利文献I中记载的技术中,具有夹持PTP片的长边部的夹具。而且,在通过夹具夹持PTP片的状态,将PTP片运送到上述开口部上,然后,解除夹具对PTP片的夹持,由此,使PTP片掉落于接纳空间中。另夕卜,作为运送机构,还考虑下述的类型,其中,比如,通过按压设置于规定的运送台上的PTP片,使PTP片在运送台上滑动,将PTP片投入到设置于运送台的终端的上述开口部中。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US2011/56800号专利申请公开说明书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在上述已有方法中,在使PTP片掉落于接纳空间中时,具有下述危险,S卩,以与长边部的延伸方向平行地延伸的中心轴(即,在使PTP片旋转时,构成旋转半径更小的PTP片的中心轴)为旋转轴,PTP片发生旋转。如果PTP片发生旋转,则具有下述风险,gp,在已叠摞的PTP片的一部分,有处于内外面反转的状态等的PTP片叠摞状态,会产生异常。 本专利技术是针对上述情况而提出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PTP片叠摞装置,该PTP片叠摞装置可有效地抑制掉落时的PTP片的旋转,可在更加确定的正常的状态叠摞PTP 片。 解决课题用的技术方案 下面针对适合于解决上述课题的各技术方案,分项地进行说明。另外,根据需要,在相应的技术方案的后面附加有特有的作用效果。 技术方案I涉及一种PTP片叠摞装置,该PTP片叠摞装置包括: 运送机构,该运送机构运送在外缘上平行地设置第I短边部和第2短边部的矩形形状的PTP片; 接纳机构,该接纳机构具有接纳上述PTP片的接纳空间, 通过使由上述运送机构运送的上述PTP片掉落于上述接纳空间中,将上述PTP片叠摞,其特征在于, 该PTP片叠摞装置包括支承机构,该支承机构设置于上述接纳空间的上方,支承通过上述运送机构运送的上述PTP片, 上述支承机构包括: 第I支承部,该第I支承部支承上述第I短边部; 第2支承部,该第2支承部可向与上述第I支承部离开的方向移动,可支承上述第2短边部, 在通过上述第I支承部和上述第2支承部支承上述PTP片的状态,向与上述第I支承部离开的方向移动上述第2支承部,解除上述第2支承部对上述第2短边部的支承,由此,使上述第2短边部先于上述第I短边部掉落于上述接纳空间中。 按照上述技术方案1,在使PTP片掉落于接纳空间中时,首先,通过设置于接纳空间的上方的支承机构支承PTP片。此时,PTP片两个短边部通过支承机构的两个支承部而支承。接着,通过解除第2支承部对PTP片的支承,第2短边部先于第I短边部而掉落。由此,可在沿与短边部的延伸方向相垂直的方向而延伸的中心轴(为与长边部的延伸方向平行地延伸的中心轴,在下面称为“长轴”)倾斜的状态,使PTP片掉落。S卩,难以产生以上述长轴为旋转轴的旋转,能以非常稳定的姿态使PTP片掉落。 另外,在以上述那样倾斜的状态使PTP片掉落时,稍稍具有下述的危险,S卩,以与短边部延伸的方向平行地延伸的中心轴(在下面称为“短轴”)为旋转轴的PTP片的旋转。但是,当像这样以短轴作为旋转轴,使PTP片旋转时,旋转半径较大。由此,难以产生以短轴为旋转轴的PTP片的旋转,难以成为阻碍PTP片的正常的叠摞的原因。 像上述那样,按照上述技术方案1,由于以上述那样的倾斜的状态使PTP片掉落根本不会发生,可一边充分地抑制以短轴为旋转轴的PTP片的旋转,一边特别有效地抑制发生以长轴为旋转轴的PTP片的旋转的危险。其结果是,可以更加确实正常的状态将PTP片叠摞。 技术方案2涉及技术方案I所述的PTP片叠摞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2支承部按照下述的方式构成,即,在向支承上述第2短边部时的设置位置移动时,朝向下方移动。 按照上述技术方案2,第2支承部在移向支承第2短边部时的设置位置时,朝向下方移动。于是,即使在发生钩挂于接纳机构上等的没有掉落于接纳空间中的PTP片的情况下,仍通过第2支承部将该PTP片向下方按压,强制地使其掉落于接纳空间中。由此,可以更加确实的正常的状态将PTP片叠摞。 此外,按照技术方案2,由于通过第2支承部按压PTP片,故不仅在通常的掉落时,而且在强制掉落时,也可使第2短边部先于第I短边部掉落。于是,可以倾斜状态的稳定姿态使PTP片掉落,即使在强制掉落时,仍可有效地抑制PTP片的旋转。 技术方案3涉及技术方案2所述的PTP片叠摞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2支承部通过环绕位于上述接纳空间的外部的沿水平方向延伸的轴的外周旋转,向与上述第I支承部的离开方向、以及上下方向移动。 另外,“沿水平方向延伸的轴”不仅包括严格地沿水平方向延伸的轴,而且还包括沿相对水平方向而稍稍(比如10°以下)倾斜的方向延伸的轴,实际的旋转轴显然还包括假想轴。另外,“环绕旋转”是指可呈环状而运动的意思,不必一定限定于纯圆运动。 按照上述技术方案3,第2支承部的沿上述离开方向和上下方向的运动通过第2支承部的环绕旋转的方式而实现,第2支承部的运动通过非常简单的结构而实现。于是,可谋求装置的小型化、简单化,可容易地进行第2支承部的运动控制。 技术方案4涉及技术方案I?3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PTP片叠摞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接纳空间中具有下限位置传感器,该下限位置传感器检测预先设定的规定的下限位置是否有上述PTP片, 该PTP片叠摞装置按照下述方式构成,该方式为:在通过上述下限位置传感器检测到至少在上述下限位置存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PTP片叠摞装置,该PTP片叠摞装置包括:运送机构,该运送机构运送在外缘上平行地设置第1短边部和第2短边部的矩形形状的PTP片;接纳机构,该接纳机构具有接纳上述PTP片的接纳空间,通过使由上述运送机构运送的上述PTP片掉落于上述接纳空间中,将上述PTP片叠摞,其特征在于,该PTP片叠摞装置包括支承机构,该支承机构设置于上述接纳空间的上方,支承通过上述运送机构运送的上述PTP片,上述支承机构包括:第1支承部,该第1支承部支承上述第1短边部;第2支承部,该第2支承部能沿与上述第1支承部离开的方向移动,能支承上述第2短边部,在通过上述第1支承部和上述第2支承部支承上述PTP片的状态,沿与上述第1支承部离开的方向移动上述第2支承部,解除上述第2支承部对上述第2短边部的支承,由此,使上述第2短边部先于上述第1短边部掉落于上述接纳空间中。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涩井将兴吉田丰
申请(专利权)人:CKD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