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打穴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723602 阅读: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2-04 00: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烟草作物种植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多功能打穴机。一种多功能打穴机,包括至少两个滚轮、连接滚轮之间的转轴,转轴上固定设有连接杆,连接杆上设有能上下往复运动用于打穴的打穴装置;打穴装置上还连接电机机构;电机机构上设有除草机构;自动打穴机还包括驱动装置,驱动装置包括底座、设于底座下部的轮子、设于底座上的控制室;驱动装置还包括连接臂和支撑臂,底座与支撑臂连接,连接臂一端连接支撑臂,另一端连接滚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减少了人力物力的消耗,提高了种植效率,可方便的广泛应用。还可以在打穴的同时除草,减少杂草对作物的影响。自动化程度高,通过驱动装置驱动打穴机运作,无需浪费大量的人力,提高了打穴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烟草作物种植的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多功能打穴机。一种多功能打穴机,包括至少两个滚轮、连接滚轮之间的转轴,转轴上固定设有连接杆,连接杆上设有能上下往复运动用于打穴的打穴装置;打穴装置上还连接电机机构;电机机构上设有除草机构;自动打穴机还包括驱动装置,驱动装置包括底座、设于底座下部的轮子、设于底座上的控制室;驱动装置还包括连接臂和支撑臂,底座与支撑臂连接,连接臂一端连接支撑臂,另一端连接滚轮。本技术减少了人力物力的消耗,提高了种植效率,可方便的广泛应用。还可以在打穴的同时除草,减少杂草对作物的影响。自动化程度高,通过驱动装置驱动打穴机运作,无需浪费大量的人力,提高了打穴效率。【专利说明】一种多功能打穴机
本技术涉及烟草作物种植的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多功能打穴机。
技术介绍
原始社会出现了耒和锄,春秋时专利技术了灌溉提水工具辘轳,战国时出现了牛耕和铁制的犁,东汉时出现了龙骨水车,以后农具随着生产和技术的提高而不断完善。农业的历史是从农具作用于农事活动开始的。农业开始之前的采集和渔猎,虽然人们已经懂得使用工具,但是这些工具还不称为农具,自然生态被人们有目的地给予加工才出现了农业,用于对农业加工的工具才是农具。所以说,农业和农具同时诞生于人类社会,是谁也离不了谁的一对孪生兄弟。农业和农具的诞生,结束了人类向社会索取,开始了人类向社会贡献的新时代。农具的变革、专利技术创造都在不断的推动农业生产发展,但是农业种植的特殊性,是农业种植的一些环节不能用大机械耕作,所以农具的专利技术创造是推动农业丰收的重要环节。 烟草种植过程中的打穴是一项费工费时的工作,目前广大烟农还是在每块烟田上手动的用锄头或其他工具打出洞穴,再将烟草作物置于洞穴中种植。上述种植的方式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种植效率低,不方便广泛的应用。 而且现有的洞穴位置的外部通常会生长着这种的杂草,当种植烟草作物时,此类杂草会吸收了烟草作物的营养,使得烟草作物的生长情况不理想,降低了收成的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所述的至少一种缺陷,提供一种多功能打穴机,其结构简单,操作简便,可提高种植打穴的效率,而且打穴时可螺旋转动,进一步提高打穴的效率。另外,还可以在打穴的同时除草,减少了杂草对作物的影响;而且自动化程度高,无需浪费大量的人力。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功能打穴机,其中,包括至少两个滚轮、连接滚轮之间的转轴,所述的转轴上固定设有连接杆,连接杆上设有能上下往复运动用于打穴的打穴装置; 所述的打穴装置上还连接电机机构; 所述的电机机构上设有除草机构; 自动打穴机还包括驱动装置,驱动装置包括底座、设于底座下部的轮子、设于底座上的控制室;驱动装置还包括连接臂和支撑臂,底座与支撑臂连接,连接臂一端连接支撑臂,另一端连接滚轮。 本技术中,打穴机可在种植烟草的田地上滚动,此田地上包括了平地和多个相对于平地向外凸起的垅,每个垅之间彼此基本平行。具体的,打穴机的行走方向沿着垅的延伸方向,滚轮在平地上滚动,转轴固定连接滚轮,由于转轴上固定设有连接杆,连接杆随着滚轮的滚动而转动,因连接杆上设有能上下往复运动用于打穴的打穴装置,打穴装置可在垅上一直打穴,从而减少了人力物力的消耗,提高了种植效率,可方便的广泛应用。 另外,打穴装置上还连接电机机构,在上下往复运动的同时,可做螺旋式的旋转,这样,进一步提闻打穴的效率。 在电机机构螺旋式的旋转的同时,设于电机机构上的除草机构也可转动,通过除草机构的转动,可清除洞穴外部的杂草,因此在打穴的同时除草,减少了杂草对作物的影响。 本技术中,使用者可在控制室内进行操作,控制整个驱动装置行驶,从而驱动打穴机运动,另外,本方案中,滚轮的转轴的宽度与轮子的轴向宽度相适配,轮子也在平地上滚动,不会在压到垅上,另外,轮子的直径也大于垅的高度,使得底座不会与垅产生磨蹭。连接臂和支撑臂两者形成一个支架,连接了驱动装置和滚轮。 进一步的,所述的打穴装置包括气缸主体、与气缸主体下部连接的活塞杆,所述的气缸主体上部通过气缸转轴与连接杆转动连接; 打穴装置还包括打穴部,电机机构设于活塞杆与打穴部之间,电机机构包括电机和电机轴,活塞杆下部与电机连接,电机轴下部与打穴部连接;所述的电机轴上固定设有除草机构,除草机构为对称设置的刀形叶片。 本技术中,由于气缸主体上部通过气缸转轴与连接杆转动连接,气缸主体无论在滚轮旋转到任何位置时均处于竖直向下的状态,打穴机上设有控制芯片,当最接近垅的连接杆与气缸主体处于同一直线上时,即气缸主体旋转至与连接杆位于同一直线的位置,此时,控制芯片控制气缸主体提供驱动力驱动活塞杆做伸缩运动,从而带动打穴部打入垅中,垅中形成了洞穴,这样,减少了人力物力的消耗,提高了种植效率,可方便的广泛应用。 在活塞杆做伸缩运动的同时,电机通过电机轴带动打穴部做螺旋式的旋转,带动打穴部打入垅中且在垅中旋转,使得洞穴打得更加均匀,这样,可进一步提高打穴的效率。 在电机轴螺旋式的旋转的同时,与电机轴固定的除草机构也可转动,通过除草机构的转动,可清除洞穴外部的杂草,因此在打穴的同时除草,减少了杂草对作物的影响。 本技术中,除草机构为对称设置的刀形叶片,若杂草较多时,也可增加叶片的数量,提高除草的效率,另外,除草机构也可为其他的形状,只要能清除杂草即可,上述结构均在本技术保护范围内。 进一步的,所述的打穴部为圆锥形结构。此打穴部为圆锥形结构可有效的打出洞穴,即使垅的泥土材质不同,也能深深的打出洞穴。 进一步的,所述的打穴部上还设有位置传感器。此位置传感器可感应打入洞穴的深度,在具体的种植过程中,有些作物需要深入的种植在田地上,有些作物只需要稍微浅浅的种植在田地上即可,通过设有位置传感器,可通过控制芯片控制打穴部打入的深度,从而适应不同作物的要求。 可选的,由于作物的大小也有不同,上述打穴部与活塞杆可设置为可拆卸的连接结构,这样,可根据不同作物的需求,更换不同大小的打穴部。上述结构也包括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 进一步的,所述的连接杆数量为6条,每条连接杆的轴线垂直于转轴的轴线。优选的,每条连接杆在竖向平面上的夹角为60度,每条连接杆的端部通过气缸转轴与气缸主体转动连接。 本技术中,每颗烟草作物需要一定的生长空间,如果种得太近,每颗烟草作物可能之间会有影响,从而使得烟草作物的营养吸收不够充分,而且彼此的生长空间也会相互影响; 另一方面,如果种得太远,会浪费了田地。因此,本技术中,每条连接杆在竖向平面上的夹角为60度,每隔设置的距离进行打穴,这样满足了烟草作物生长和种植方面空间的需求。 进一步的,所述的连接杆的长度与滚轮半径的比例为1/2?2/3。本技术中,连接杆的长度、滚轮半径、气缸主体的长度、活塞杆的长度,以及垅的高度,上述结构的参数都可以根据具体的作物进行设置,这样,满足了不同作物种植的需求。 进一步的,所述的支撑臂与底座转动连接,所述的连接臂连接于滚轮的外侧。本技术中,使用者通过在控制室内操作,可控制支撑臂绕与底座连接的铰接点转动,这样,可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功能打穴机,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个滚轮(10)、连接滚轮(10)之间的转轴(20),所述的转轴(20)上固定设有连接杆(50),连接杆(50)上设有能上下往复运动用于打穴的打穴装置(40);所述的打穴装置(40)上还连接电机机构;所述的电机机构上设有除草机构(63);打穴机还包括驱动装置(30),驱动装置(30)包括底座(32)、设于底座(32)下部的轮子(33)、设于底座(32)上的控制室(31);驱动装置(30)还包括连接臂(34)和支撑臂(35),底座(32)与支撑臂(35)连接,连接臂(34)一端连接支撑臂(35),另一端连接滚轮(1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泽鹏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烟草总公司广东省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