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祖茂衡专利>正文

可回收式下腔静脉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723210 阅读:1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2-04 00: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回收式下腔静脉支架,属于介入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包括依次连接的血管内支架、连接杆、延长杆以及输送和回收鞘管,其中,血管内支架由金属丝组成,为自膨胀展开式支架,长度为60mm-80mm;金属丝为记忆合金,释放端聚拢成一体,回收端血管内支架直径大于释放端直径,整体呈锥体结构;回收端焊接一个对接管,对接管的另一端连接有一根连接杆,所述的连接杆另一端刻有螺纹,延长杆对应连接杆的一端同样刻有螺纹,并与连接杆的螺纹匹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在确保血管内支架支撑力的同时,可以对其进行及时的回收,避免其因长时间放置在血管内形成血栓和引起血管内皮增生而发生再狭窄的情况,确保治疗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可回收式下腔静脉支架,属于介入医疗设备
,包括依次连接的血管内支架、连接杆、延长杆以及输送和回收鞘管,其中,血管内支架由金属丝组成,为自膨胀展开式支架,长度为60mm-80mm;金属丝为记忆合金,释放端聚拢成一体,回收端血管内支架直径大于释放端直径,整体呈锥体结构;回收端焊接一个对接管,对接管的另一端连接有一根连接杆,所述的连接杆另一端刻有螺纹,延长杆对应连接杆的一端同样刻有螺纹,并与连接杆的螺纹匹配;本技术提供在确保血管内支架支撑力的同时,可以对其进行及时的回收,避免其因长时间放置在血管内形成血栓和引起血管内皮增生而发生再狭窄的情况,确保治疗效果。【专利说明】可回收式下腔静脉支架
本技术涉及一种支架,具体是一种可回收式下腔静脉支架,属于介入医疗设备

技术介绍
血管内支架是放置在人体血管内的一种金属性支撑器,具有撑开狭窄的血管、保证局部血流通畅的作用,已经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如冠状动脉支架,颈动脉支架,髂股动脉支架,下腔静脉支架,肝静脉支架,髂静脉支架等);血管内支架一旦放入血管内部便无法取出,但由于血管内支架是人体异物,长时间容易形成血栓和引起血管内皮增生而发生再狭窄,再狭窄一旦发生则难以处理。 下腔静脉结构与型状成圆柱状,肝静脉、副肝静脉和肾静脉开口于下腔静脉右侧壁、前壁和左侧壁,目前使用的下腔静脉支架跨越肝静脉、副肝静脉和肾静脉开口时可以阻挡肝静脉、副肝静脉或肾静脉血流,血管内皮可以沿支架生长而导致肝静脉、副肝静脉或肾静脉开口的闭塞,下腔静脉支架近心端靠近或部分伸入右心房时,由于心脏快速、持续的收缩和舒张导致支架被动型收缩和舒张,2个月即可出现金属疲劳而导致支架断裂和解体,解体的支架可以随血流进入心室壁或肺动脉内而出现严重并发症。下腔静脉支架植入后为下腔静脉内的异物,在此基础上支架内还可以发生血栓形成而导致下腔静脉再阻塞。 通常情况下解决下腔静脉再通问题分为两种,一种是使用球囊扩张进行治疗,但由于球囊扩张只能保持数分钟局部的挤压作用,球囊撤离后被扩张处下腔静脉会出现弹性回缩而无法达到令人满意扩张度;另一种解决方法是使用可降解的支架,但其材料是铝镁合金,支撑力较小,无法保证治疗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可回收式下腔静脉支架,在确保支架支撑力的同时,避免其因长时间放置在血管内形成血栓和引起血管内皮增生而发生肝静脉、副肝静脉或肾静脉的阻塞,确保治疗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可回收式下腔静脉支架,包括依次连接的血管内支架、对接管、连接杆、延长杆以及输送和回收鞘管,输送和回收鞘管包括内芯和外套管; 其中,血管内支架由记忆合金编织组成,为自膨胀展开式支架,长度为60mm-80mm ;为一条金属丝编织,主体为直筒状,释放端聚拢成一体,回收端血管内支架直径大于释放端直径,整体呈单锥体结构; 回收端焊接一个对接管,对接管的另一端连接有一根连接杆,所述的连接杆另一端刻有螺纹,连接杆长度为40cm-60cm,延长杆对应连接杆的一端同样刻有螺纹,并与连接杆的螺纹匹配,延长杆长度为100cm-140cm。 进一步,输送和回收鞘管长度小于延长杆与连接杆长度之和,便于回收和释放。 进一步,外套管末端设置止血阀,可有效止血,防止血液逆流。 进一步,连接杆与延长杆连接端为内螺纹或者外螺纹,延长杆与之对应匹配,此螺纹连接结构便于连接管与延长杆的连接于解脱。 进一步,对接管与连接杆为焊接。 优选,血管内支架材料为镍钛记忆合金。 优选,所述的金属丝的直径为0.3mm-0.4mm,血管内支架直径为26mm-30mm。 工作原理:释介入手术时,经颈静脉留置鞘管将导丝插入下腔静脉内,沿导丝插入支架输送鞘管至下腔静脉远心端处,退出输送和回收鞘管内芯和导丝,经输送和回收鞘送入血管内支架至鞘管远心端处,根据预先定位标志,将血管内支架前端定位于下腔静脉靶点处,固定连接杆和延长杆,后退输送和回收鞘管,血管内支架弹开后将鞘管退出体外,固定支架连接杆,旋转延长杆使其脱离连接杆,将露出颈静脉留置鞘管外部的连接杆进行无菌包扎; 回收阶段:血管内支架在下腔静脉血管中放置2-3周一段时间后,通过超声观察发现血管内血液流通顺畅后,将延长杆与连接杆对接后,经延长杆、连接杆和颈静脉留置鞘管插入输送和回收鞘管,输送和回收鞘管到达支架近心端,固定延长杆并用力向前推进输送和回收鞘管至支架完全进入回收鞘管内,固定输送和回收鞘管,回拉延长杆将支架撤离出输送和回收鞘管。 结合工作原理,本技术提供在确保血管内支架支撑力的同时,可以对其进行及时的回收,避免了其因长时间放置在血管内形成血栓和引起血管内皮增生而发生阻塞其分支的情况,确保了治疗效果。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I处的结构放大图; 图3是图1中二处的结构放大图。 图中:1、血管内支架,2、对接管,3、连接杆,4、延长杆,5、内芯,6、外套管,7、止血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可回收式下腔静脉支架,包括依次连接的血管内支架1、连接杆 3、延长杆4以及输送和回收鞘管,输送和回收鞘管包括内芯5和外套管6 ; 其中,结合图2和图3:其中,血管内支架I由记忆合金编织组成,为自膨胀展开式支架,长度为60mm-80mm,为一条金属丝编织;主体为直筒状,释放端聚拢成一体,回收端血管内支架I直径大于释放端直径,整体呈单锥体结构; 回收端焊接一个对接管2,对接管2的另一端连接有一根连接杆3,所述的连接杆3另一端刻有螺纹,连接杆3长度为40cm-60cm,延长杆4对应连接杆3的一端同样刻有螺纹,并与连接杆3的螺纹匹配,延长杆3长度为lOOcm-HOcm。 进一步,输送和回收鞘长度小于延长杆4与连接杆3长度之和,便于血管内支架I的输送和回收。 进一步,外套管6末端设置止血阀7,可有效止血,防止血液逆流。 优选,连接杆3与延长杆4连接端为内螺纹或者外螺纹,延长杆4与之对应匹配,多种匹配方式,确保准确对接。 优选,对接管2与连接杆3为螺纹连接或焊接,具有多种连接方式。 优选,血管内支架I材料为镍钛记忆合金,确保血管内支架的支撑力。 优选,金属丝的直径为0.3mm-0.4mm,血管内支架I直径为26mm-30mm,适用于人体下腔静脉,确保治疗效果。 释放阶段:释介入手术时,经颈静脉留置鞘管将导丝插入下腔静脉内,沿导丝插入支架输送鞘管至下腔静脉远心端处靶点处,退出输送和回收鞘管内芯5和导丝,经输送和回收鞘送入血管内支架I至鞘管远心端处,根据预先定位标志,将血管内支架I前端定位于下腔静脉靶点处,固定连接杆3和延长杆4,后退输送和回收鞘管,血管内支架I弹开后将输送和回收鞘管退出体外,固定支架连接杆3,旋转延长杆4使其脱离连接杆3,将露出颈静脉留置鞘管外部的连接杆3进行无菌包扎; 回收阶段:血管内支架I在下腔静脉血管中放置2-3周一段时间后,通过超声观察发现血管内血液流通顺畅后,将延长杆4与连接杆3对接后,经延长杆4、连接杆3和颈静脉留置鞘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回收式下腔静脉支架,包括依次连接的血管内支架(1)、连接杆(3)、延长杆(4)以及输送和回收鞘管,输送和回收鞘管包括内芯(5)和外套管(6);其特征在于,    其中,血管内支架(1)由记忆合金编织组成,为自膨胀展开式支架,长度为60mm‑80mm,为一条金属丝编织;主体为直筒状,释放端聚拢成一体,回收端血管内支架(1)直径大于释放端直径,整体呈单锥体结构;回收端焊接一个对接管(2),对接管(2)的另一端连接有一根连接杆(3),所述的连接杆(3)另一端刻有螺纹,连接杆(3)长度为40cm‑60cm,延长杆(4)对应连接杆(3)的一端同样刻有螺纹,并与连接杆(3)的螺纹匹配,延长杆(3)长度为100cm‑140cm。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祖茂衡
申请(专利权)人:祖茂衡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