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为医学院及临床用教学仪器,具体为ー种空气栓塞演示与急救模型。
技术介绍
空气栓塞是输液反应中的一种严重而紧急的反应。如进入的空气量大,空气在右心室内阻塞肺动脉入ロ,使血液不能进入肺内进行气体交換,引起机体严重缺氧而猝死,必须立即给予左侧头低脚高位的急救处理。在教学实践中,常用ー组示意图片来说明空气栓塞的过程及原理、紧急处理方法及目的,比较抽象,学生只会死记硬背,而医学中疾病的处理体位很多,不彻底理解很易记混淆。其次,临床上有些患者会不配合相关理论性输液的宣教,造成不必要的意外。现有的心脏模型通常仅仅模仿了心脏的各个器官的构成,而未能反映出空气栓塞导致心脏内部的变化情況。因此,建立一个能帮助学生和患者能直观形象地明白空气栓塞的过程、原理以及临床的紧急处理方法的教学模型,是医学教学和实践的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医学教学和临床实践中的需要,本技术提出了ー种能有效显示空气栓塞过程及原理、紧急处理方法及目的的教学模型。本技术是通过下述方式实现的一种空气栓塞与急救体位演示心脏模型,包括由心脏外壳模型、上、下腔静脉模型、肺动脉模型以及主动脉模型组成,其中心脏外壳模型内设4个心腔、2个房室间瓣膜,上、下腔静脉模型、肺动脉模型以及主动脉模型分别于右心房、右心室和左心室相连,井分别用红蓝箭头在外部标明血液在管道内的行进方向,其特征在于代表上、下腔静脉的管道入口处均设一硅胶封ロ,并各有一小管穿过房室间瓣膜直达右心室的注气小管,代表肺动脉的管道出口亦有ー耐穿刺的硅胶密封小帽。由于本技术能直观形象地演示了心脏内部空气栓塞的过程,使学生通过模型老教学,对空气栓塞能产生深刻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空气栓塞与急救体位演示心脏模型,包括由心脏外壳模型、上、下腔静脉模型、肺动脉模型以及主动脉模型组成,其中心脏外壳模型内设4个心腔、2个房室间瓣膜,上、下腔静脉模型、肺动脉模型以及主动脉模型分别于右心房、右心室和左心室相连,并分别用红蓝箭头在外部标明血液在管道内的行进方向,其特征在于:代表上、下腔静脉的管道入口处均设一硅胶封口,并各有一小管穿过房室间瓣膜直达右心室的注气小管,代表肺动脉的管道出口亦有一耐穿刺的硅胶密封小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薇,徐佳敏,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