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白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0722231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2-03 23: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白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包括柔性基板,所述柔性基板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柔性基板上自第二端面向第一端面方向设置依次层叠的第一阳极、第一空穴传输层、红光发光层、第一电子传输层和第一电子注入层、第一阴极和第一柔性盖板,所述第一阳极包括依次层叠的第一半导体层、第一金属层和第一空穴注入缓冲层;柔性基板上自第一端面向第二端面方向设置依次层叠的第二阳极、第二空穴传输层、蓝光发光层、第二电子传输层和第二电子注入层、第二阴极和第二柔性盖板,所述第二阳极包括依次层叠的第二半导体层、第二金属层和第二空穴注入缓冲层,本发明专利技术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发光效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所述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包括柔性基板,所述柔性基板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柔性基板上自第二端面向第一端面方向设置依次层叠的第一阳极、第一空穴传输层、红光发光层、第一电子传输层和第一电子注入层、第一阴极和第一柔性盖板,所述第一阳极包括依次层叠的第一半导体层、第一金属层和第一空穴注入缓冲层;柔性基板上自第一端面向第二端面方向设置依次层叠的第二阳极、第二空穴传输层、蓝光发光层、第二电子传输层和第二电子注入层、第二阴极和第二柔性盖板,所述第二阳极包括依次层叠的第二半导体层、第二金属层和第二空穴注入缓冲层,本专利技术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发光效率高。【专利说明】
本专利技术涉及有机电致发光领域,特别涉及。
技术介绍
有机电致发光(Organic Light Emiss1n D1de,以下简称OLED),具有亮度高、材料选择范围宽、驱动电压低、全固化主动发光等特性,同时拥有高清晰、广视角,以及响应速度快等优势,是一种极具潜力的显示技术和光源,符合信息时代移动通信和信息显示的发展趋势,以及绿色照明技术的要求,是目前国内外众多研究者的关注重点。 现有技术的OLED大部分只能将光从阳极或者阴极的一侧取出,制得底发射或顶发射OLED装置。一些研究者专利技术的双面发光显示的OLED装置,同时采用两个OLED发光单元,通过粘合剂背靠背贴合在一起,这样的结构变得比较复杂,整套装置的制程也比较多,同时使OLED装置的重量变重。采用柔性OLED发光装置的优点在于,其具有挠曲性和轻便性,但是OLED发光装置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导电阳极通常是ITO—类的氧化物薄膜,但是这些材料需要采用溅射工艺制备,其工艺过程对柔性基板如聚合物薄膜基板容易产生破坏,从而使基板表面变得不平整。此外,对于实现白光发射的OLED发光装置而言,这种双面发光的OLED意味着需要同时将多色发光层,如红,蓝,绿等发光材料进行合理配置,容易存在各个发光层之间能量转移,使发光颜色不稳定,难以控制均一度。 此外,对于双面发光的OLED器件,如果能进一步优化成穿透式的白光,不仅能实现照明和显示,还能在装置未通电使用时,作为一种透明件来使用,这样极大的拓宽了该新型装置的使用领域。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白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所述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包括柔性基板,所述柔性基板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柔性基板上自第二端面向第一端面方向设置依次层叠的第一阳极、第一空穴传输层、红光发光层、第一电子传输层和第一电子注入层、第一阴极和第一柔性盖板,所述第一阳极包括依次层叠的第一半导体层、第一金属层和第一空穴注入缓冲层;柔性基板上自第一端面向第二端面方向设置依次层叠的第二阳极、第二空穴传输层、蓝光发光层、第二电子传输层和第二电子注入层、第二阴极和第二柔性盖板,所述第二阳极包括依次层叠的第二半导体层、第二金属层和第二空穴注入缓冲层,本专利技术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发光效率高;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该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制备方法,制备方法简单。 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白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包括: 柔性基板,所述柔性基板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 柔性基板上自第二端面向第一端面方向设置依次层叠的第一阳极、第一空穴传输层、红光发光层、第一电子传输层和第一电子注入层、第一阴极和第一柔性盖板,所述第一阳极包括依次层叠的第一半导体层、第一金属层和第一空穴注入缓冲层,所述第一封装盖板和柔性基板形成第一封闭空间,所述第一阳极、第一空穴传输层、红光发光层、第一电子传输层和第一电子注入层和第一阴极容置在所述第一封闭空间内; 柔性基板上自第一端面向第二端面方向设置依次层叠的第二阳极、第二空穴传输层、蓝光发光层、第二电子传输层和第二电子注入层、第二阴极和第二柔性盖板,所述第二阳极包括依次层叠的第二半导体层、第二金属层和第二空穴注入缓冲层,所述第二封装盖板和柔性基板形成第二封闭空间,所述第二阳极、第二空穴传输层、蓝光发光层、第二电子传输层和第二电子注入层和第二阴极容置在所述第二封闭空间内; 所述第一半导体层和第二半导体层材质均选自硫化锌(ZnS)和硒化锌(ZnSe)中的一种,所述第一金属层和第二金属层的材质均选自银(Ag)、金(Au)、招(Al)和镁(Mg)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第一空穴注入缓冲层和第二空穴注入缓冲层材质均选自三氧化钨(WO3)、三氧化钥(MoO3)、五氧化二I凡(V2O5)和三氧化铼(ReO3)中的一种。 优选地,所述蓝光发光层的材质为荧光发光材料或掺杂有磷光材料的蓝光主体材料,所述荧光发光材料为4,4' -二(2,2-二苯乙烯基)-1,I'-联苯(DPVBi)或4,4'-双联苯(DPAVBi),所述磷光材料为双(4,6-二氟苯基吡啶-N,C2)吡啶甲酰合铱(FIrpic)或双(4,6- 二氟苯基吡啶)-四(1-吡唑基)硼酸合铱(FIr6);所述蓝光主体材料为1,3,5_三(1-苯基-1H-苯并咪唑-2-基)苯(TPBi)或4,4/ -二(9-咔唑)联苯(CBP);所述磷光材料在蓝光主体材料中的掺杂质量分数为2%?20%。 优选地,所述红光发光层的材质为掺杂有客体材料的红光主体材料,所述客体材料为4-(二腈甲基)-2- 丁基-6-( I, I, 7,7-四甲基久洛呢啶-9-乙烯基)_4H_吡喃(DCJTB)、(乙酰丙酮)合铱(Ir (MDQ) 2 (acac))、三(1-苯基-异喹啉)合铱(Ir (piq) 3)或双(2-(苯并噻吩-2-基)卩比唳)(乙酰丙酮)合铱Ir (btp) 2 (acac),所述红光主体材料为8_轻基喹啉铝(Alq3)、N,N' - 二苯基-N,N' -二(1-萘基)_1,1'-联苯 _4,4' -二胺(NPB)或4,4' -二(9-咔唑)联苯(CBP),所述客体材料在红光主体材料中的掺杂质量分数为1%?10%。 优选地,所述蓝光发光层和红光发光层的厚度均为5nm?20nm。 优选地,所述第一柔性盖板和柔性基板通过光固化粘合剂连接形成第一封闭空间,自所述光固化粘合剂向第一封闭空间设置有第一干燥剂层;所述第二柔性盖板和柔性基板通过光固化粘合剂连接形成第二封闭空间,自所述光固化粘合剂向第二封闭空间设置有第二干燥剂层。 更优选地,所述光固化粘合剂为光固化聚丙烯酸树脂或光固化环氧树脂。 更优选地,所述柔性盖板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醚砜(PES)、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N)或聚碳酸酯(PC),所述柔性盖板的厚度为0.1mm?0.5mm。 所选柔性盖板选用的材料在可见光的透过率>80%,柔性盖板的存在不会影响器件的出光。 更优选地,所述第一干燥层和第二干燥层材质均选自金属钙或钡的氧化物、沸石、具有长链碳化氢的金属醇化物、硫酸盐、卤化物和高氯酸盐中的一种或多种。 特别优选地,所述第一干燥层和第二干燥层的材质为氧化钙和氧化钡中的一种或两种。 在第一阴极上覆盖第一柔性盖板,在第二阴极上覆盖第二柔性盖板,可以防止水、氧对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腐蚀,提高器件的使用寿命。第一干燥层和第二干燥层的存在可以防止水氧从器件的边缘渗透进入器件内部,且第一干燥层和第二干燥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白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柔性基板,所述柔性基板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柔性基板上自第二端面向第一端面方向设置依次层叠的第一阳极、第一空穴传输层、红光发光层、第一电子传输层和第一电子注入层、第一阴极和第一柔性盖板,所述第一阳极包括依次层叠的第一半导体层、第一金属层和第一空穴注入缓冲层,所述第一柔性盖板和柔性基板形成第一封闭空间,所述第一阳极、第一空穴传输层、红光发光层、第一电子传输层和第一电子注入层和第一阴极容置在所述第一封闭空间内;柔性基板上自第一端面向第二端面方向设置依次层叠的第二阳极、第二空穴传输层、蓝光发光层、第二电子传输层和第二电子注入层、第二阴极和第二柔性盖板,所述第二阳极包括依次层叠的第二半导体层、第二金属层和第二空穴注入缓冲层,所述第二柔性盖板和柔性基板形成第二封闭空间,所述第二阳极、第二空穴传输层、蓝光发光层、第二电子传输层和第二电子注入层和第二阴极容置在所述第二封闭空间内;所述第一半导体层和第二半导体层的材质均选自硫化锌和硒化锌中的一种,所述第一金属层和第二金属层的材质均选自银、金、铝和镁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第一空穴注入缓冲层和第二空穴注入缓冲层的材质均选自三氧化钨、三氧化钼、五氧化二钒和三氧化铼中的一种。...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明杰冯小明陈吉星王平
申请(专利权)人:海洋王照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海洋王照明技术有限公司深圳市海洋王照明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