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撑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721968 阅读:1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2-03 23: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支撑组件,用以快速地固定于导磁板上。支撑组件包含本体、导磁座及转动件。导磁座设置于本体的底面,并包含两导磁部、两非导磁部及磁铁。非导磁部分隔地连接于导磁部之间。导磁部与非导磁部环绕形成枢接孔。磁铁枢接于枢接孔中,并具有第一磁极及第二磁极。转动件连接磁铁,并可相对本体转动,用以带动磁铁转动。当第一磁极与第二磁极分别朝向导磁部时,磁铁经由导磁部吸附导磁板。当第一磁极与第二磁极分别朝向非导磁部时,磁铁吸附导磁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支撑组件
本专利技术是有关于一种支撑组件,特别是有关于用以承载与定位电路板的支撑组件。
技术介绍
随着电子科技的突飞猛进,各种电子产品已日益普及地应用于我们的工作及生活当中,尤其是目前最为常见的信息及家电等电子产品。为了让这些电子产品产生特殊的功能,电子产品几乎都具有一主板(motherboard),其主要是由许多电子元件及电路板所构成。其中,这些电子元件组装至电路板上,并经由电路板的内部线路来彼此电性连接。以电脑所用的主板为例,部份主板采用双面设计(亦即,电路板的双面皆配置有许多电子元件)。此种双面设计的主板以往在组装时,由于没有适当的组装治具可使用,因此直接将主板置放于工作桌上而进行支撑条与输入/输出支撑架的组装。但是,由于电路板的双面皆配置有电子元件,在主板进行组装时极易导致接触桌面的电子元件发生损坏。而且,由于电路板上的电子元件的高低不同,所以在组装主板时容易因受力不均匀而使主板发生弯曲,导致电路板上的线路及与电子元件间的电性连接受到破坏。此外,由于没有组装治具的辅助,所以在以人工方式进行组装时,必须耗费许多时间在支撑条与主板之间的定位上。目前,有一种传统的万用载具包含载盘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支撑组件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支撑组件,用以快速地固定于一导磁板上,该支撑组件包含:一本体;一导磁座,设置于该本体的底面,并包含:两导磁部,与该导磁板接触;两非导磁部,分隔地连接于该些导磁部之间,其中该些导磁部与该些非导磁部环绕形成一枢接孔;以及一磁铁,枢接于该枢接孔中,并具有一第一磁极以及一第二磁极;以及一转动件,连接该磁铁,并可相对该本体转动,用以带动该磁铁转动,其中当该磁铁转动而使该第一磁极与该第二磁极分别朝向该些导磁部时,该磁铁经由该些导磁部吸附该导磁板,并且当该磁铁转动而使该第一磁极与该第二磁极分别朝向该些非导磁部时,该磁铁吸附该些导磁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支撑组件,用以快速地固定于一导磁板上,其特征在于,该支撑组件包含:一本体;一导磁座,设置于该本体的底面,并包含:两导磁部,与该导磁板接触;两非导磁部,分隔地连接于该些导磁部之间,其中该些导磁部与该些非导磁部环绕形成一枢接孔;以及一磁铁,枢接于该枢接孔中,并具有一第一磁极以及一第二磁极;以及一转动件,连接该磁铁,并可相对该本体转动,用以带动该磁铁转动,其中当该磁铁转动而使该第一磁极与该第二磁极分别朝向该些导磁部时,该磁铁经由该些导磁部吸附该导磁板,并且当该磁铁转动而使该第一磁极与该第二磁极分别朝向该些非导磁部时,该磁铁吸附该些导磁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组件,其特征在于,该本体具有一第一开口、一第一容置槽、一第二开口以及一第二容置槽,该第一开口位于该本体的一侧面,该第一容置槽由该第一开口向内凹陷形成,该转动件可转动地容置于该第一容置槽中,并部分突出于该第一开口之外,该第二开口位于该本体的底面,该第二容置槽由该第二开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柏瑞黄嘉玫
申请(专利权)人:英业达科技有限公司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