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线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718785 阅读:1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2-03 20: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管线盒,包括沿屋顶孔洞翻边安装的多块侧板以及可拆卸的罩设于多块侧板上方的盖板,所述盖板和多块侧板围合成密封屋顶孔洞的盒体,至少一块侧板上开设有供管线穿入的安装孔,所述安装孔装设有对所述管线与安装孔之间间隙密封的密封件。该管线盒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施工方便、防水性好、通用性强的优点。(*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管线盒,包括沿屋顶孔洞翻边安装的多块侧板以及可拆卸的罩设于多块侧板上方的盖板,所述盖板和多块侧板围合成密封屋顶孔洞的盒体,至少一块侧板上开设有供管线穿入的安装孔,所述安装孔装设有对所述管线与安装孔之间间隙密封的密封件。该管线盒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施工方便、防水性好、通用性强的优点。【专利说明】 管线盒曰一人.^?.
本技术涉及屋顶管线的施工技术,尤其涉及管线盒。
技术介绍
在商务暖气与空调贸易领域30多年的工作经历,让我注意到屋顶拆装空调设备时,会遇到一些难以解决的技术问题。 通常会有很多管线需要从屋顶进入屋内,以前电工或者屋顶承包商只会在屋顶钻孔,让管线穿过孔进入屋内,再用胶泥对孔洞进行密封。然而,每个承包商刺穿屋顶的方法不同,有些是好的但是绝大部分是不好的,没有几个起模范作用的;特别是需要安装新增设备时,还需要在屋顶重新开孔,这不仅因为屋顶难以穿透而导致管线施工的难度增加,而且会增加施工的成本,还会导致屋顶的结构遭到破坏。另外,管线的种类很多,不同型号的管线尺寸不同,管线与孔之间的间隙大小不统一,没有一个密封件可以有效解决解决这个问题,若采用胶泥对孔洞进行密封,则会导致管线拆卸时非常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施工方便、防水性好、通用性强的管线盒。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管线盒,包括沿屋顶孔洞翻边安装的多块侧板以及可拆卸的罩设于多块侧板上方的盖板,所述盖板和多块侧板围合成密封屋顶孔洞的盒体,至少一块侧板上开设有供管线穿入的安装孔,所述安装孔装设有对所述管线与安装孔之间间隙密封的密封件。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侧板设有四块,两块相对布置的侧板上分别设有两个以上所述安装孔。 还包括围设于所述屋顶孔洞翻边边缘的基板,所述基板通过设于屋顶孔洞翻边的紧固螺栓与屋顶孔洞翻边可拆卸的紧固连接,所述侧板与所述基板可拆卸的紧固连接。 所述密封件包括锁紧螺母、连接套、密封盖、硬垫圈和弹性密封垫圈,所述连接套一端插入安装孔内与锁紧螺母连接并夹紧侧板,所述连接套另一端与密封盖螺纹连接,所述硬垫圈垫设于连接套连接密封盖一端的端口,所述弹性密封垫圈垫设于硬垫圈与密封盖之间,所述锁紧螺母、连接套、密封盖、硬垫圈和弹性密封垫圈均设有供管线穿过的通孔。 所述管线从外向内依次穿过所述密封盖、弹性密封垫圈、硬垫圈、连接套和锁紧螺母。 所述硬垫圈的通孔孔径和连接套的通孔孔径相等,所述弹性密封垫圈在自然状态下的通孔孔径小于硬垫圈的通孔孔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 1、本技术的管线盒,为将屋顶的多种管线集中接入室内提供了可能,并且只需要在屋顶设置一个孔洞即可,若有新的设备安装在屋顶,并需要增加接入室内的管线时,不需要在屋顶增加新的孔洞,只需要在侧板上开设安装孔、安装密封件即可将新增的管线从原屋顶孔洞接入室内,这不仅简化了新增设备的安装施工,而且保护了屋顶结构不会因此而受到破坏;同时,在盖板和密封件的共同保护下,本技术的管线盒具有非常好的防水性能,可防止雨水从该屋顶的孔洞进入室内。 2、侧板的下部设有围设于屋顶孔洞翻边边缘的基板,基板通过设于屋顶孔洞翻边的紧固螺栓与屋顶孔洞翻边可拆卸的紧固连接,这种连接方式可以保护屋顶孔洞翻边,提高防水性能;使得各侧板以及罩设于其上的盖板都可以非常方便的拆卸,以方便用户加装、拆除或维护管线;并且拆分的结构占用的空间更少,便于运输,安装时可以非常方便的进行组装,采用现场组装的方式使得该产品对不同尺寸的屋顶孔洞的适应能力更强。 3、密封件包括锁紧螺母、连接套、密封盖、硬垫圈和弹性密封垫圈,硬垫圈的通孔孔径和连接套的通孔孔径相等,弹性密封垫圈在自然状态下的通孔孔径小于硬垫圈的通孔孔径,利用弹性密封垫圈的伸缩性,使得一组弹性密封垫圈、硬垫圈和连接套可以适用多种直径的管线,通过更换不同通孔孔径的一组弹性密封垫圈、硬垫圈和连接套可以进一步提高密封件对不同直径管线的适用能力。通过配设10组不同规格的弹性密封垫圈、硬垫圈和连接套,可以覆盖从0.250英寸到1.625英寸间的任何直径的管道。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是本技术第一种管线盒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技术第一种管线盒实施例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技术中密封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技术第二种管线盒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技术中基板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标号表示: 1、侧板;100、屋顶孔洞翻边;11、安装孔;2、盖板;200、管线;3、密封件;300、紧固螺栓;31、锁紧螺母;32、连接套;33、密封盖;34、硬垫圈;35、弹性密封垫圈;4、基板。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图2、图3和图5示出了本技术的第一种管线盒实施例,该管线盒包括沿屋顶孔洞翻边100安装的多块侧板I以及可拆卸的罩设于多块侧板I上方的盖板2,盖板2和多块侧板I围合成密封屋顶孔洞的盒体,至少一块侧板I上开设有供管线200穿入的安装孔11,安装孔11装设有对管线200与安装孔11之间间隙密封的密封件3。本技术的管线盒,为将屋顶的多种管线集中接入室内提供了可能,并且只需要在屋顶设置一个孔洞即可,若有新的设备安装在屋顶,并需要增加接入室内的管线时,不需要在屋顶增加新的孔洞,只需要在侧板I上开设安装孔11、安装密封件3即可将新增的管线从原屋顶孔洞接入室内,这不仅简化了新增设备的安装施工,而且保护了屋顶结构不会因此而受到破坏;同时,在盖板2和密封件3的共同保护下,本技术的管线盒具有非常好的防水性能,可防止雨水从该屋顶的孔洞进入室内。 本实施例中,侧板I设有四块,其中一块侧板I上设有四个安装孔11,分别用于送入空调的冷媒管、控制线、电源线、水管等管线。 本实施例中,侧板I的下部设有围设于屋顶孔洞翻边100边缘的基板4,基板4通过设于屋顶孔洞翻边100的紧固螺栓300与屋顶孔洞翻边100可拆卸的紧固连接,各侧板I通过紧固件与基板4可拆卸的紧固连接,这种连接方式可以保护屋顶孔洞翻边100,提高防水性能;使得各侧板I以及罩设于其上的盖板2都可以非常方便的拆卸,以方便用户加装、拆除或维护管线;并且拆分的结构占用的空间更少,便于运输,安装时可以非常方便的进行组装,采用现场组装的方式使得该产品对不同尺寸的屋顶孔洞的适应能力更强。 本实施例中,密封件3包括锁紧螺母31、连接套32、密封盖33、硬垫圈34和弹性密封垫圈35,连接套32 —端插入安装孔11内与锁紧螺母31连接并夹紧侧板1,连接套32另一端与密封盖33螺纹连接,硬垫圈34垫设于连接套32连接密封盖33 —端的端口,弹性密封垫圈35垫设于硬垫圈34与密封盖33之间,锁紧螺母31、连接套32、密封盖33、硬垫圈34和弹性密封垫圈35均设有供管线200穿过的通孔。管线200从外向内依次穿过密封盖33、弹性密封垫圈35、硬垫圈34、连接套32和锁紧螺母31。硬垫圈34的通孔孔径和连接套32的通孔孔径相等,弹性密封垫圈35在自然状态下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管线盒,其特征在于:包括沿屋顶孔洞翻边(100)安装的多块侧板(1)以及可拆卸的罩设于多块侧板(1)上方的盖板(2),所述盖板(2)和多块侧板(1)围合成密封屋顶孔洞的盒体,至少一块侧板(1)上开设有供管线(200)穿入的安装孔(11),所述安装孔(11)装设有对所述管线(200)与安装孔(11)之间间隙密封的密封件(3)。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彼得·斯格里斯特蒋依君
申请(专利权)人:彼得·斯格里斯特蒋依君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美国;US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